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专业 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
杨小庆 滕皋军 储成凤 靳激扬 陈祖培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在放射诊断学的基础上伴随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CT、介入放射学已逐步普及和MRI国内大量的引进、使用,国家九五攻关重大决策将介入放射学单独立项为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在新世纪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创新人才,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医学影像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医学影像学专业基本情况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9月,分别隶属于原南京铁道医学院、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和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该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下设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实验室,并形成了以介入放射学和消化系影像诊断学为重点的特色学科。学科设备条件优越,已装备了包括1.5TMRI在内的所有大型影像设备,价值达6000万元以上。实验室可进行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内的多数影像学实验研究。该学科人才济济,学科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带头人滕皋军教授为中华放射学学会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医学影像学专业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已成为东南大学特色专业,2003年又获准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江苏省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领头羊,其教学管理水平、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医学影像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利用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同投资建设东南大学、共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利环境,利用东南大学工科的综合实力和我院临床影像科室齐全、人才密集、设备先进的优势,在医学影像学科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和“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改革为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医学影像学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学科建设
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影像学科在2001年被授予江苏省135工程唯一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医学重点学科,2002年放射科获准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建设具有了坚实的根基。
2.重视专业建设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一新兴专业,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理想的办学模式。为了使本专业具有活力、特色,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研究和建设,医学影像学专业从无到有,从医学院的特色专业发展到东南大学的特色专业,2003年又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3.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教学改革的研究,近四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1项,获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正在申报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现代医学》和《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课程与网络课程建设和师生素质教育”等系列教学改革论文20篇。
4.注重课程建设
放射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放射诊断学课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和核心“放射诊断学”课程在200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优秀课程的基础上,2002年获准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优秀研究生课程、2003年又获准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开放课程。由“放射诊断学”、“影像解剖学”和“介入放射学”等课程组成的医学影像学课程群为东南大学优秀课程群。
5.加强教材建设
医学影像学专业在执行新课程体系的教学中,必须具备相应的配套教材。在组织、主编或参编出版了江苏省医学影像学专业统编教材一套的基础上,副主编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影像学》,副主编和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和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等教材。在文字教材建设的基础上,主编《腰椎间盘摘除术》卫生部视听教材一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11月获东南大学多媒体课件一等奖,同时获江苏省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
6.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有大量图片的特点,创建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内存教学图片2万余套。制作了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套多媒体演示型课件并已应用在教学中,“影像解剖学”、“超声诊断学”网络课程获江苏省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医学影像学”网络课程获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放射诊断学”、“MRI诊断学”和“CT诊断学”等网络课程正在制作完善中。
7.培养创新人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经过数年来的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由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各级教学督导员、同行专家和学生参加的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普遍认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
8.加强实验室建设
创建分子影像实验室,有利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学历结构
目前,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在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与美国、比利时、日本、西班牙等国家6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定期互派优秀教师学习、进修。
10.注重素质教育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师生素质教育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增强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创建江苏省省级品牌专业,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二、师资队伍情况
医学影像学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放射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人才济济,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的集教学、科研与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其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9人,硕士23人。通过国内外交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读博、读研,并鼓励年轻教师在职读研,45岁以下非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全部在职读研,使师资队伍更为合理。同时,教师经常性培训已列入日常工作程序中,如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实行江苏省教育厅的教师岗前培训、助教(住院医师)实行江苏省卫生厅五年培训计划,积极支持、资助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四年内已有二人参加并完成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
教学仪器和设备总价值150万元。完善的教学环境、国内先进而齐全的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师科研实力雄厚,近四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8项)共35项,获科技成果奖13项,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1项,获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2项江苏省教委教学科研“九五”规划课题通过成果鉴定结题,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出版教材和专著10部,卫生部视听教材1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篇。
医学影像学专业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完成大量医疗、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了研究生,各专业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各专业多层次专业教学,目前承担了“放射诊断学”、“影像解剖学”、“介入放射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现代影像新技术学”、“放射技术学”、“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学”和“核医学”等十门课程,每学年完成教学时数在2000学时以上。这需要教师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用良好的教学态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四年来,教师中有十人次获“东南大学华为奖教金”、“常州政府奖教金”、“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以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积极分子称号等。
三、医学影像学特色专业建设内容
1.修订了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伴随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面向21世纪,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保证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从事医学影像学高级人才的目标,我们在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学专业工作的临床医师,同时也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全科医生。
修订后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和优化。打通公共基础,建立通识教育基础平台;拓宽学科基础课,增加基础学科选修课;凝炼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临床实践环节;前期趋同,宽口径专业培养,后期分流,灵活专业方向,实现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改变教育教学理念,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中注意专业理论基础与新技术、新进展和前沿知识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研能力的培养与临床、教学实践相结合,特别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读片思维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在1999年修订的基础上,2003年又在学校的教育平台上重新修订并于当年实施。
2.教学内容的更新,促使了课程群的形成
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教学内容的更新。最突出点在于:为了适应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培养新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紧跟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整合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放射诊断学的课程内容,增加CT诊断学、MRI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教学内容。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介入放射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等课程并形成了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配有全套系列教材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学内容更新外,特别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有课程群内的课程其理论授课与课间实习的比例为1∶1。四年来,医学影像学专业各专业、班级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3.新的课程需要配套的教材来支撑
21世纪教学体系改革,重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这其中教材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在积极牵头、组织和参与编写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统编教材一套(包括《放射诊断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设备和技术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手册》和《医学影像学英语阅读》共八个分册400万字)的基础上,副主编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影像学》,副主编和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和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等教材。在文字教材建设的基础上,主编《腰椎间盘摘除术》卫生部视听教材一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系列教材的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4.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现代化
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需要大量影像图片的特点,创建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片库,内存教学图片2万余套。制作了全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全部课程内容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包括《放射诊断学》(180学时)、《影像解剖学》(54学时)、《介入放射学》(36学时)、《CT诊断学》(62学时)、《MRI诊断学》(32学时)、《医学影像学新进展》(32学时)等演示型教学光盘各一套并已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经对1994年级至2002年级的教学实践,多方教学信息反馈认为教学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教学要求。《影像解剖学》、《超声诊断学》和《医学影像学》的网络版课件已制作完成并获奖,“放射诊断学”、“MRI诊断学”和“CT诊断学”等网络课程正在制作完善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属临床医学系列,教师首先要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课件的制作可能主要利用的是业余时间,完成这项任务没有一点敬业精神是不行的。只有树立起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多媒体教学中,才能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加强基础建设,保障教学的稳定
教学仪器和设备总价值150万元。完善的教学环境、国内先进而齐全的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实验室建设,创建分子影像实验室,有利于研究生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20余万元。2001年以来,江苏省135重点学科和东南大学振兴计划中,又拨款15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2004年东南大学又资助30万元用于医学影像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经费的保证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项目是“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医学影像学专业建设适应了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了培养跨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其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国内领先水平,对江苏省乃至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具有指导和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