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物品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莘松中学 王叶妹 鲁莲娜
摘要:从转换思维,改变毛巾的使用方法出发,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毛巾,立足于提高教师生活物品器材化的技巧与能力;精选毛巾器材化改造的教学经典案例,并配以详细的分析,阐述生活物品(毛巾)教学的优势,为体育教师提供生活物品器材化的理论支持与范例。
关键词:生活物品 毛巾 体育器材 运用教学
1.研究目的
借助适宜的体育器材,可以有效地发展跑、跳等基本技能;也可展现动作技巧、提高动作难度、强化本体感觉;还可增添运动乐趣。可见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较多学校体育器材短缺,教师开发生活物品的意识淡薄,受制于此,教学形式呆板,枯燥无味,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日趋降低。笔者以毛巾作为个案进行体育器材化改造,运用于教学,进而揭示生活物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并想借此与大家分享如何开发生活用品潜在价值,达到良好体育教学效果的思路。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毛巾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毛巾是家庭必备品,通常用来擦脸、除汗、去污等。但当用体育教学资源的眼光审视它,引入体育课堂,可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3.1.1 作为限制物的运用。
远撑前滚翻教学,如图1,垫子上横放平铺毛巾,起限制作用,达到双手远撑的目的。再逐步增加数量或竖铺,加大双臂远撑距离,同时加大蹬腿力量。
3.1.2 作为标志物的运用。
如图,以“毛巾代线”,可作起跑、起跳线等;也可摆成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又如,将毛巾叠成细条平铺,减小或增大毛巾的间距练习步频、步幅。
3.1.3 作为辅助物的运用。
如将毛巾做成如实心球大小毛巾球,安全且重量轻,有利于体会快速挥臂动作,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掌握正确投掷方法后,再替换实心球。
3.1.4 作为教具的运用。
如图2:8—10人一组,前后间隔一定距离,双手上举,前后拼接成一条长9—12米的“龙”。随着音乐跑各种路线并做舞龙,既减少单调枯燥感,又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2 使用毛巾开展教学的优势。
3.2.1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力。感觉器官中,视觉的信息量最大,最能影响注意力,色彩是引起直接反应的一种视觉刺激。毛巾色彩艳丽,不仅能增添课堂色彩,丰富视觉感官,还能提高注意力。从表1可知,注意力涣散的人数由6人降至无,较多学生注意力得到提高。
图1
图2
表1 实验者教学前后的对比表
3.2.2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有些运动项目动作技术较复杂,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会畏惧。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有“怕竿”现象,通过拼接毛巾在两端系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跳高架上代替横杆,既直又安全,不仅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而且可增强自信心。从表2可知,有22人在使用毛巾教学后自信心提高,相反,心理压力较大,缺乏自信的人数降低至2人。如同学A说:以前最多跑步,不敢尝试有危险性的项目,现在我有勇气去克服了。
表2 实验者教学前后对比表
3.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对毛巾进行器材化的改造。如将毛巾接成长约2.5—3米的“竹竿”,学生按节奏跳跃“竹竿”。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实验后,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开发利用毛巾进行学练,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3.2.4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由于毛巾取材容易,携带方便,使用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32名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前后的兴趣度调查,从表3可知,未运用毛巾教学前,有兴趣上课的学生有68%,使用后上升到96%,说明毛巾教学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图3 实验班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对比表
表3 实验者教学前后对体育课兴趣度的比较
3.3 运用毛巾呈现体育教学实效性。
在跑、跳、掷、垫上运动教材教学时,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的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具较强的实用价值。
3.3.1 学生日记调查情况。
调查实验班学生日记表明,从图可知,91%的实验班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使用毛巾表示兴趣浓,愉悦感强,仅有9%的持不同看法。
3.3.2 教学成绩测试情况。
实验前对32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测试。经过一学期,再对实验者进行测试。结果如表4:实验者的跑、跳、掷等的能力明显增强。
图4 毛巾课堂教学的态度
表4 32名对象实验前后的比较
说明:远撑前滚翻——双脚站立位置与双手撑在毛巾的两端,作为测试距离记录。
4.结论与建议
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类物品,转换思维,改变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思路,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开发利用生活物品。总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寻觅、求索。最重要的是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和技能带出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这是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作者简介:王叶妹,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曾获闵行区“记功”;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全国、市、区教学评比一等奖;中国学校体育科报告会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袁志欢、邵荣.鞋盒游戏快乐无际[J].中国学校体育,2007.
[2]袁志欢.鞋盒在小学障碍跑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