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课程结构设计要求
整体构建幼儿园大、中、小课程体系,坚持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显性和隐性教育原则,以适应不同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幼儿、不同教育目标的需要。
幼儿园课程结构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
课程既要确保为幼儿提供其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经验和机会,也要适应个体幼儿的特殊需要,从幼儿园课程功能维度分为共性课程、选择性课程。
共性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地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
选择性课程是指因园而异、因人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特殊需要,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以及幼儿的选择权,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二)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
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指向幼儿直接接触到的经验范围。从幼儿直接接触的经验领域出发,将课程内容分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三个维度。
共同生活,主要指幼儿在教室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流,参与营造共同的生活,养成自理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并与周围更多的人接触和交流,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协作的快乐和重要,从而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关心和同情他人,逐步构建良好的个性基础。
探索世界,主要指幼儿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发现身体运动的可能性,并借助工具和器械,安全、灵活地活动;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亲近大自然,表达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与现象的看法,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接触和使用各种生活及学习用品、工具、器具等,认识和表达它们的作用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表达表现,主要指让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志以及学习儿童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在共同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表达与表现的乐趣。
(三)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归为四类,即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他们既综合指向课程目标与内容,又保持各自活动的特点。
生活活动主要指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能够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主要指体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运动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活动主要指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游戏活动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