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慈善事业的差距看现行教育的失缺
1.我国慈善事业仍处在起步阶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民间的慈善救助活动源远流长。但新中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应由政府全部承担下来,不需要民间参与。慈善事业在中国内地是间隔数十年之久后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出现的新兴事业。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和积极倡导下,我国的慈善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扶贫、赈灾、教育、环保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正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能和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但是,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转型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是全国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还有2200多万,农村还有75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全国还有约6000万残疾人口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近年来,大学贫困生比例已经达到25%,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辍学。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扶持生活困难人口、防止贫富分化,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30)。[1]为了保障这些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和教育权益,仅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保障能力同社会互助方式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力量互动。发达社会的经验就是发展慈善事业。但慈善事业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仅就慈善基金会组织机构而言,截止2006年,我国仅有基金会一千余家,其中官办基金会占90%以上,年人均捐款只有0.92元人民币,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显然,我国慈善组织和事业发展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慈善事业在发达国家历史悠久,而在我国仅仅是近十年的事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突出表现在公民慈善观念薄弱、社会成员慈善参与度和广泛性存在差距、慈善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
(1)观念滞后。发展慈善事业的动力来源于崇高的慈善价值观和观念更新。但许多人对慈善事业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因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亦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对慈善事业持“左”的看法和各种消极思想的人还大有人在,不少人的观念深处依然没有彻底摆脱对慈善事业的禁锢。这种状态使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难以真正形成,必然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发展。观念的滞后还表现在一些慈善组织及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员只是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道德事业,而未能将其作为社会分工产物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来对待,从而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理念存在着较大差距(31)。
(2)公民慈善意识淡薄、慈善参与度和广泛性不高。慈善理念的偏差导致我国公众慈善活动参与度低、捐赠积极性不高、慈善捐款不多。公民慈善意识的淡薄是制约慈善参与度和广泛性的根源所在。民众的慈善公益理念尚未普遍形成,人们的慈善意识比较薄弱,多数人的观念还是慈善主要应是富人的行为,是政府或慈善组织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慈善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每一个公民都有帮助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他们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的,我国捐赠的公民与美国相比少了75%。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10多亿元人民币,不到当年人均GDP的万分之一。民政部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统计,2007年度中国国内公众与企业的捐赠额为223.16亿元,约占07年GDP的0.09%。而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828.7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2005年已达到2300多亿美金,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比为1:38,人均慈善捐款相比为1:7300。
公益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意味着有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捐赠。这是一个颇为令人尴尬的现象。这份调查让公众把“缺乏责任感”的帽子戴到了中国企业的头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差距。国内企业和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不高,不仅反映出我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困局,而且反映出我们的企业及公众慈善文化的极度匮乏。
(3)职业训练的差距。工作人员缺乏职业训练、慈善机构自身存在着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弱点。慈善机构人才难觅、从业者知识不足、难以保证慈善公益工作的质量和应有的社会效益。部分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缺乏规范、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吸引力,慈善机构资金使用情况差、效率低、慈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还缺乏透明度,慈善组织的形象差、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还有待强化。慈善组织还面临着规范化、专业化、自律化建设的任务。
我国公民的慈善公益理念和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迅速崛起,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2.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缺位
(1)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
教育的缺位是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我国慈善观念滞后、公民慈善事业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以及职业训练的差距,纵然有法制、环境、组织等诸方面的问题和原因,但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目前,在我,很少有学校开设慈善课程,而慈善教育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中都是重要的内容,参加义工等公益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32)。从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慈善文化教育的缺位是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不得不说,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缺位是导致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行教育缺乏慈善文化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实验。但始终没有涉及到慈善理念教育。在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专门的慈善文化教育教材和纳入教学计划的专门课程,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我国各级学校中纳入计划的慈善文化教育基本属于空白。学生对慈善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来自于包含或服务于其它课程之中的相关知识、或者是从社会慈善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文化传播以及舆论宣传等间接渠道。我国的慈善文化教育仍处在“做一个报告”、“开一个会议”不定期、不系统、不规范的自发发展阶段。这种状况充分反映出我国慈善文化教育的薄弱。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慈善文化教育培养体系,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慈善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慈善文化理念的养成,有悖于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迟滞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
(2)教育必须面对时代、回应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在世界各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地位不断得到加强,成为社会分配和社会资源重组的一种重要途径。20世纪世界各国尤其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便是政府部门、营利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三足鼎立。20世纪末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朝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发展,于是独立于政府部门、营利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在世界各国的许多领域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国际组织与权威人士的相关研究充分表明,第三部门的大发展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世界各国,作为第三部门的慈善事业其社会地位不断得到加强,成为社会分配和社会资源重组的一种重要途径。这对力求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必然地要受到这种潮流和趋势的影响。国际大环境既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仿效的榜样,也会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直接的推动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把中国方兴未艾的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融入世界第三部门发展的潮流之中(33)。
在我国,慈善事业已经被党的文献确认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的制度安排。慈善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发展的大环境,中国的慈善事业是大有可为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充分肯定、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发展好我国的慈善事业的期待和需求,同时也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和要求。
教育必须面对时代变迁,回应社会需求,肩负起发扬光大慈善事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传承慈善文化、发展慈善文化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其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培养人、教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慈善事业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必须充分激发全民的爱心、调动全社会的热情,使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教育应当在倡导慈善文化,营造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地植入、放大和促进“教育基因”对慈善事业的促进作用。从现在起就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之中,从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就开始培养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