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建筑教育的示范作用

发挥建筑教育的示范作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事业发展进入第七十五个年头。由此引发多项具有引领意义的重大改革,使东大建筑教育对中国建筑教育界产生了公认的持续重要影响。东大建筑系作为全国著名的建筑院校,培育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和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建筑师,乃是新时期赋予建筑教育的历史使命,二者缺一不可。

发挥建筑教育的示范作用 培养建筑学学科优秀人才

王建国 黎志涛 韩冬青 陈 薇 龚 恺

一、历史的回顾

2001年,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事业发展进入第七十五个年头。回溯初创时期,我系教师大多具有留美、日、英、德诸国的教育背景,这就决定了我系早期办学思路上的兼容性特征;1940年代后,师资中欧美留学归国者所占比例渐增,其中尤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众,他们给我系带来了当时西方最成熟的建筑教育模式,形成了我系“总体上艺、技并重,而设计教学强调形式表现与创造”的教学模式,1950年代后,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发展和第二代建筑师们的加入,我系教学为适应我国文化和经济建设需求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式的高等建筑教育体系应运而生并逐步完善。如果把1940年代看做是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在我系(我国)扎根,则1950年代才是其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最终完成。

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原有建筑教学体系带来新的机遇。值此契机,我系坚定地迈开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率先启动:以完整“设计”概念的初步建立为主线贯穿始终,“理论”和“表现”齐头并进;二年级“建筑设计”随后而上:以相关的“设计问题”取代“建筑类型”逐层展开教学;高年级则侧重“综合、提高”,完成专业知识的最终整合。1990年代中期以后,为配合建筑学专业学位及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我系又将“职业教育”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重新充实和调整了教学计划

二、教育理念融合“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精髓

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是东大建筑学院办学的突出特色,从一以贯之的“严、实、活、透、硬”建筑教育传统,到融合“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精髓,突出培育创造性,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崇尚知识诚笃、崇尚学术尊严的精神。由此引发多项具有引领意义的重大改革,使东大建筑教育对中国建筑教育界产生了公认的持续重要影响。

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未来充满变数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给社会提供宽口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东大建筑系作为全国著名的建筑院校,培育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和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建筑师,乃是新时期赋予建筑教育的历史使命,二者缺一不可。东大建筑系培养的学生究竟是应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还是有个性特色的建筑师,我系曾多次讨论,最后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意见占了上风,这种观点在以前的课程设置中也有所反映。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针对“通才”和“专才”的不同看法,思路已发展成“两者必须并重”。我们认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具备职业建筑师的素养和道德,这是大学教育必须保障的,但是,这仅是一个基本的目标。作为首批全国建筑学科评估A级通过的院系,我们不仅是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挂靠单位,有着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而且学生生源好,拥有一支包括两名院士在内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更需要使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建筑专业领域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真正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我们设想,新时期东大建筑系的建筑教育具体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前三年,目标为职业建筑师教育;第二阶段为本科后两年,教学目标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师教育,以便与将来可能实施的本硕连读和硕士生培养目标相衔接。职业建筑师的培养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设计方法、建筑结构与构造、设备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经过到建筑设计院实习环节的锻炼和熏陶,基础教学要系统化。创新建筑师则要求学生进一步地关心社会、文化等诸多问题,具有批判精神,设计课程的设置则需更多地考虑多性化和特色化,使我们学生的方案能力和理论水平能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和网络世界联系。

一至三年级的职业教学以设计和技术为两大主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同时希望引入一些设计单位具有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主要是考虑青年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自身教学研究的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本身的开放性及学生达到职业建筑师所要求的素养等要求。一年级建筑教学以设计入门为主,不再片面地强调手绘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一年级阶段要逐步培养起设计观念,理解建筑,增加视觉设计等课程,引入一些初步的技术概念。二年级建筑教学以重视设计与技术、环境的结合,学生通过接触各种设计以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调整占用学时较长的美术课教学。三年级建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建筑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提高设计能力同步教学的是建筑理论课的完整配备,理论教授上改变传统以类型为主的教课方式,一年级上、下学期开设“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和“建筑赏析”两门课程,二年级上、下学期开设“空间论”、“建构论”两门课程,三年级上、下学期开设“环境论”、“方法论”两门课程。CAD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点课程,全面介入头三年的教学之中,课程教学从以教某个软件发展到教以“二维→三维→动画”为主线的方向。美术、技术等课程在遵循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应服从建筑设计教学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介入方式和时间的调整。四、五年级的特色教学中,注重方案设计中的思想和研究,形成我系有特色的风格。可按导师和我系已有的建筑、城规、风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建筑理论等专业设置课题,使学生涉足具有真实社会属性的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的方案,也让学生逐步明确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教学中鼓励进行国际合作设计和参加国际、国内竞赛,使教学更具有学科交叉和挑战性。五年级的毕业设计教学,更注重建筑文脉和综合方面的问题。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各课程的设置更强调紧凑性、连贯性和交叉性,实践环节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考虑提前到三、四年级转换之间,并将对此设定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制度,不使其流于形式。

总体构想引起了我们对教学组织结构的思考和调整,这一调整主要是围绕建筑设计教研室进行的,同时兼顾其他科室,以打破不同学科的壁垒,这也符合我系一贯以建筑设计教学为主干的基本思路。调整后的设计教研室成为一个整体,下设一、二、三年级三个教学小组和若干教授工作(研究)室。一、二、三年级教学小组负责前三年建筑设计和理论的基础教学,在这一安排中,我们就教师分年级横向切开或是自一至三年级纵向滚动展开过讨论,比较利弊,最终的结论是目前的横向切开,但除了教学负责人相对稳定外,允许教师在各年级间相互流动,这样既可保证各年级教学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师,教师对各年级的教学有一定的体会。实行教授工作室是为了更好地和当今世界接轨,教授工作(研究)室负责四、五年级的教学,以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结合各人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安排,为鼓励教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不再设立各年级统一的设计和规划课题,学生和教师之间试行双向选择。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东大建筑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一贯注重教学研究和实验试点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如我们较早地在基础课中引入设计概念,精心设置有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任课教师史论结合,首创通过意向设计训练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潜能;在建筑设计主干课则强调思维方法、思维交流等环节,挖掘学习主体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突出整体系统

始终关注建筑教育的全局和整体系统性问题,突出建筑设计主干,相关课程整合策应,层次分明,林木互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改和课程体系建设,继承与发展并举,改与建协调互动。

东大建筑系教学计划曾经过两次全国专业教育评估并得到肯定,公认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该计划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建筑学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设计(规划)训练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围绕上述四方面的教育,我们进一步整合了建筑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建筑设计主干课为核心的课程网络体系,既保持了循序渐进的传统教学特色,又加强了现代教学手段。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设立若干相关课程,如设计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它们随主干课进程按教学计划分期介入,以利学生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符合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的教改精神。

学科发展与建筑教育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通过多年的建设,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1981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1988年首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建立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1994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同时我系还拥有全国建筑院校中的唯一的美术学硕士点和全国建筑院校中藏书名列前茅的图书资料室,以及若干为教学服务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所有这些硬件建设都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四、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建筑教育

东大建筑系的建筑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东大建筑系作为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在几届主任委员与全体专指委成员的共同领导下,为推动全国建筑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东大建筑系的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多项成果得到国内外有关建筑院系、专家、部门的肯定并被借鉴和采用。东大建筑系还曾委派教师帮助外校组建建筑系,一些著名学者则被聘请扶植外校建筑系的发展,所培养的硕士、博士亦已经在许多兄弟院校的建筑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系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学法研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并将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大量撰写成建筑教育学术论文在各专业刊物上发表。同时,我们还多次主办了各类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知识,教师也必须通过教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东大建筑系现有的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一些显见的问题,如课程设置和研究似乎只和少数人有关等,在新的教学体制中,教学再不是仅仅以完成课时为目标,教学必须包含有研究的成分,学生则需有淘汰制作保证,因此,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方面,我们计划实施以下步骤:每年有计划地从博士和硕士生中择优选留设计教师,以保证教师梯队的完整性。逐步实行选留和工作业绩动态考核制度,挤出水分,保证专业水平高、热爱教师工作的人员留系。鼓励青年教师独立开课,进行教学法的研究,建立青年教师研究基金。聘请归国人员、设计院专业人员、兄弟院校教师及外籍教师来系任教或参加教学成果评定和某些教学环节,避免教学中因近系繁殖而造成的知识单一和雷同情况。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实行个性化教学,在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水平保障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鼓励以实际工程作为设计课程的项目,注重教员的专业水平提高。

在新世纪开始之初,我们将重新审视系里的各项工作,以教学研究为重点,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建立课程评估制度,每学年结束时各课程听取学生和教学评估组双方面的意见,对教员的成绩进行记录,系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对课程评估有问题的教员应共同商讨改进方法,直至调整原有岗位。想在教学小组中流动的教师,必须首先提供对现任教学的研究成果后,才能进行。鼓励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加以推广。组织任课教师编写体系完整的建筑理论课程教材。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定量的方式记录,用此方式,系主任可以清楚地鉴别每位教员的工作成绩,以便于整体的教学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东大建筑系在新时期中,将用新的教育理念,在保持原有建筑教育的长处上,努力再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建筑师,成为全国建筑教育中的一面历久弥新的旗帜。

六、教育改革始终立足学科发展前沿

无论是1980年代的建筑设计基础改革,1990年代末的“设计问题类型取代功能类型”的推进,还是新千年伊始提出的职业建筑师和创造型建筑师并举的“3+2”教改新理念,始终站在全国建筑学科发展和改革前沿,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东大建筑系的实践教学开展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如多年坚持的古建测绘实习就在深化课堂教学、促进文保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建筑师业务实践”则提高了学生职业建筑师的素质和能力。应该看到,这种务实精神乃是经过数十年几代人铸就的品质。正是这种优良的系风,使今天的东大建筑系事业发展,硕果累累:在教学和教材建设方面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奖励,在设计创作方面获得金、银、铜质奖及部省级奖50余项,科研方面仅近年就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各类奖励30余项。

七、东大建筑教育理念

1.有机融合现代大学“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与“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要义,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建筑帅才和行业精英。

2.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培育高层次建筑学科人才应具备的创造性和超越平凡的意识。

3.重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本土建筑市场的现实需求,学以致用。

4.持续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开放包容,回应建筑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挑战。

八、东大建筑教育成果

东大建筑学院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教育评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率先垂范。突出反映在:①东大建筑教育演进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立足于对中国建筑教育全局的把握,几乎都对当时的全国建筑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学院拥有完备而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教学管理规范;③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④在传统办学优势基础上,持续性的以全方位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机制创新、完善促进建筑教育各项工作,并使之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东大建筑教育成果曾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嘉奖,培养的建筑人才受到社会高度赞誉。成果还被香港及国内许多建筑院系课程建设借鉴或采用。

迄2004年,东大建筑学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连续三轮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东大建筑学学科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全国建筑学学科获准总数的1/3),是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单位,2004年首届中国建筑教育奖和特别奖7名获奖人中有5名具有东大背景。现任全国各建筑院系的院系领导中有1/4为本学院毕业。学院还为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建筑院系的创建、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深受社会和国内同行的敬重和赞誉。

九、教学应用

1.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挂靠单位,学院完成的学制改革、教育评估、学科建设和教改等创新成果,融合兄弟院系成果,多次为全国建筑教育制定评价标准,建设部、教育部实施相关规定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全国建筑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性引领作用。

2.学院制定的1999和2003两轮教学计划,具有完备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案、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体系,被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多所建筑院系借鉴及采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曾被特邀赴清华建筑学院等院系示范讲授。

3.2001年制订的应对新世纪建筑教育发展挑战的“3+2”改革方案,突出了低年级的基本功和专业系统知识传授、高年级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已实施三年,在教育评估中受到高度评价并被特邀在2003年全国专指委全会上介绍交流。

4.学院完成的多部教材如《建筑制图》、《中国建筑史》、《建筑物理》、《现代建筑理论》、《城市设计》等均是兄弟院校建筑院系的主要教学参考用书,并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5.学院多项教改成果和教材获国家、省部级奖励,通过国内外学术会议、教研学术论文及与国内外建筑院系交流等方式广泛传播。学院已与瑞典(KTH)、奥地利(VIT)、澳大利亚(UNSW)、新加坡(NUS)等著名建筑院系学分互认,联合教学。

6.学院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高校学者、技术骨干和行业领导,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中,认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评价均占95%以上。

十、勇于改革,全面推动学科建设;着眼全国,促进建筑教育发展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引进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西方建筑教育模式的同时,结合本土文化,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大建筑学院的不断开创精神和改革实践,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1980年代末,学院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在接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考察并获得认可后,开始了对全国建筑学学科的教育质量评估和专业学位进行研讨的开创性工作。1991年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可颁发专业学位的学科之一(东大、清华、同济、天大),为我国实施注册建筑师制度和与国际互认奠定了基础。从此,我国的建筑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和制度建设正式启动。

经建设部批准,1989年学院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齐康院士、鲍家声教授、仲德崑教授先后担任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专指委”的工作,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科建设中,1981年学院取得了全国首批4个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及全国建筑院系中至今唯一的美术学硕士点。其中,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又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

1994年,学院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次年,建筑学学科在全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1996年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在一级学科博士点下,除1990年增加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点外,又新增景观建筑学和遗产保护两个博士点,使学院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6个,硕士点达到7个。这些都标志着学院的学科建设又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是东大建筑学院办学的突出特色,从一以贯之的“严、实、活、透、硬”建筑教育传统,到融合“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精髓,突出培育创造性,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崇尚知识诚笃、崇尚学术尊严的精神。由此引发多项具有引领意义的重大改革,使东大建筑教育对中国建筑教育界产生了公认的持续重要影响。

在教学改革中,学院在全国建筑院系中率先对“建筑设计基础”课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在1991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的“建筑设计基础”课改革则在认知与创造意识上有新突破,二、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完成了由“功能类型”主导向“问题类型”主导的转变,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在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方面形成特色。该体系及其教案引起广泛关注并为多所兄弟院系借鉴或采用。

“中国建筑史”课程经几代人的建设,现已成为省级优秀课程,课程主讲人陈薇教授曾应邀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示范授课一学期,又应邀赴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地区讲学,得到极高赞誉。《中国建筑史》被全国几乎所有的建筑院系作为教材。

建筑美术教育在经历从传统素描到结构素描一系列教学改革基础上,近年又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将这一改革发展为“视觉设计基础”,形成具有建筑学学科鲜明特色的美术教学体系。

东大建筑学院始终关注建筑教育的全局和整体系统性问题,突出建筑设计主干,相关课程整合策应,层次分明,林木互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改和课程体系建设,继承与发展并举,改与建协调互动。

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研究一直是学院建筑教育的主旋律,其特点是:以纵贯五年的“建筑设计”主干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为主线,各相关课程围绕“建筑设计”主干核心课循序递进、互动发展,并以此形成系统的课程运行模式。继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后,1998版教学计划和2003版教学计划持续在课程群整合、学时压缩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前三年注重通识及基本专业知识,后两年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为特色的“3+2”模式及成果引起广泛关注并为多所兄弟院系借鉴或采用,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着示范作用。

东大建筑学院对中国建筑教育的贡献还通过其所培养的优秀人才陆续走上全国各建筑院系的领导岗位,拓展建筑教育新的领域而体现。据不完全统计,约占全国1/4的建筑院系的院系领导都是东大建筑学院毕业生,他们对推动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还为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建筑院系的创建、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社会和国内同行的敬重和赞誉。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继1988年后在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则被新增为全国同类学科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学科。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第三轮全国建筑学(本、硕)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这标志着东大建筑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在全国建筑教育界的影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3年,学院与国际建协联合举办中国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将东大建筑教育的成果推向了国际建筑教育舞台。

十一、形成卓有成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东大建筑学院至今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后来成为院士、建筑设计大师、知名学者和主管城市建设的各级领导以及大批当今活跃在城市建设和建筑教育舞台上的后起之秀,2004年第一届中国建筑教育奖为我院齐康教授和在我院长期工作的鲍家声教授所独得,另5名中国建筑教育特别奖获得者中有3名曾在我院学习。

1.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修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严谨求实”是东大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当前经济大潮中坚持这一治学之本难能可贵。我院所有教授无一例外都辛勤耕耘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上,齐康院士、钟训正院士、王建国院长等八位博导联袂为一年级新生面授“建筑学概论”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浓郁的教学氛围,直接受到良好的专业素质熏陶。

2.开放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教学过程的开放打破了传统教学“师徒相传”的封闭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完善课题任务书、独立调研、集体讨论、参与评图、公开答辩等若干开放性教学环节,以教学主体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学理念的开放使学院走出关门办学的束缚,融入大教育系统中。通过聘请国外教授任课,让学生亲自体验国际建筑教育新的理念与方法;聘请设计院知名建筑师点评学生的建筑设计作业;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在网络上与国外大学建筑系开展远程联合教学或举办学生作业国际交流展等,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教学机制的开放打破了传统教研室组织机构的约束,在高年级以各学科联合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教授研究室突出科研与教学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机制,使高班学生获得自主选择导师、选择课题的自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研究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开放改变了以往各课程教学各自为政的方式,采取各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主干课的进程展开教学,并以学科群的整合方式参与对学生课题的集体辅导,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长学生才干

建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实习,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既为保护历史文物作出贡献,又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近代建筑的精髓。“建筑师工程业务实践”使学生在半年的设计院实际工作中,亲身体验到今后执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奠定基础。紧密结合城乡建设或学术研究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创造力与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结合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4.加强学术氛围,拓展学生视野

为了追踪全球建筑学学科发展的动向和了解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学院每学期组织适当密度(约20场)的国内外专家系列专题学术报告。如建筑生态技术专题、北京新奥运专题、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专题、美国现代建筑专题等系列学术报告。这些学术报告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学生今后执业的综合素质。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院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诸如组织“学生‘抗非’青年志愿者队”、“最佳党日”活动、“灾区重建”、“敬老助学”等公益活动,使学生一次次受到爱国、爱人民的教育,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在校外建立了暑假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服务社会等多项活动,使学生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通过发挥学生多才多艺的优势,组织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形成健康、高雅、具有该学科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反作用于专业学习,形成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良性循环。

十二、建立框架完整的优秀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1.增强师资队伍实力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证

东大建筑学院的师资队伍以实力雄厚著称全国。近几年在完成新老交替后,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以齐康、钟训正两位院士和资深教授为后盾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脱颖而出。齐康院士和钟训正院士在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等诸方面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崇高盛誉。王建国教授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黎志涛教授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奖励,江苏省教学名师。韩冬青教授是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模范教师。陈薇教授是江苏省十大女杰之一。龚恺教授主持建筑系教学工作。这是一支老中青结合、梯队整齐、富于进取、凝聚力强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还另有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此外,近年从哈佛大学、伊利诺理工学院(IIT)、名古屋大学等引进了5名高层次人才。学院设立专项基金资助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优秀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保证。

2.加强教材建设为培养优秀人才构建知识宝库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继1995年潘谷西教授主编的《中国建筑史》、钟训正教授等主编的《建筑制图》和柳孝图教授主编的《建筑物理》分别获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之后,学院近七年又陆续出版各类教材、图书90余部。其中刘先觉主编的《现代建筑理论》成为全国建筑学学科研究生的必修教材。潘谷西编著的《江南理景艺术》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王建国编著的《城市设计》和《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分别获得江苏省优秀图书二等奖。此外,《世界建筑史丛书——现代建筑卷》等著作获国家图书奖。国家十五重点教材《建筑构造》和《城市设计》已近完成。这些高质量、高水平教材的出版,表明学院在教材建设上领先于全国其他建筑院系。

3.狠抓科研项目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创新动力

科学研究主要瞄准当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最急迫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如生态节能建筑,城市历史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人居环境以及数字化新技术等。目前正主持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一项、杰出青年基金一项),在科研层次和总量上始终名列国内建筑院系前茅。近五年许多科研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如齐康、王建国、韩冬青等完成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研究》和《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理论》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和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刘先觉等完成的《现代建筑理论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董卫等完成的《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这些成果同时也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4.开展工程设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实践锻炼

理论联系实际是建筑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两者是互动促进的有机整体。据不完全统计,近七年学院共获国际设计竞赛(投标)一等奖10余次、各项国内设计竞赛(投标)第一名30余次。许多工程设计和项目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银、铜质奖和部省级优秀设计一、二、三等奖。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国际竞赛中获得六名入围方案中的第四名。学生正是在参与这些工程项目设计及设计竞赛(投标)中,发挥了才干,增强了竞争意识和综合能力。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和作业评优中屡获佳绩,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学识与能力基础。

5.严格教学管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环境保障

学院制定了若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坚持每学期三次(开学、期中、期终)常规教学检查和日常随机抽查,并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效能,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身心健康两方面同步发展。

十三、社会对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评价

2003年该院对近五年以来的毕业生情况做了一次较广泛的调查。

近五年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共581人,其中免试推荐或考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62人,占27.8%。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共计391人,占67.3%。因出国或其他原因不参加就业的毕业生有28人,占4.8%。而参加就业的毕业生面对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局面,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供需比一直在1∶5以上。

用人单位对该院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敬业奉献、团结协作、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等五项指标的评价中,认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均占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院的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基本功扎实、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较全面,建筑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能很快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要求,综合素质强于其他建筑院系的毕业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