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磨炼 万复千回——教学是爱的奉献
文学院 郑云波[1]
中华文化上下七千年,教学起于远古。《荀子·大略》篇:对于教者,是“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对于学者,则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教学提到饮食之于生命一般重要,比作万复千回的磨炼方能成功的伟业。
自孩提至于成人,只有以教以学,才是开发智慧、提高素质的有效办法。现代的教学工作,正是通过特定形式,使教者一方和学者一方,在思想上得以接近和融洽,感情上得以理解和交流。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是要求教师通过包括教学活动在内的努力,把前人和同时代的专业学者长期积聚起来的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地、有节奏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专业人才。在传授过程中,为师者的行为、素养、信念、风格等,也在无声无息地、每时每刻地影响学生。和家长的言行一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修养、意志性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成为学生课堂内50分钟的“崇拜者”,成为学生课后的知友。
成功的教学,教师能使学生入迷,一日不见,就会产生想念的感觉。学生们数着日子等待,甚至模仿教师的风格、动作、言谈、笑貌,教者情绪昂扬,讲解得心应手;学生如饥似渴,听得十分入神;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教学,这是一门深湛的学问
教学、教学活动,这听起来好像很平常,课堂教学似乎是每个教师、学生的家常便饭。其实,深究之却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当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天地。
(一)教学活动是一门科学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它不是摆龙门阵,不是无主旨的谈天说地,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其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它是教育这个领域的主干分支,外延清晰,内涵丰富,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成员。从人类原始时期起,就有最原始的教学活动,所以说,教学起源于远古,它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直到今天。这其间,不论是哪朝哪代,不论是何洲何国,也不论是哪种文化层次,它始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生产劳动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高层次的综合性的艺术。
对于文科教学来说,这种艺术有丰富的内容。
一位学者专家说:“(教师的教学)可以说集教学艺术的编、导、演三者于一身。”确实如此,课堂上的学科教学,专业的科学性、学术性很强。教学主导力量——教师,如何运用一切环节将科学的道理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并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都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来完成。
文学、历史的教学,教师必要时还需在课堂上作唱、演、诵等示范,这就是这门艺术具体化、形象化了。
(三)教学是爱心的奉献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没有对教育工作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如果没有对教学工作的奉献精神,那么,他的课堂教学是很难成功的。
教学工作是艰苦的,课堂上的50分钟只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学的艰辛实难形容。课堂教学的成功肯定属于这样的教师:他把教学工作,不仅当作自己的职业,而且首先是作为事业。他会将上每一堂课,都看成是为完成一份事业而努力。既热爱这个事业,也会爱自己的学生。
(四)通过教学,汲取美的享受
对学生来说,课堂上面对一位朴实大方、学识渊博、情绪激昂、宽严有度的教师,听他(她)讲课时深深地被吸引住,那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幽默的风度、敏捷的才思、亲切的眼神……能不令人陶醉?只有掌声,才把人从意境中拉回来。这样的课堂,作为学的一方,当然是美的享受。
二、文科教学的主要任务
任务,对教学工作而言,应该是前进的鼓点,是指路牌。这对于文科教学来说,更为重要。
(一)是在镂刻人的灵魂
人们将教师和作家,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是这样,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镂刻人的灵魂的过程。
人不能生而知之,教师将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逐步塑造成为国之栋梁。不单教会他(她)各种专业知识,更教给他们做人的准则和前进的方向。这难道不是文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吗?
(二)是在弘扬民族文化
文学、历史、文化史的课程,在我校文科系开设遍及全校范围的选修,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其课堂教学为了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科学精神,突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创造的民族性格,振奋人们不断探索和创造的勇气,形象、生动地介绍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当代状况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际交往增多,课程还可以提供如何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三)是在启迪爱国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启迪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课堂教学通过文化、文学和其他艺术史料,形象地讲述了我国七千年历史和值得自豪的种种业绩,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四)是在培养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能力,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前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这话很深刻,很精辟。不仅对社会人文科学,尤其是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来说,丰富的畅想、奇特的艺术构思,这对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者是万分重要的。
通过课堂教学,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在触类旁通的科学实践中多作联想,发展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这对当前和今后一生的事业都受用无穷。
三、课堂教学成功的要领
成功,绝非是偶然。最后的成功,必然是长期艰苦拼搏和积累的结果。对于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要使它获得成功,必须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步履相协,目标相合,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行为成功的要领,有以下两个系列:
(一)对教者要求,首先做到“前四性”
“前四性”即:
(1)钻研教材,重视内容的科学性。
(2)结合现实,保证教育的针对性。
(3)讲解条理,做到表达的正确性。
(4)生动想象,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做到这“前四性”,为成功迈出第一步。但是,仅此一步还不够,必须同时从另一角度提出要求。
(二)为学生着想,充分注意“后四性”
“后四性”即:
(1)宽中求精,突出教材的重点性。
(2)步步诱导,启发学生的积极性。
(3)环环紧扣,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4)风趣幽默,增加气氛的活跃性。
要想教学成功,这前后两个“四性”,似乎是缺一不可的。
四、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要使课堂教学成功,取得实效,以下两方面是成功的保证:
(一)关键在教师的教
要使教学取得成功,教师确是关键。根据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原则,为了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和运用教学艺术,他(她)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深入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努力做到:读、熟、新、苦四个字。
(1)读。要求教师读书破万卷、破十万卷,知识面绝对要宽,对学生的质疑,分清主次,对答如流,以惊人的渊博,赢得学生的信任。
(2)熟。要求对所教课程的内容十分娴熟、烂熟。有讲稿但应该脱离讲稿,运用自如。不能想象教师不熟悉教材而能真正讲好课的。
(3)新。要求教师如长江流水般地更新知识,切忌墨守旧物、排斥新知。新,是吸引学生的法宝,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条件。离开新颖,不仅教学搞不好,科研也上不去。
(4)苦。要求教师含辛茹苦,以苦为乐。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刻苦勤学,身教学子,发扬我东南大学的优良传统。
(二)目标在学生的学
较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双方在融洽的配合下和谐地进行知识授受活动。任何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的一面,使教师十分忙碌而让学生空坐冷板凳的做法,都将是不成功的。因此我们说,教学的真正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而最终检验的目标还在于学生的学。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切忌硬性灌输,引起学生的厌恶与反感,与原先的愿望适得其反。
要做到上述的几点,还需抓住:访、引、带、管四个字。
(1)访。作为一个教师,能与学生交朋友,交流思想。互相走访,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教师如果在课余假日走访学生宿舍,学生总是热情接待的,互相接近,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只要关心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信任你。这对教学很有帮助。对于常做学术讲座或开选修课的教师会知道,如果他的讲座、选修课效果较好,那么今后他开课人数(听众和选修者)总是很多,他会发现,他也有一支听众的“基本队伍”。球赛有球迷,影视有影迷,讲座也有“听迷”。走访学生的时间不会白费。在走访中,学生会提出许多学术问题,你不要回避。更不能敷衍,而要热情解答,和课堂一样。
(2)引。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就像演一台戏。形象地讲喻,悬念丛生,引人入胜。你要努力做到让学生陶醉,进入角色,激发他们学习的真正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3)带。教学不仅限于课堂这一环节上的50分钟内,它还有着课外的广阔的原野。教师应该是带班人,带着学生进入另一种境界。
改革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多带学生跨出校门,多做社会实地调查和现场考察,以丰富教学的内容。这对文科教学尤其重要。
我们要求教师,将学生带入科学的深一层境界。启发诱导,带出一群科学殿堂门前的尖子,让他们自己锲而不舍,苦战攻关,让他们自己进入这殿堂,带出一代学风,带出一支队伍。
(4)管。这是教师职责,是严格要求的方式,也是师生爱心交流的特点。要求既管教,又管导;既管课堂上,又管课堂后;既管学习,又管思想。教师千万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适当管得宽一点,做教导的助手。
五、结语
课堂教学深奥无穷。我们做教师的真是教到老,学到老。近几年间,我开了九门课程,想起来汗颜不已,没有什么经验,却找到了不少教训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以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谬误尚多,望方家教正。
【注释】
[1]郑云波,教授,原东南大学中国文化系主任,首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