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系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我们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学科发展为依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创建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加快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一特色专业。现将具体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本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
专业建设方案:更新教育观念,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拓宽口径,加强交叉,大类培养、方向成材;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支撑,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改促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重基础、强方向,跨专业、多通道,充分发挥我校工科院系实力强大的优势,培养跨学科人才;鼓励个性发展,加大学习优秀生培养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辅修专业、数学建模等各类学科竞赛,加快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做好科研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数学研究专门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
工作目标:把本专业建成办学理念新、师资队伍强、教学质量优、人才培养模式多样、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与我校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本科专业。
二、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实施情况及成效
1.更新教育观念,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2000年4月,全国“新世纪数学学科发展与数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包括姜伯驹院士在内的一批知名数学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新的教育观念逐步确立,即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到数学不只是一种工具或方法,更是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思维”。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必须加强通识教育基础,拓宽大类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体现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我系教师也积极关心教育改革,有多人承担了学校或省级的教学改革或建设项目。2003年以来,我系教师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双语教学项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项目共计16项。2005年4月我系再次主办了全国性教学工作会议。围绕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研讨,帮助我们理清了改革思路,学到了兄弟院校改革的经验,对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发展模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重素质、强专业的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进一步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想是:
(1)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体现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3)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
(4)增加计划的“柔性”,减少“刚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细化分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5)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研究性教学和跨学科培养,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2003年我们进行了教学计划大修订,初步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开始我系按数学大类招生。学生在前两年主要是接受通识教育和大类学科基础教育,两年后自愿选择专业及方向,随后在选定的专业继续学习。为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分专业后学生还可以在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型、交叉学科复合型以及实践加强型等类型中自主选择,同时我们通过课程专门化、短课程等办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选择。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形成了“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见图1)。
图1
3.夯实数学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按照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除公共课外,强调数学“三高”课程,即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为此,我们把这三门课作为数学系的核心课程一道建设,申请了学校的“数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项目,目前,这一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课程体系的改革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有机组合,强调数学的内在联系,强调数和形的相互关联;增加师资力量,这两门课都配备了专职的辅导教师上习题课以及课后答疑和指导,特别是对学习优秀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编撰教学辅导教材,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撰写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等。通过这些努力,学生满意程度高,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也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对数学专业的热爱,扩大他们的数学知识面,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修养。我们曾邀请了国内一流数学家来我系为本科生开讲座或座谈,包括谷超豪院士、姜伯驹院士、林群院士以及全国教学名师李尚志教授、顾沛教授、刘建亚教授等海内外一批杰出数学家。而像“学科概论”、“现代数学系列讲座”、“学科前沿引导”、Seminar研讨课等短课程更是为学生打开了现代数学之门。
4.加强学科交叉,形成专业交叉特色
我校在工科、管理学科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例如无线电、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电气与动力、交通工程等,早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基础课系教师下到工科系,使得许多老师有强烈的工科背景,我们有些老师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专家,这是巨大的资源。我们有计划地聘请他们以及工科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引导学生到相关工科专业选修课程,推荐或报考跨学科的研究生。我系有工科背景的老师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积极促成与工科学生联合进行SRTP项目。我们具有工科或管理科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直接指导学生参加他们的跨学科科研课题。这些工作对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促使一批学生报考或被推荐为工科研究生,并且这些学生受到相关学科的极大欢迎。有些系为要我们的学生还主动开绿灯,提供方便和优惠措施。近2年分别有4人被推荐到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攻读跨学科硕士研究生,有20多人被录取为本校或外校的交叉专业的研究生(见图2)。
图2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新的学科交叉和专业交叉,如“微分方程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理统计与管理(含金融)”、“非线性数学与通信”、“代数与编码、神经网络”等方向;他们通过参与或独立承担相关的科研课题,包括“985”二期项目,不断提高交叉能力和科研工作的水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交叉的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我们以强化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品格的塑造为核心,不断提高数学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的工作包括:
(1)加快短学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程优化;
(2)积极鼓励、支持、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
(3)加快毕业设计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近两年我系共承担SRTP项目15项,参加人数50人次左右。系里积极为学生争取项目,安排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包括博士生导师等在内的一批教师参与了SRTP项目的指导、考核等工作。由于教师指导有力,不但提高了我们申报SRTP项目的成功率,也提高了项目的质量。有一位学生的SRTP项目参加了东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受到专家的好评。
随着数学建模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接受建模培训,并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此,我们适时地开设了辅修专业,吸引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内的优秀学生参加,旨在加强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建模能力。我们利用假期组织建模竞赛培训。在近几年的国内、国际建模竞赛中,有我系教师指导的校建模队曾获得过国际竞赛特等奖及其他骄人的战绩。数学专业学生竞赛成绩也有了非常喜人的提高,曾多人次获得国际竞赛二等奖和国内竞赛一等奖。
做好科研实践,特别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组织力量申报了学校的教改项目“毕业设计分类管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选题、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以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的总体设计和程序设计,分类课题库、历年毕业设计优秀论文选登、相关资料链接、后台管理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我系60%以上的博士生导师、80%以上的教授都参加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优势,动员处在科研第一线的人员参加这项工作。指导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和力量加强,极大地提高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和水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水平也是我们近几年着力加强的工作。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平台。我们利用学生的最后一个短学期的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多系列短课程,为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基本的知识准备,引导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公布以往选题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给学生作示范;提供相关链接,为学生查资料提供方便等等。
②对以往的选题和论文回头看,重新评估,防止低级重复的工作。
③不断扩大选题和指导教师队伍。近来,我们鼓励学生到校外基地、校内其他院系和部门找选题和指导老师。保研的学生原则上可随导师做毕业论文。2004届毕业生有一位被北京大学数学系确定为免试研究生后,我们就请北京大学的导师和我们共同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并由于指导得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充分调动,所以该生毕业论文质量高,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由我系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免试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在SCI杂志上发表。我们还有一些学生选择跨学科或结合实际做毕业设计(论文)。如图书馆项目“搜索引擎的设计和优化”、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关于TCD/FFT原始信号噪声特性的研究与改进”等。
④增加中期检查环节,这对促使工作的尽早开展,纠正工作中的偏差,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设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也是近来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们已经有了稳固的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多处,如东软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大地集团公司、江苏省软件质量研究所等。除了传统地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基地外,我们还用这些基地为低年级学生服务,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6.加强学习优秀生的选拔与培养,创造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加强优秀生培养,是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学教育模式的变化,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增大,我们不能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精英人才。但我们必须选拔和培养出精英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除了在通常的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外,还通过多种形式来发展学生个性,特别是加强了对学习优秀生的培养。例如,除了按学校要求选拔校级学习优秀生外,我们还选拔系一级学习优秀生,把他们组织起来,开设若干门Seminar研讨课程,或由他们自己开展读书班活动,撰写小论文;组织学习优秀生与院士等专家座谈,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优秀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也包括校外专家等。最近几年,免试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数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不断增加。整个考研和被录取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见图3)。
图3
(1)2002年录取率为24%;
(2)2003年录取率为26%;
(3)2004年录取率为42%;
(4)2005年录取率为40%。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动专业上台阶
东南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1年,1952年院系调整后,从基础科学系、数学力学系、应用数学系直至发展为今天的以教学科研并重、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师资力量雄厚的数学系。现设有“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个研究所,有“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数学”博士点,有“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基础数学”及“计算数学”5个硕士点。
我系从恢复高考后于1977年和1979年招收了两届数学师资班,经教育部批准,1981年开始设立“应用数学”本科专业,2000年开始根据教育部统一专业目录,改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并连续招生至今,另设有“数学建模”辅修专业。1985年成立“应用数学”硕士点,2000年成立“应用数学”博士点,2003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一流的专业等于一流的师资加一流的学科。本专业现有36名教师,其中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约占70%,其中,交叉学科的博士5人(见图4)。教师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数学的各个分支。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5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10余项,获省部级奖4项。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双语教学项目、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项目共计1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篇。
图4 师资队伍情况
我系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生活上照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还积极引进人才。近几年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同时,我们也很重视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既要搞教学,也要搞科研。在教师评定职称工作中,重水平,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得到优化。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使我们的师资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更具发展潜力。
8.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既要加强数学基础,又要拓宽知识面,既灵活专业方向,又注重专门化,突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跨学科交叉,充分发挥我校工科优势。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把课程分为以下几类:文化素质类(人文、社科、外语、经管等公共课)、基础数学类(以新、老“三高”课程为主)、应用数学方法类(包括概率、统计、数值分析、运筹学、数学规划、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等)、交叉学科类(包括物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若干跨学科选课)、计算机与计算技术类、专业方向课(把选修课分为几个方向,由学生按系列选)、实践教学类。充分保证数学基础课的核心地位,优化应用数学方法类课程;开设若干系列的现代数学的选修课引导学生专门化,开设若干实践性强的短课程选修课,引导学生参加SRTP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引导学生跨学科交叉。
(2)改革教学内容。数学类选修课中不过分强调数学的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加强应用性和综合性;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实例。强调背景知识的介绍,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我校一年三个学期的优势,充分利用好短学期。学生进校后除第一个短学期主要用于军训和入学教育外,第二个短学期集中安排学科概论课和计算机及英语等级考试;第三个短学期则选修实践性短课程,为进入下面的SRTP和其他教学实践做好准备。而第四个短学期的实践性短课程,则直接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因此我们这样就等于提前半年让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指导老师都是十分有益的,改变以往学生对老师的问题缺乏基本的数学基础、来不及准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
(4)2002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1项,校优秀课程群1项,2004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一类优秀课程1项,校优秀课程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9.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快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要素之一。我系历来重视课程建设。我们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分批建设、逐步建成本专业的一批特色课程。我们重点建设的课程包括五类(见图5):
图5
(1)文化素质类
王元明教授从1999年起,在全国率先开设的“学科概论”课程及他所编写的相应教材《数学是什么》,其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于一身,深受学生欢迎,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扩大知识面、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基础数学类
数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这三门“老三高”。我们申请了校级教改项目“数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对这三门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建设。主要工作包括:
①制订协调一致的教学大纲和规范;
②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选用国家最新的优秀教材,难度大,要求高;
④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双边交流,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
⑤编写课程学习指导书;
⑥注重科学思维训练,教学管理严格,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有良好声誉。
(3)专业主干类
“数学物理方程”是我系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早在1980年代就由王元明教授出版了教材《数学物理方程》一书,并多年使用。最近他的学习指导书对我们的课程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变函数”课程经过博士生导师等一批骨干的建设,包括申请校级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等,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4)特色选修类
近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实用统计分析”、“数学金融学”、“精算概论”、“计算几何”、“随机过程”等。
(5)实践教学类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做好SRTP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们开设了一批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多系列现代数学讲座、“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软件实习”、“机电基础实践”、“小波及其应用”等。
10.积极规划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中,我系十分注重教材建设。根据我系的具体情况,我们多采用兄弟院校最新获奖教材,我们也编写一些适合我们特点的新教材,如《学科概论》、《数学物理方程》、《图论与网络化》等。近5年已经正式出版教材31部,还有列入“十五”规划教材的3本即将出版。另外《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等一批教学辅导书也即将问世。
11.规范教学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我系历来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系党政领导担任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并考虑到我系教学工作重的实际情况,最近增加一名副主任主管本系本科教学工作。除设立系教学委员会外,还专门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做好专业建设工作的同时,协助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狠抓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我系情况,我们制订了我系多项教学管理工作文件。如《主讲教师教学工作条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师的工作条例》、《考核工作中教师工作条例》、《青年教师工作条例》等,我们把这些文件连同学校的有关文件汇编成了《数学系教学工作手册》。
坚持教学督导制度是我们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下来以后,热心于我校和我系的教学工作,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正式成立系级教学督导组,聘请这些老教师督促全系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他们可以随时听课,并和相关老师及系领导沟通,他们的意见将作为教学工作很重要的考核指标。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督导组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每年评选3名教学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我系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就是十分典型的例证。无论是校级督导组的考核,还是全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我们系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战绩。在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发展规划、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许多方面,督导组的工作功不可没。
12.加快教学设施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除学校计算中心可提供本专业有关的实验设施外,本系还有计算机机房80平方米。另外数学系图书馆共有藏书2万多册、原版期刊60多种。根据我系规划,将于2006年迁到九龙湖校区。届时将建成可容纳200台微机的实验室和近300平方米的图书馆。
三、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近5年来共投入经费90万元。
四、主要优势和特色
经过近5年的努力,我们逐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1.依托学科优势,提升专业水平。
2.重基础、强方向、跨学科、多通道,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分批建设,逐步形成本专业的课程特色。
4.学科交叉、队伍交叉,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呈现新格局。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面临着澎湃而来的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国内外同类型学校以及专业间的严峻挑战。经过几十年来的积累、几代人的创业,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系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东南大学数学系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是,我们同样清醒地看到,本系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重点学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来,本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批年富力强的教师晋升为教授和副教授,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现了新老教师的平稳过渡,保证了本系建设水平的稳步提高。其中,部分青年教师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崭露头角,开始成长为新的学科带头人。
但是,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组成结构还需进一步合理化,某些传统特色、优势方向和一些新兴方向的发展急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为此,今后几年我们将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形成几个在国内领先的优势和特色方向,构建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此外,我们将努力为教师的知识更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让有基础、有潜力、有抱负、有志向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为本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的软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基础学科,数学系的教与学已经不能满足于一张纸、一支笔。随着知识的交叉融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宽,对于相匹配的软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通过这几年的投入,本专业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能够满足系里建设的要求,但是与知识演化相比、与学生的求知欲相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与教学的实际要求相比,软硬件条件都还是存在着不足。
为此,我们将结合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的建设、“985”二期工程等,高起点地统筹规划本系的教学与科研平台,为高水平的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创造必要的条件。
3.教学改革工作有待深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
近几年来,本系在培养计划的修订、教改项目、教学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高等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培养社会建设者的重任,与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我们的教师及学生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接收和传授尚不足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教材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与国内外先进的高校相比,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效率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些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种持续不断创新的改革的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将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用创造性的劳动继续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谱写本系建设新的篇章。
目前的设想主要包括: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目标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要继续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强化“数学建模”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培训与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争取在世界性、全国性的竞赛中获得更多的奖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创造的精神,为拔尖人才、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新的机制和环境。
(2)加强系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和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面向教学的图书,以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保证知识的吐故纳新,博采众家之所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自身的教材建设,力争高投入、高产出,在下个五年内出3~5本在国内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教材。
(3)以教改工作为动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本专业建成办学理念新、师资队伍强、教学质量优、人才培养模式多样、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与我校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本科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