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良师益友——访土木工程学院舒赣平教授[1]
钱耘之
采访舒赣平老师当天,他刚结束一个会议,下午四点的时候准时赶到了办公室。舒老师说,之前他接受过许多采访,但关于教学的还是第一次,所以很是重视,这让我非常感动。采访是在土木建筑馆舒老师的办公室里进行的。舒老师认真和蔼,侃侃而谈,他对教育事业的认真与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
舒赣平老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校到现在近20年来,教书育人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他热爱教育事业,重视教学事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他认为,自己一贯重视教学的态度与自己的老师,特别是自己的硕导、博导对于教学的关注是分不开的,耳濡目染之下,他自己多年来对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丝毫不敢怠慢。
回想起十年前参加第三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情景,舒老师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他说,当时的老院长对教学工作很重视,支持和鼓励他们这批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参加竞赛,这对自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超越。他当时的参赛课程是“钢结构”,对于竞赛,他积极准备,全心投入。舒老师说,在授课竞赛期间,教学督导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起初,对于教学督导老师他是有些害怕的,总担心自己不足被别人指出。记得当时教学督导老师听了他的课以后,耐心真诚地给他提出了一些建议:他的板书虽然规整,可是平铺直叙,没有抓住重点。之后他认真汲取了督导老师的意见与建议,认真修改了讲稿,在下一届的同学那里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舒老师满怀感激地说,督导老师提的建议中肯,使他受益匪浅,在他教学事业起步的时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然他对督导老师也从开始的害怕渐渐转为接受,乃至感激。回忆起竞赛获奖对自己在教学方面成长的影响,舒老师说,获奖是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压力与鞭策。压力鞭策进而转化为一种动力,让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他说,现在即使对书本的内容很熟悉,但备课环节仍不敢怠慢。“因为每年的学生都有不同,你要适应他们自身的特点去备课,使学生在课上的受益最大化”。
舒老师还认为,自身的成长与学校对于教学政策的重视是紧密相连的。回忆当年获奖之后,成为学校的教学名师培养对象,他结合实践潜心研究教改课题,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说,教师梯队对他的作用也相当大,在教学团队老教师的传帮带下,青年教师积极配合,具体实践,逐步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坚持与创新默默耕耘了近20年,舒赣平老师对于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学首先必须要有“热情与责任心”。热情是激发教学的原动力。由于教学效果是一项日积月累的过程,必须依靠教师的责任心慢慢摸索改进,以至不断完善。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光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充分说明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其次,舒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45分钟的交流外,与学生其他方面的交流使学生获益更多。他说,早期在浦口校区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就强烈要求除了专业知识的指导,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舒老师觉得,与学生做朋友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帮助。平时他喜欢在答疑或是课间的时候和学生聊天,在诸如就业、出国、感情等问题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当你是朋友,那么你的话对他的影响就比较大。”现在在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高年级中实行了导师制,让导师与学生交朋友,课后更多心灵的沟通,“师生为友”的思想得到良好体现。
俗话说,“教有良方,但无定法”。舒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得法。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如何使学生在课后能够依据上课的内容合理安排预习、复习,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尤其重要的。舒老师平时很重视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帮助学生在选题上把关,在内容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启发鼓励学生研究的方法。他说,现在科技的发展让多媒体走进课堂,这确实给老师们带来了方便也节省了写板书的时间,但是由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原理和图示是分不开的。舒老师说,平时上课他都要提前20分钟到课堂做准备,补充板书。他认为,“课程好比龙头,指引学生们课后进行合理的预习、复习,顺利展开课外科技活动。”
舒老师认为,教学与科研实践、工程实践相结合也是搞好教学很必要的一个环节。土木工程本来就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师们需要将前沿课题、实际应用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对学生加以引导,拓宽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充满憧憬和期待。“让他们带着思考来学习”。对于教师的讲稿,他认为,讲稿要不断更新,经常修改,补充新知识,去掉已经过时的知识要点,做到与时俱进。如今,我校提出了建设研究性大学的发展战略,舒老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研究型大学并不意味着对教学的不重视,相反,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高质量的教学是高质量研究的保证。
对于教学,舒老师还补充说,要提高教学效果,技巧也不容忽视。这需要教师精选教材内容,在板书内容的设计上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此外,老师要严于律己,在课堂细节上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信任老师。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经历了十多年,多年来,该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激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舞台上不断进步成长,客观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方法理念,课堂效果比较好,在经过院系的培训指导后都能使课堂教学走向正轨。但也不乏一些科研成果突出,而对于教学不擅长的教师。对于易红校长提出的“对于东大留校老师要包容‘偏才、怪才’”,舒老师非常支持。舒老师认为,学校相应的一些政策如果能全面衡量教师的综合教学工作,授课制度的完善也是值得期待的。他认为,由于青年教师对于教学往往有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督导组也要给他们尝试创新、勇于探索的舞台。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理念要给予更多的积极鼓励,给予更宽容的态度。对于在竞赛中没有获奖的教师,在督导组把意见反馈到各个院系之后,也同样需要院系中的教学梯队与这些教师沟通指导和帮助。如此循环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即使在本届授课竞赛中热心教学却没有获奖的教师也能获益,争取在下届获奖。院系对于教师的指导有直接作用,如果能加强关于教学的组织讨论,开展一些院系的教学竞赛活动,这对于优秀教师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学校教学配套政策如果能更加完善,相信涌现更多的教学名师也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舒老师说,教学就像盖高楼一样,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教材选择、讲稿准备、精心锤炼、课程衔接等都需要教师这个引导者在不同层次、不同高度统筹安排,达到综合效果的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在教学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注释】
[1]舒赣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三次获东南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东南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东南大学名师培养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