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亲其师”,就能“信其道”

为什么“亲其师”,就能“信其道”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教学活动中,一些未经计划或事先设计,却暗中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活动和经验。三是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指学校的校风与传统,班级的班风与传统,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及学校师生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

3.为什么“亲其师”,就能“信其道”?

现实中的很多现象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融洽的关系,彼此良好的沟通,往往能保证课堂纪律,增进教学效果。

案例1:李老师教其他学科,学生成绩也很突出

笔者在参加一次教学视导时,曾在某校听校长介绍该校的一位特色地理老师。校长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李老师担任过较长时间历史、生物、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李老师的学科背景是地理,但她任教过的班级,所教学科的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年级第一。后来,她转回到本学科教地理,而接替她执教的本专业教师,其班级的考试成绩反而不如她。

走进这位教师正在上六年级地理课的课堂。她在引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时走到了学生中间,这时我们看到了以往很少看到过的一幕场景:这位老师亲切地“低下头,蹲下身,弯下腰”,抚摸着学生的头,指导并耐心地解答着学生的疑惑。

(案例来源:裘腋成《成裘,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案例2:学生跟老师打招呼

走进校园,学生见到老师喊:“老师好!老师好!”许多老师没有反应,或理都不理学生。一学生把此现象写进日记: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睬。而且都是我们主动叫老师,老师从来没有主动与我打过招呼。

(案例来源:裘腋成《成裘,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案例3:听课老师不“起立”

进入教室听课。上课了,执教老师喊:“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起来,听课老师无动于衷,坐着。

(案例来源:裘腋成《成裘,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案例4:老师说:“光有自信还不够,还要有实力”

教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下冥王星的“冥”?

学生抢着举手。

教师:你第一个举手,请你来写。

一学生上黑板写。写毕回到座位上,同学都在下面议论,这名学生才发现自己写错了,上面多一“点”。该同学马上看着老师。老师请另外一个学生上来写准确。

教师:看来光有自信还不够,还要有实力。

(案例来源:作者观察、整理)

1.课堂管理的前提是爱学生、爱事业

《礼记·学记》记载孔子曾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他上的课,因为爱某一位老师而不厌烦学习,因为喜爱某一位老师而奋发向上。有人总结说,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喜欢你这个人,就喜欢听你的课,喜欢学你教的这一学科,相应的,这一学科的学习成绩就好。老师微笑,能让学生靠近你;老师宽容,能让学生接受你;老师严爱,能让学生佩服你;老师身体力行,能让学生尊重你。

2.班级氛围、教师行为是一门“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教学活动中,一些未经计划或事先设计,却暗中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活动和经验。有人认为,学校中的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指校舍的布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的布置,运动场所的设置,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等。环境是人创造的,环境也能塑造人。二是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指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活动制度等。合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三是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指学校的校风与传统,班级的班风与传统,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及学校师生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精神形态的课程是强有力的,有时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潜在课程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的德育价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所阐述的,隐性课程(潜在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能促进显性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在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