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是否越“活”越好
我们强调教重“启”、学重“动”,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课堂会诊中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或只有少数学生动。相反,有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但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秩序难以维持,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课从形式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尤其是教师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闹场面。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上“电能”这一课时,涉及到节约用电问题,有位学生提出教室6个大电棒(指灯管),很浪费;而另一位学生却说,越多越亮,有啥不好。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恰是引导学生深人讨论的焦点,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给予简单的肯定“说得很好,各有道理”。如果教师能就这两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需要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矛盾,是不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们反映,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真不知如何回答。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轻描淡写地带过。教重“启”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由此可见,教重“启”、学重“动”是相辅相成的,其实质不只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能理解为让教师放开手脚,只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是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要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而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能放开,又要能收拢。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有序,不能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设计程序时,应将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处理好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的问题。
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问题复杂化、重复化。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不仅新的内容没掌握,一些优秀的传统做法也丢了。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发言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学生的做要边做边思考,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判断。当然,这样的课堂是比以前“乱”,但深入课堂仔细分析便能发现,正是这种“乱”让人看到了希望。学生虽然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而且还伴着“我说、我说”的声音;学生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学生虽然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是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实质上是变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