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区域地理复习课应该注重知识还是能力?
区域地理是当今许多学生地理常识中的软肋。因此本章单列一节加以评析。区域地理复习课多见于高三第一轮复习,不过许多情况下,都作为新课由教师重新快速地讲授一遍。真正的区域地理复习案例并不多见。较多的是一些区域地理教学经验的介绍。本节选取了为数不多的一则初中区域地理复习案例加以评析。
案例1:“中国地形”复习课
一、导入
……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运用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特征、地形特点及其影响,说出主要山脉、地形区的名称、分布。
2.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会进行加工和总结。
3.初步树立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想和因地制宜观念。
三、依据学习目标,理解并记忆相关的知识要点,并梳理出本课的知识纲要
1.地形概况: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特点及影响。
2.主要的地形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
3.山区自然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
(说明:由于是中考复习,知识系统的形成很重要,所以学生需要自己复习整理知识点,效果会更好)
四、自学检测,师生互动
读图回答问题:
1.中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学生活动:读图4-20,圈划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主要地形区,并总结每个阶梯的地形特点,学生边指图边回答。
图4-20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教师引导:在地形图中,最能直观的沿某一方向反映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是地形剖面图(学生齐声回答)。然后找出剖面线(32°N,36°N)所经过的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学生在自己手中的中国地形图上圈划以下内容:①描出剖面线;②圈出剖面线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和界线;③画出简易的地形剖面图;④出示沿32°N、36°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查找剖面线穿过三级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小结: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强调方法在地形剖面图上标注三级阶梯界线时,注意识记三级阶梯界线在多少度经线附近,且第三级阶梯的临海是黄海)
教师提出:地势对气候、河流、东西交通有何影响?
教师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水系图、中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中国主要山脉图,中国交通图。
学生讨论总结:地势对气候影响是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西部内陆推进;地势对河流影响是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势对交通影响,有利的是大河沟通了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不利的是高大山脉成为东西陆路交通上的障碍。
教师:复习陆地五种基本地形,我国五种地形是否都有分布,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一下,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结论。同时,读“中国各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图”可以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2.中国地形特征及其评价
教师演示:课件中用闪烁方法显示图4-21中地理事物;用多媒体投影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图片。
学生活动:看图4-21说出地理名称。
图4-21 中国主要地形单元分布
学生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师生归纳: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是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五、基础知识练习
1.我国地势特征__________,地形特点__________。
2.我国西部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东部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3.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__;第二、三级阶梯分界__________。
4.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__米,主要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___米以下,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5.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开发利用山区时应注意__________建设,预防山地灾害的发生。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讨论:地势特征的有利影响,地形特点及开发的利弊。
7.填图题:填出图4-22中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名称;图中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___,位于第__________阶梯上;我国的三大平原都位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气温和降水配合上的__________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图4-22 中国山脉分布示意简图
六、中考演练提升题
1.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势阶梯界山,又是西北——东南走向,同时又位于省级行政区界线上的是( )
A.昆仑山 B.祁连山
C.横断山 D.太行山
2.下列山脉与相邻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3.山区开发利用中,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最适合发展的是( )
A.林业 B.工业 C.畜牧业 D.渔业
4.读图4-23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①__________山脉;②__________山脉;③B__________高原。(2)A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牧区;B地区海拔高,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
(3)C地区的绿洲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地,此处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
(4)D区是我国著名__________工业基地;E处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渔场。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著名的地理界线,请说出具体的地理界线名称。
图4-23 中国部分地形单元
图4-24 中国两区域地形简图
5.读图回答:
(1)判断图4-24中省区名称: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2)B省区的地形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气候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形成富有特色的__________农业。
(案例来源: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李崔冉“中国地形”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地理教学》2010年第18期,有删减)
本案例是为数不多的备考中考的初中地理复习课。从本案例可以发现,初中与高三地理复习课相比,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地理基础知识的落实。初中地理多属于区域地理范畴,主要解决基本的地理事实问题。因此复习课的核心在于落实“双基”。本案例中“基础知识练习”与“中考演练提升题”就是一种基础知识的训练。
2.强调“做中学”。区域地理知识繁杂,不利于记忆。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课中,要设计一些环节帮助学生有效记忆。案例中通过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纲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促进意义记忆;此外,还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通过“动手画”调动多感官来记忆,让学生对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像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初中学生多感性认识,逻辑思维的持续时间与强度都是有限的,因此案例中通过计算机课件的演示,把静止的图转变为动态的,使知识按顺序、逐层次出现在画面中,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记忆效果。同时,在分析讨论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给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时,采用呈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景观图片,通过欣赏图片来启发思考问题。
4.习题循序渐进。尽管初中区域地理涉及的主要是地理事实,基本上测试属于“知识立意”层次。但在复习中适度地出现一些综合思考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欲望,也能更好的巩固区域地理事实。案例中“地势对气候、河流、东西交通的影响”与“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讨论题就提升了初中地理复习课的层次,也有助于落实复习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5.结合图表教学。图表的阅读是地理复习的一个核心技能。本案例的一些练习题重在阅读各种地形图、示意图,通过读图总结概况出我国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这样的读图复习既符合初中学生的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特点,帮助学生借助图象记忆地理事实,也有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建立扎实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地理图表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分析、记忆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