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寻找事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是大家比较公认的。(1)随着科学发展的相互交叉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科成为课程研究最为密切的信息来源,课程理论的繁荣发展必须扎根于和依托于整体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并从中汲取自身茁壮成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事本课程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从各门学科中提取出“事情本身”和“体验”两个核心的概念,并借助这两个核心概念和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缠绕在一起,使其他各门学科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以便获得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这里主要通过对“事情本身”和“体验”核心概念的深入剖析来暗示各门学科与事本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
“事情本身”和“体验”在事本课程中组成了一种具有互构关系的双基因结构。一方面“事情本身”总是在人的体验活动中显现自身,生成自身;另一方面“体验”总是在“事”的世界中通过做事而得以生成。以事为中心就是以体验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就是以事为中心,二者是一回事:“事”是“体验”的客观化,“体验”则是“事”的主观化。“事情本身”和“体验”二者共同构筑了事本课程的基因图谱。第一编:寻找事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它主要通过“让课程面向事情本身”和“体验:人类的存在方式”两部分内容对事本课程的基因图谱进行描绘,并为构筑基因图谱的肉身——以事为本的课程理论——奠基。
在此基础上,笔者全面解读了杜威的“以事为本的课程理念”,并将之作为笔者建构“以事为本的课程理论”的一个灵感来源。
【注释】
(1)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