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的力量铸就成功

团队的力量铸就成功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小组分成甲乙两队,各成一路纵队,轮流练习。就这一点而论,该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跑100米的练习。因为100米跑的最终胜利者是一个人,而其他参与者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群体动力的研究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种“能源”使得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同时,协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

合作:团队的力量铸就成功

【案例】水平四 集体合作跑

学习目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学习步骤:

1.教师讲解。

练习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合作跑。

2.第一次练习

各小组分成甲乙两队,各成一路纵队,轮流练习。甲队练习时乙队帮助,用绳将参加者的左、右脚分别捆绑在一起。甲队每人双手扶在前面人肩上(领头第一人除外),各组甲队同时出发,看哪队能先“跑”完半个篮球场。

甲乙两队互换位置,继续练习。

3.第二次练习

分组方法同前,但换成横队。甲队练习时乙队帮助,用绳将参加者相邻两脚捆绑在一起。各队队员可以用手相互搭在肩上,同时出发,看哪队最先“跑”完规定距离(约20m)。

4.第三次练习——“开火车”(变异一,由“跑”转成“跳”)

各小组成一路纵队。小组的每一个参与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膀上,左脚向前直腿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后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纵队单脚站立姿势。听口令后出发,必须保持队伍的整齐,坚持“跳”完规定距离(半个球场)。

5.第四次练习(变异二)

同上练习,各小组全体蹲立,两手扶住前面人的腰,听口令后出发,采取集体同节奏的蹲跳方式,行进距离约12~15m。

6.小组讨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合作、默契、协同、节奏、速度……)。

——案例来源:《体育教学》2010年第3期,作者:潘雪峰

本案例是一堂体能发展课。其实体能课一直是学生比较感冒的内容,如果仅仅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来进行上述内容的学习,学生也会感觉无趣。通过上面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借助小组学习的形式,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占据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同样的任务,最后能体现出同样的价值。就这一点而论,该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跑100米的练习。因为100米跑的最终胜利者是一个人,而其他参与者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然而,当一个孩子在参与了合作跑的全过程之后,他就会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和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合作不仅仅是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我们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实际上,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分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群体动力的研究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群体动力”认为小组学习时,小组内部可以产生一种“能源”。这种“能源”使得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同时,协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从群体动力的角度来看,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和学习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和互爱,互通有无,互相讨论,这样就会产生群体动力,促使小组成员更加有效地学习。

在提倡学生主体地位的当下,学习需要真正的合作与对话,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小组成员之间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可以极大地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主义行为,也会通过合作走向真正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