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了吗

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了吗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是不是“两极分化严重了”?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表现得十分出色;那些原来掉了队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也尽最大的努力动了起来,使整体得到提升。在重视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尽量缩小差异,但不可能没有差异。

九、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了吗

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与教学方法的改变,我们看到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教学的个性化如何得到加强?弱势学生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如何得到培养与发展等,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深入研究。

我们在会诊中听老师们反映,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十分活跃,而个别学生则习惯于被动看书、背书、记笔记,不知道如何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一节课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掌握。学生是不是“两极分化严重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课题研究之前,我们进教室听课,从思想上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事实上,教师只重进度,重讲授,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思维方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而且一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不感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学生无视教师讲课,也无视身边还有听课的老师,处于难以克服的梦乡。授课教师只注重他的授课内容,一点也顾及不到学生怎样学,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在实行课改时,为什么老师还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他在课堂上只关注到了智力好、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参与不主动的学生没有引导。我们强调教重“启”、学重“动”,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民主和谐,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多样而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而有开放性等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表现得十分出色;那些原来掉了队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也尽最大的努力动了起来,使整体得到提升。

在重视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尽量缩小差异,但不可能没有差异。我们的目标是让好的更好,差的提高,而不是用压抑优等生发展的办法削平差异。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但不求同等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