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生非物质困扰研究的不足

高校贫困生非物质困扰研究的不足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上的劣势地位和对资源的低支配能力会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劣势地位,但这不足以推论经济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目前高校和相关研究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精神层面问题的成因分析很多停留在“心理贫困”的表象,提出的应对方法不外乎是加强思想政治、理想道德建设、促其奋发图强;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培养健康人格等。

(二)高校贫困生非物质困扰研究的不足

1.贫困生非物质困扰认识模糊

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学科视角的局限性,当前高校贫困生救助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把所有的非物质困扰都当作心理问题、精神和思想问题来对待。这些研究中提出的各种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的表现内容过于宽泛,而且分类比较混乱。比如,缺乏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品质薄弱、心理障碍、精神空虚或者缺乏主动意识、迷失生活目标、情感枯竭、价值观陈旧、文化娱乐低级趣味、沉湎旧习俗、迷茫心理、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心理、人格缺陷、与人交往不积极主动,生活封闭、参与社会活动热情低等都被纳入到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的范围里。

这类的研究把几乎所有的高校贫困生非物质困扰都当成心理问题来处理。实际上,这是对问题的性质认识不清的表现。分类含糊会造成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干预手段效度低、政策效果的时效性差,最终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2.经济贫困与精神心理问题复杂性的认识有待深化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这一概念,认为精神贫困源于物质贫困,是物质贫困的直接后果和表现。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的贫困使他们产生多种压力,从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因素(12)。对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李晓阳认为:自卑主要是由于经济地位、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几个方面的差距;焦虑往往伴随着自卑而出现;抑郁主要是由家庭经济地位低、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紧张等外部因素导致;多疑主要因为贫困生内心较为敏感造成;强迫症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平衡调节能力低所导致。(13)

这类观点认为物质贫困直接导致精神和心理问题,这使本来就处于物质不利地位的贫困生又被贴上另一重耻辱的标签。但是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其他方面一定会落后,放在一个综合的评价上面他们并不差,他们只是需要一些针对性的帮助。很多时候他们甚是是有能力去帮助、给与的。

贫困对大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经济贫困导致心理障碍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贫困不是单一的经济概念,它涉及了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物质资源匮乏之外,贫困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与技术的关系以及与一些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的这些关系失去或者被部分地剥夺,以致无法得到所需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驾驭和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经济上的劣势地位和对资源的低支配能力会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劣势地位,但这不足以推论经济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

3.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待优化

人们认识到贫困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经济贫困有关,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对解除其心理障碍至关重要。研究者提出在通过银行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助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及人际交往(14)。要使贫困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物质资助是标,心理问题是本,需要在其精神方面予以助困,增强其克服贫困的信心与勇气,为此,需要内外结合,不断打破精神贫困;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完善贫困生人格(15)

还有些学者强调,贫困生在心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最主要的还是认知上存在偏差。所以在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须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他们的“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工作,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真正实现心理脱贫(16)

另外,针对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自卑焦虑心理、“等、靠、要”等思想和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等问题,杨晓慧提出,构建财力支持与素质支持并进的“双线资助”模式,提高资助工作实效性。“双线资助”即“财力支持”和“素质支持”这两条线。前者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方面的困难,满足学生物质需要,使之完成学业;后者通过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双线资助”能够满足学生的深层的、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能力等问题(17)

研究者们虽然认识到除了物质之外,贫困学生还有多种帮扶需求,并且也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是纵观他们提出的应对方法,大都还停留在理念上,处于务虚的阶段,缺乏具体方案,不具备操作性。

4.贫困生心理问题干预方法单一

有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展开,提出的改进方式和解决途径带有这两个学科的自身特点。视角和干预方法的局限性会影响到救助政策的有效性。

当前针对消除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咨询、深化心理研究、提供救助等措施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二、教师应有意识地多加引导(18),以启发谈心以减压、以热情鼓励促劲、以开展活动移情。三、建设积极校园文化,丰富团队活动,带动贫困大学生参加组织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协调人际关。

从实际效果看,虽然许多学校组织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咨询、辅导,但是从总体效果看,心理援助不深入。心理问题的解决比经济问题的解决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工作。

目前高校和相关研究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精神层面问题的成因分析很多停留在“心理贫困”的表象,提出的应对方法不外乎是加强思想政治、理想道德建设、促其奋发图强;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培养健康人格等。这些方法确实能解决一部分动机方面的问题,但是对贫困生个人发展所需能力的培养则作为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