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设计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并非是学生生活中熟知的,这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所以,教学设计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强他们对地理内容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到底该扮演何种角色?怎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阅读下面的一个教学案例,分析该案例是如何考虑的,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案例:“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本节课教材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如何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为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最后,分析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设计思路
选择学生熟悉而又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材料,根据案例材料指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时总结。对于区位因素中的动态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教师导学和讲解相结合为主。案例的拓展以及新案例的引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以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熟悉与巩固。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部分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提前一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父辈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以及20世纪70、80年代老百姓的饮食特点,从中体会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二)问题引领
展示山东牟平政区图,学生在图中找到自己家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解决以下问题:(1)农业生产的特点;(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4)举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
15分钟后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1.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百姓的餐桌上,根据同学们调查的情况,你能说一下牟平普通人家春节期间餐桌上的饮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分两个时段从主食、蔬菜、水果等几方面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答案进行归纳:20世纪70、80年代:主食主要为馒头、水饺;蔬菜是白菜、萝卜;水果是苹果;现在:主食除了馒头、水饺,还有速冻汤圆等;各种时令蔬菜、水果都能找到。
教师提问:百姓的餐桌与农业生产是息息相关,根据以上材料小结农业生产的特点。
小结:馒头——面食,苹果——北方暖温带、丘陵地带,地域性;白菜、萝卜、苹果——秋收冬储,季节性、周期性。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思考探究:根据百姓餐桌的变化,你能分析20世纪70、80年代影响农业的因素有哪些?而如今百姓餐桌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丰盛呢?(学生讨论、展示)
小结:从材料可看出七八十年代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扩大,也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归纳总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拓展引申:分析谚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及“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对你有何启示?
3.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烟台苹果质量好,销路好,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90年代末,烟台苹果大量滞销,农民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某农民对市场进行了考察,发现荔枝和樱桃的市场销路好,价格较高,他通过网络了解查看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并咨询了专家,决定采用温室大棚种植樱桃。结果他的樱桃上市早,质量好,价格高,收入比别人多出两倍多。假如你是专家,你会对他进行哪些指导呢?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归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逐渐衰减,社会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市场需求量,对农业生产品种和规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承转: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展示世界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图,据图回答,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展示亚洲气候图、亚洲地形图,结合课本材料,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李守银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守银承包了8块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他家与另外一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守银用0.3公顷田种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入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每0.1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每0.1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探究:李家水稻生产的商品率(出售稻谷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用%表示)是多少?
归纳:从李家水稻经营看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有哪些?(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5.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承转:农业怎样才能与地理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呢?
【材料四】我国某地处于人口稠密的丘陵山区,最冷月气温大于4℃,年降水量约1000mm。由于滥砍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请你为该地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既可保持生态环境,又可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讨论、总结:发展立体农业,以林果业为主(柑橘,毛竹等);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解决本地区燃料不足的问题,保护生态。
……
(案例来源:“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地理教学》2010年第8期,作者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王维霞,有删减)
王维霞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难点处理得当,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材观、学生观、学习观。具体表现如下:
1.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农业区位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若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整个课堂教学会显得枯燥而又乏味。王老师对教材内容实施二次开发,注重从学生生活世界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和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如牟平普通人家春节期间饮食变化、烟台农民农作物种植选择、李守银家的农业生产现状等具有真实情景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唤起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生活视角,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设计中“为我国某地山区设计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学习要求有助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新课程理念。
由于知识本身就是生活经验的积淀与抽象,所以教学应该是让科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让科学知识回归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力求让教材定论性的地理知识变得生活化。教师若能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环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地理,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地理学科的价值与魅力。
2.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灌输的对象。在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讲授内容有限,教师主要扮演了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话语权交还给了学生,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当起知识构建者。如本节课的前半部分,教师通过问题引领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给予学生15分钟充分的阅读教材和思考时间可见一番。而在其后的材料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引导学生说出农业生产的特点,还是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等方面,教师遵循了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并在阅读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加以思考和分析,通过交流讨论总结特点。
3.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思想。
所谓“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提供一套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其中,学生以“学”来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建筑物”,而教师的“教”用以建构“建筑物”必要的“脚手架”,是用来把学生的认知引导到更高水平。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从脚手架所提供支撑的功能出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信息铺垫型、问题型、元认知型、操作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征,也可分为背景支架、直观支架和能力迁移支架。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很多地方为学生认识农业区位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提供了学习支架。如“材料一”为学习农业生产特点,“材料二”为理解农业区位条件变化,“材料三”为认识水稻生产商品率提供了信息铺垫支架。因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中都缺乏这方面的基础,而没有认知基础是难以自主建构起对新知识的认识,所以这些感性的事实材料为学生理性认识搭建了支架。再如,在关于“农业生产特点”内容教学时,设计了“根据同学们调查的情况,你能说一下牟平普通人家春节期间餐桌上的饮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分两个时段从主食、蔬菜、水果几方面回答)”的问题,其中“分两个时段从主食、蔬菜、水果几方面回答”的问题补充,是一种问题支架,有了这一补充,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就集中在地理视角中。
随着教学逐渐进入尾声,教学设计了“为某山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活动,力图把学生的认知引导到更高水平。由于一方面有前面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父辈基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学生对农业生产比较熟悉,因此,探究活动有可能开展起来。如果教学对象是对农业生产特点不甚了解的城市学生,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展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建一些支架,如什么是立体农业、沼气、薪炭林,该地区土壤条件怎么样,林果业(柑橘,毛竹等)生产有什么特点等基本信息,否则最后的探究结论就是教师得出,而不是学生自己建构的。
总体而言,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依赖于教师传授讲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而不满足教材现成的结论,这些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