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练,引领,共享
2009年上半年,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工作紧紧围绕硚口区教育局名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工作室的建设,通过学、研、练、建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作室成员的师德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初见成效。
一、加强学习,提升两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师德境界。我们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硚口区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并向大家推荐阅读《我把心献给孩子》、《爱心与教育》等书籍,通过学习,大家都能沉下心来工作,在编教材、做课件时不为利益与诱惑所动。
第二种境界是专业境界。我们非常注重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组织成员学习了《七种“武器”帮你上好信息技术课》、《信技教师如何走出打杂困境》、《信息技术课堂,你关注什么?》等文章,不断拓展成员的专业视野。
二、注重研练,践行新理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技术、用技术,更要让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技术、工具和资源的方法,增强学习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思维与习惯。为此,在工作室的常规教研活动中,我们突出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深入开展了“如何用技术、用资源、用平台”等焦点问题研究。
三、重视引领,发挥辐射作用
按照期初工作计划,2009年上半年我们开展了“教师上一节引路课”活动。每次活动首先确定主持人,安排听两节课,一节由本校教师执教,另一节由支教教师执教。课前采取集体研讨的形式:由执教教师提前在QQ群共享里给出课题及教学设计,由工作室成员集体讨论,共同形成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和资源。上课内容是将工作室评课活动与日常教学相活动结合,采取与实际课时安排同步的形式。反馈评析时由主持人发起,要求每位参与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保证活动效果,并做好活动记载,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四、加强建设,促进智慧共享
“硚口名师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整合硚口名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技术支撑,我们承担了“硚口名师网”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任务。在设计定位上,努力体现名师网的特质,即学术的权威性、专业的引领性、信息的开放性、交流的平等性和成果的共享性。
通过努力,工作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室成员屡屡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所执教的信息技术课也多次获市级大奖。
在繁忙工作之余,本人还妥善处理了行政工作与首席工作室工作的关系。2008年春和2009秋,本人利用寒暑假连续两次承担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湖北省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培训的辅导任务;2008年8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承担“深圳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培训任务;2009年3月、7月,应省馆和省教科所之邀,分别在襄樊、黄石作了两场报告,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信息化的培训;另外还承担了湖北省“十一五”学科网站群课题中期评估远程课题成果评审的任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本人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成功的做法,探索“结对帮扶”的教研之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