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园长的7个好习惯
(一)积极主动,自我驱动的习惯
园长对所从事的学前教育事业怀有强烈的使命感,总是充满激情,主动投入工作,时刻掌握着工作的主动权,无需上级的检查督促,“不待扬鞭自奋蹄”,因而也不会有疲于应付的体验。
(二)以终为始,引领未来的习惯
在园长心目中,“眼前永远是起点”,一项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新的任务的开始,总是专注于引领教职工精心呵护幼儿的成长,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三)要事第一,时间管理的习惯
园长总是善于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好大事要事,绝不会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工作效率总是明显高于那些业绩平庸的园长。
(四)合作共赢,广结善缘的习惯
园长懂得合作共赢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总是自觉地广结善缘,聚集人气,深受教职工、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认可,容易取得较为突出的工作成绩。
(五)聚集资源,创造价值的习惯
园长不会抱怨条件差,而善于想方设法聚集来自政府、社区、家长、专家、媒体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工程当中。由于幼儿园自身的资源有限,无论园舍设施硬件建设、园本文化的软件建设,还是园本教研、保育质量提高,都需要园长去努力聚集资源、主动创造价值。
(六)真诚服务,尊重人才的习惯
园长懂得靠真诚的服务,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园长最大的本事应当在于善于让比自己更有本事的人才为本园的幼教工作拼搏。例如,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幼教理念、保育技法等方面,园长的水平和能力往往不如新一代教职工,但只要肯尊重人才、真诚服务,园长在领导幼儿园发展过程中依然会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七)永不满足,持续创新的习惯
园长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总会找到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并勇立改革潮头,敢于在保育理念方法、环境创设、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园本教研、园本文化打造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成为幼教事业的排头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