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事为本”的课程观是本著的核心观念

“以事为本”的课程观是本著的核心观念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即是行动,它既包括认识世界的行动,又包括改造世界的行动。在这种意义上,“事”成了第一位的东西,成了本体性的东西,而“物”则位居次要的位置,成了第二位的东西。其三,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媒介,课程既指静态意义上的“事”又指动态意义上的“事”。

二、“以事为本”的课程观是本著的核心观念

“以事为本”的课程观包括如下三点基本内涵:

其一,“事”在其本源意义上是指“行动”意义上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被行动所开显的“物”。“事”即是行动,它既包括认识世界的行动,又包括改造世界的行动。而“物”则是指世内存在的各种物品。“事”对“物”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为人总是以“事”开“物”:人总是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才能将世内的各种存在物的本来面目打开,才能开创各种物品,而各种物品则依赖于人的认识行动和改造行动才得以不断地生成,才能在人面前显现其自身。在这种意义上,物即事也,事不成则无物也。在这种意义上,“事”就是对“物”的显现行动,凭借这种显现行动,“物”不断地在人面前生成,不断地在人面前显现其自身的本来面目。在这种意义上,“事”成了第一位的东西,成了本体性的东西,而“物”则位居次要的位置,成了第二位的东西。

其二,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而“全面发展”在其本质上主要指向行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看待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性——人的实践活动怎样,人的本质也就怎样。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行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以人的本质——实践性——为本,就是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以学生行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本。学生的行动能力不仅包括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包括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又称为理论智慧,它主要包括知识性理论智慧、方法性理论智慧和态度性理论智慧三个维度的内涵;改造世界的能力又称为实践智慧,它主要包括规范性实践智慧、效能性实践智慧和存在性实践智慧三个维度的内涵。教育既不应该将实践主体的培养简化在认识主体的培养之中,也不应该将认识主体的培养简化在实践主体的培养之中,而应该将两类主体的培养列为两个任务不同但却同等重要的教育目的。

其三,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媒介,课程既指静态意义上的“事”又指动态意义上的“事”。从静态角度讲,课程即是历史经验。学生提升行动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习历史经验。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历史经验是一种集体财富,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所完成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从做过它们的,完成它们的其他人那里学会完成的。(4)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一点尤为真实。然而这里的历史经验并不是传统教学认识论所讲的知识,它不是指真理,不是以客体为中心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而是人们在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是过去所做过的“事”。知识作为认识成果,它关注的焦点是“物本身”,以让学生掌握客体的真实面貌为依归;而历史经验关注的焦点则是“事本身”,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行动”为宗旨。在这里,学习知识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提升行动能力的主渠道,“是且只是”提升自身行动能力的前提条件,学习历史经验才是提升自身行动能力的主渠道。从动态角度讲,课程即是打开世界意义的生命之旅:在事实世界层面上,课程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本体属性的过程,又表现为师生认识自身的过程;在价值世界层面上,课程既表现为师生敞开事物价值属性的过程,又表现为师生寻找自身生命意义的过程;在实践世界层面上,课程既表现为师生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又表现为师生助长自己生命智慧的过程。师生在打开世界意义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克服自己主观建构的随意性,在依靠自己主观性的同时抹去它以便把主观建构的努力引向有待我们理解的“意义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