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绩效评价阶段
一般来讲,在和则、谐则与高校教师专业化主题达到较高一致性的情况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绩效。可以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来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可以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道路的科学性和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而言,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一致性标准:一是高校教师专业化意图与环境、组织和领导的一致性;二是高校教师专业化主题与教师专业化意图(及环境、组织和领导)的一致性;三是和则体系、谐则体系与教师专业化主题的一致性。通过对这三个一致性与高校教师专业化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对高校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初步分析、诊断和评价,从而保证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顺利实现。
【注释】
[1]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2011-03-11。
[2]MBA智库百科:“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http://wiki.mbalib.com/wiki/%E5%AE%89%E8%BF%AA%C2%B7%E6%A0%BC%E9%B2%81%E5%A4%AB%E7%9A%84%E5%85%AD%E5%8A%9B%E5%88%86%E6%9E%90%E6%A8%A1%E5%9E%8B,/2011-03-11。
[3]MBA智库百科:“P E ST E L分析模型”,http://wiki.mbalib.com/wiki/PESTEL%E5%88%86%E6%9E%90%E6%A8%A1%E5%9E%8B,/2011-03-11。
[4]毋丹丹、闫智勇等:“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的教育本质研究”,《教师》,2008,(12):18-19。
[5]席酉民、葛京:《和谐管理理论案例及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8。
[6]席酉民、葛京:《和谐管理理论案例及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9。
[7]MBA智库百科:“SWOT分析模型”,http://wiki.mbalib.com/wiki/SWOT,/2011-03-11。
[8]韩巍、席酉民:“和谐管理组织理论:一个探索性的分析框架”,《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1):3-16,95。
[9]和谐管理研究课题组:“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管理学报》,2005,(2):145-152。
[10]和谐管理研究课题组:“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管理学报》,2005,(2):145-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