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信心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信心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还是认为她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她们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和自卑,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从这一案例中,我理解了: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了解成功的喜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这种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心灵如玻璃般透明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赏识。

鼓励: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信心

【案例】一次难忘的篮球课

篮球是一项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记得有一次课,我给五年级学生上篮球课——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在我进行了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之后,就让小朋友们自练。已会的小朋友可高兴了,有的争先恐后地要我看他们投篮,有的同学之间互相比试着,有的在自我尝试着,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女孩都呆呆地站着不练。我走过去,旁边的小男孩大声地说:“老师,她们不敢的!”接着周围的男生都哈哈大笑起来。她们都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不说话。我看着她们,亲切地说:“不敢,没关系的,篮球是好朋友,你们要和它成为朋友啊!”于是,我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她们,教她们怎么拿住球,再教她怎么去投,并及时地鼓励道:“慢慢来,要和篮球成为‘朋友’,不要对这个‘朋友’心存畏惧好吗?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和它成为朋友的。万事开头难,对不对?”她们听后有同学心动了,于是我又乘机说道:“朋友间要以诚相待,来,不要怕,勇敢面对。”终于大部分女同学都动起来了,去尝试着投篮了。我就及时地在旁边给她们打气:“来,由近到远、循序渐进,不要着急。”,在我的激励下,她们终于都去尝试了。这时,我高兴地说:“看,你们真棒,能把球投出去了。再试试,能不能把球投进去。”在后面的练习中,她们都坚持不懈地练习直到下课,累得满头大汗。在课结束前的小结时,我在全班表扬了她们。虽然在本堂课中女同学能进球的没几个,但如果不投怎么能投进?我还是认为她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她们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和自卑,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课结束后我及时小结,说道:“你们今天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女同学。如果每天坚持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能和篮球成为好朋友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我的督促下,在她们自己的努力下,不过几节课的功夫,她们中绝大部分同学都差不多会投篮了。后来,女生还和男生比赛了。

从这一案例中,我理解了: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了解成功的喜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这种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案例来源:http://www.ycwsx.com/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33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但是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一直是被教导要谦卑的,个性的张扬不被提倡。在学校里,如果我们说“将来我的志愿是当小丑”,我们大部分老师可能会斥责说“真是胸无大志”,很少会有老师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世界上最容易做也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动不动给别人提意见,挑别人的毛病。即便是小小的孩子,也不愿意被强迫和批评。我们作为老师不妨想想,我们在和学生一起的岁月里,给予了孩子多少鼓励和赞美,又给予了多少批评和指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激励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倾向。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动物。心灵如玻璃般透明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赏识。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多来源于老师鼓励的眼神、肯定的话语。成长需要激励,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需求,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发学生去实现这种需要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奋斗与前进。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在他身上一定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地方,有这一点就足够了。你越是欣赏他,越是让他感觉到他有力量,他就越有力量,就会活出我们所期望的精彩来。据说,有人曾经指着摆在一起的几十盆青松,要别人辨认,看哪些是真松,哪些是假松。这些青松形状、色泽一模一样,可是有人很快就辨认出了真假。问其原因,他说:“这很简单,只要细看那枝叶,凡有小小虫眼的,定是真松。”这就叫“无疵不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