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自我维持职能上,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冲突
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有素质教育系统内良好的自我维持,以及形成自我维持所必需的内聚、统一、联合、协作与有序等状态,才能取得实效。但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存在诸多冲突:
(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认识
实施参加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进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实际情况是12.5%的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高校素质教育“没有必要”和“不好说”(表2-3),进而13.6%的大学生采取了“不参加”和“无所谓”的态度(表2-4)。
表2-3 学生认为进行高校素质教育必要性情况
表2-4 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态度情况
(二)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的办学行为,没有良好的教育秩序,素质教育是无从谈起的。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法律、政策、制度、规定,但是仍制度缺乏,13.7%的学生明确回答大学没有素质教育的制度,还有16.3%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表2-5)。
表2-5 知道所在学校有没有素质教育的制度情况
(三)形式内容难以满足需要
高校素质教育只有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素质教育的形式是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参观学习(图2-1)。
图2-1 最喜欢的素质教育的形式情况
而事实上,学生最喜爱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参观学习,由于受经费、安全等因素的限制,开展得很不广泛,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表2-6),高校将近23.7%的大学生“没有参加“或“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
表2-6 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另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因而缺少吸引力;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情境模拟与互动”方式(表2-7),而不是学校老师经常使用的系统性课堂讲授。
表2-7 最喜欢的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情况
(四)课程化建设不够规范
课程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许多学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门的提升学生素质类课程建设滞后,22.2%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提升学生素质类课程(表2-8);第二是课程结构失衡,高等教育存在人文素质课程与科学素质课程失衡(2)(表2-9)、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失衡、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失衡,大学生任意选择的科目不足,出现文科学生缺乏科学素养,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涵养,部分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
表2-8 所在学校有没有开设提升学生素质类课程情况
表2-9 高校素质教育应加强哪方面教育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