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公约”能保证课堂纪律吗

“班级公约”能保证课堂纪律吗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持课堂纪律的途径有很多,制订“班级公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我们发现不是每一个“班级公约”都会对保证课堂纪律起到好的效果。魏书生指导学生学习学校的“校规”,让学生结合班级实际,找出校规的不足,学生人人参与提出建议,一个切实可行的“班规”就这样诞生了。“班规”由学生自己订立,又举手通过,所以都会自觉执行。每一条“班规”成为学生加强自律的心灵盟约。

2.“班级公约”能保证课堂纪律吗?

维持课堂纪律的途径有很多,制订“班级公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我们发现不是每一个“班级公约”都会对保证课堂纪律起到好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1:教室墙上的“阳光中队公约”

在一所被认为是“基础薄弱”的学校听课,发现教室墙上贴着两大张“阳光中队公约”,关于纪律方面的内容记录如下:

1.自习课上有说话、传纸条、串座位现象者,落实以下措施:(1)唱歌一首,或写500字短文;(2)为同学服务一周;(3)给其家长与老师交流机会一次。

2.迟到或早退者,给早晨单独值日机会三天。

3.严重扰乱课堂秩序、损害其他同学利益的,给在全班做公开检查的机会,并要求为班级作更大的贡献。

4.打架斗殴及其他严重损害班级声誉者,给其在家休息半天的机会。

5.不服从班干部管理者,当选黑板、讲台及窗台卫生负责人一周。

img110

(案例来源:作者观察、拍摄)

案例2:魏书生班级的“班规”

魏书生班级的班规,前后加起来有100多条。

第一部分 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订)

一、常务班长职责(6条)

二、团支部职责(4条)

三、班委会委员职责(5条)

四、值周班长职责(4条)

五、值日班长职责(10条)

六、科代表职责(6条)

七、备品承包现任制(5条)

其中涉及近30个同学的具体“承包”任务。

八、专项任务承包责任制(4条)

其中涉及:思想方面:11项工作由11个同学负责;学习方面:12项工作由12个同学负责;纪律方面:12项工作由12个同学负责;体育卫生:9项工作由9个同学负责。

第二部分 各种常规

一、一日常规(19条)

二、一周常规(13条)

三、每月常规(5条)

四、学期常规(14条)

五、学期常规(9条)

(案例来源:作者整理)

1.我们需要怎样的“班规”?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班规”看作是一种处罚的手段,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他们就动用这些“常规”来惩罚学生。有些学生知道这些常规是老师为了表现其权威而设定的“专横”的规则,因此,当有机会时他们会使用报复、反抗或攻击等手段来回应老师施加给他们的处罚,以至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旦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有异常,就立即中断教学,用言语或行为加以制止。有些控制性的言语甚至带有威胁性,如:“谁再讲话,谁就给我站着听课!”“谁听课不认真,下课跟我到办公室。”我们试想一下,学生听到了这些言语后,肯定会因为害羞、内疚或因被当众出丑,而陷入恐惧的心理状态,有的甚至会因为自尊心受挫而产生抵触情绪,怎么可能把注意力再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呢?

处罚是一种外力加诸于身心的痛苦、羞辱,它只能管束学生“不要做什么”,而不能引导学生“要做什么”。像“阳光公约”中的公约,把正常的劳动、值日、为大家服务、唱歌、写短文、在家休息、教师与家长交流等,都用来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可以想象这时候学生还会热爱劳动吗?还会乐意写作吗?还会喜欢老师吗?还会热爱班级团队吗?还会喜欢学校吗?还会参与学习吗?

2.“班规”由谁来制订?

魏书生是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先后荣获辽宁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在他手下,乱班可以变好,“差”生也能成才。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茅。

魏书生班级的“班规”是由谁制订的呢?

魏书生指导学生学习学校的“校规”,让学生结合班级实际,找出校规的不足,学生人人参与提出建议,一个切实可行的“班规”就这样诞生了。如果班里发生了违反纪律或其他不良行为,班干部就组织全班讨论:针对不良行为该制定怎样的纪律,最后全班表决。如果其中有人不赞成,需说明理由,全班一致同意后,一条新的“班规”就这样建立了。“班规”由学生自己订立,又举手通过,所以都会自觉执行。每一条“班规”成为学生加强自律的心灵盟约。

3.“班规”由谁来实施?

事实上在班级里,有纪律问题的常常是那些无事可做的“后进生”。从魏书生的“班规”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而每个学生又都是被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承担为班级集体服务的职责。没有强制命令,没有心理抵触,班级秩序必然是自然维持,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