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钢与火的世界。这钢与火铸就了一批胸怀宽广、性格刚毅、勇于奉献的钢铁战士!他们,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建起象征我省甩掉钢铁落后帽子的汉江钢铁厂。
今年初秋的一天,在勉县通往汉中市区的公路上,一辆北京吉普风驰电掣般地开往汉中市医院。一位脸色蜡黄、神情痛苦的老人被搀扶着走下车来。他叫王溥,是勉县常务副县长。
前两天他还在为汉钢建设忙碌,今天却病倒了。医生诊断为肠瘤,必须马上手术!王副县长被推进手术室。“慢!”他向秘书和医务人员要来笔墨纸张,对秘书说:“汉江钢铁厂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发展到今天这般规模不容易啊!眼看快出铁了,我却上了手术台。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你们把这副对联拿上,等300立方米高炉出铁那天,带上我的遗像,再买上两挂鞭炮,到现场看看,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安息了!”说完,他挥毫疾书。
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真挚的感情!这位老人的心愿代表了勉县人民的心愿,代表了2400多名汉江钢铁厂建设者的心愿,也代表了全省人民的心愿——摘掉陕西冶金工业落后的帽子!
汉钢自1972年破土动工,经过10多年的艰难历程,到80年代初,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已初具规模。铁矿、选矿厂、机修车间、运输队等采选运工程和6.5万多米长的汉江防洪大堤、跨江大桥等辅助设施,相继投产使用,总投资达1.67亿元,形成固定资产0.59亿元。
这些建设者们顾不上分享胜利的喜悦,正思谋下一步建设方案,准备大展宏图时,却遇上了国民经济调整,汉钢被列为缓解项目,搁浅了。
几千号人要吃饭,严峻的现实摆在了这些建设者面前。他们不悲观,不失望,他们明白,要生存必须拼搏,要发展就得进取!厂党政领导班子作出决定:开发小铜矿,生产自救。硖口驿选矿厂房破墙倒,杂草丛生,要在这荒山野坡上选出铜精矿粉来,难啊!厂领导开会让大家出谋划策,会议从早上开到晚上,没个结果。厂领导急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谁愿挑头?”“我!”墙角里闪出选矿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宴兴荣。
由宴兴荣挑头,他们从外地买来当废品卖的修磨机、旧浮选机,借来破碎机,因陋就简办起了选矿厂。不知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成功地选出了铜精矿粉。短短的4个月就生产出铜金属280吨,甩掉了靠国家养活的帽子。1985年6月,省政府作出决定,分期恢复汉江钢铁厂建设。沉寂8年的工地又沸腾起来,从杨家坎矿坝到硖口驿选矿厂、从米箭沟选矿坝到汉江边,到处是大干的场面。有病的不下火线,有家的夜不归宿,一心扑在建设工地上,昼夜奋战。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拼搏,汉江钢铁厂不仅实现了采选生产线正式投产,还实现了采选一期40万吨的目标。
采选生产线的投产和一期达产,为汉江钢铁厂出铁创造了条件。1987年省政府同意将汉江钢铁厂炼铁厂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上马。经过实地勘察和反复论证,厂址选在勉县定军山下。占地面积650亩,总投资1.45亿元,年产生铁20万吨。建成后可使我省生铁年产递增50%以上。主要建设项目有300立方米高炉一座,24平方米烧结机两台,11万伏输变电所一座,以及相应的水电和原燃料运输配套系统。
方案定了,蓝图有了,建设者们又投入了新的战役。
勉县成立了汉钢征地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挂帅,从审批到征地使用,前后不到一个月。省冶金厅组成生产、基建、筹资三套班子、三路人马齐出动,多渠道筹集资金,很快就落实资金5000万元,解决了资金困难。
汉江钢铁厂负责设备招标。他们同全国18个省市、98家企业建立了供需关系,订购设备几千台,创造了我省钢铁设备招标中投资少、到货快的纪录。负责设备招标的副总工程师伍逢琥,招标期间,马不停蹄,几乎跑遍全国各地,亲自谈判、验货、核算,精打细算,为企业节省开支350多万元。他来汉钢仅两年,身上就掉了9公斤肉,老伴心疼地说:“你呀,自从来汉钢,在家的天数还没有在旅馆的天数多,为工作把肉搭进去了,总不能把命也搭上吧?”伍逢琥笑着说:“为汉钢建设作贡献,就是把老骨头搭上,也值!”
1988年3月29日,定军山下锣鼓喧天,汉钢炼铁工程破土动工了。
简易的工程现场指挥部办公室里,经常是灯火通明。这里有厅长、经理、厂长、书记、总工,他们既是指挥者,又是建设大军中的普通一兵,经常深入工地现场和工人一起研究一起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各单位处科室的干部纷纷来到第一线,实行“提包”办公。
年过花甲的原九冶公司经理郭文祥,已到离休年龄,听说要上炼铁厂,要求参战,担起了九冶工程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的重担,从早到晚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患有胆结石,有时疼得站都站不起来,就在指挥部的长凳上躺一会,好了照样干。他工作严细,敢抓敢管,施工中遇到问题,他一插手就迎刃而解,被人们尊称为工地上的“权威”。
九冶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郝毓珍,是60年代毕业的女大学生,25年来,她几乎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女儿关心地说:“妈妈,你这一生也太辛苦了,连一身花衣服都没穿过,整天是工作服,长筒胶鞋!”自建设汉钢以来,她更是一头扎在工地上,跟图纸、数据、工人打交道。她有心脏病,可从未请过假,从未耽误过工作,工地上也离不开她。一次,原料库的地基因地质勘察不周,底座出现下陷。她失眠了,一连几天思考解决办法,有时累得正吃着饭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和周密验证,她大胆地改变原设计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
看到这些建设者废寝忘食、无私奉献的情景,谁不为之动容而肃然起敬呢!
300立方米高炉和3台热风炉是汉江钢铁厂炼铁工程的主体,也是整个工程的心脏部位,它的质量好坏是工程成败的关键。这个工程是目前全省最大的,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质量要求高,高空作业难度很大。担任施工任务的九冶机械化公司九队,多半工人是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人。但他们在敢打硬仗队长张文革的带领下,接受任务的第二天就上阵了。一、二、三号热风炉基础工程按工艺要求,必须5天5夜连续作业,他们便组成3支攻关队,日夜三班倒。时值盛夏,酷暑难耐,白天衣衫湿透了,晚上光着膀子干,谁也不叫一声苦。筑炉是这个工程的核心,他们钻进温度高达40℃以上的炉内,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一个晕倒了,另一个换进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高达34米的一、二、三号热风炉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
金结公司负责全部工程的设备、电器、仪表、管道的安装任务。干炼铁厂他们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却不同,除了边设计边安装的困难外,还有那么多的超重、超长、超宽的大型设备,加之雨季,厂区内外到处是泥浆,困难可想而知。最大的困难要算高炉斜桥整体吊装和高炉下降管吊装了。斜桥54米长、重47吨,长度和重量均超过了机械设备吊车的极限,而且必须一次吊装就位。一旦失败,47吨、重54米长的斜桥从高空坠下,就会砸坏高炉和3台热风炉,后果不堪设想。
起重班长郭庚选主动请战。指挥部和公司领导找来技术人员和郭庚选一起研究高炉斜桥吊装方案和安全措施。最后决定采用土办法抱杆吊装。
高炉斜桥吊装这天早晨,总指挥、工人来了,医生背着急救箱来了,家属来了,救护车也开来了,人人为这庞然大物的安全就位捏着一把汗。
起吊了。1米、2米……当这条巨龙上升到最高点37米、最低点20米时,人们无不屏气凝神、提心吊胆。这时,每升高一厘米,都需要胆量和信心。吊装班长郭庚选沉着、冷静地指挥着。现在只差10米了,高炉斜桥一分一厘地接近接合处……
成功了!高炉斜桥平安落下。施工现场一片欢腾!
现在,300立方米高炉和3台热风炉已安装完毕,擎天柱似的支承着瓦蓝的苍穹,54米长的高炉斜桥在天地之间构成了一个立体大三角。它是力的象征,是建设者智慧和毅力的象征!
汉江钢铁厂炼铁厂工程已近尾声,出铁指日可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胸怀宽广、性格刚毅、勇于奉献的建设者们吧!
载《陕西日报》1990年11月30日第二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