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他们认识到游戏规则的意义和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体育游戏中的各种“规则”对儿童来说也关系到能否被接受参加游戏,能否使游戏持续和表现自我,这是不能违反的,他们会自觉遵守而不需要更多的强化。正是由于习惯于各种体育游戏中规则的约束,当儿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范的时候,就能潜移默化地遵守并提醒自己的伙伴共同遵守,直至他们步入成人社会。在儿童群体中,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意义重大。

三、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体育在人的基本社会化时期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即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少青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成年期或中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因此也就需要心理成长以对待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如果他不能成功地对人生任务作出积极反应,就会产生负面心理,从而对未来产生消极影响(王思斌,2007:56-57)。正如人们常说,不同的人生时期有不同的事情,要抓住这一时期的重点,因为人在不同的时期其生理、心理、智力水平和社会认知是不一样的。

1.儿童时期的体育游戏活动

儿童时期,本研究指12岁以下的儿童。人在成长过程中,生活技能与体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其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在生活中和体育活动(游戏)中频繁出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很难区分出何为体育(游戏),何为生活行为。如婴儿的蹒跚学步就是从最初手脚并用的爬行开始,然后过渡到站立、行走的,这个看上去简单、平常的行为,却与体育(游戏)中各种动作的习得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是使参与者行为持续的主要原因,他们在活动中领会了其中的乐趣。如孩童的追逐游戏、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等,由于在游戏活动中加上了一些限制或激励其行为进程的“规则”,使这些原本出于“玩”的目的参与其中的孩子们,由于有同伴的参与使自己有了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得游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吕树庭 等,2009:120-121)。成人认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指在游戏中,儿童既满足了好奇心和情感寄托,又充实了孩提时代的生活,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某些教化。这成为孩子们最早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的标准,而且影响深远。

在我们做过的许多游戏中都需要首先掌握游戏的“玩法”,其中大都体现了与人类走、跑、跳、投等基本生活技能的紧密联系性。而当成人刻意去要求儿童学习生活中的这些技能时,却往往由于其不在体育的环境中而受到拒绝或效果不佳。体育游戏中带有的竞争性,满足了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和对游戏的依赖性,在此期间,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游戏将一些事情尽可能地做得更好,并对他们的进步予以鼓励,他们就会希望这些鼓励重复出现。于是,在学习各种基本生活技能的时候,儿童会用在体育游戏中习得的体验,在生活中去模仿,这时就出现了我们所期望的从小就养成认真习惯的儿童群体。大量研究表明,针对独生子女性格的任性、不合群和缺乏自制力等问题,体育游戏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2.儿童时期体育游戏活动的规则意识

体育游戏总会给孩子们带来新异的欢快的刺激,体育游戏进行时的情景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又常常是难以预料的。这些变化,往往是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各种努力产生的。因此,参加游戏的孩子们为了使伙伴们能经常、持续地在一起游戏,便不断地发挥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能与同伴共同分享的游戏形式(这些游戏大多是将一些正式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得来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难以接触到有正式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体育活动),并乐此不疲(吕树庭 等,2009:121-122)。

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规则往往是约束和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游戏中规则对孩子们进行了社会教化。使他们认识到游戏规则的意义和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一过程将他们引导到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对社会约束的理解。如果说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还属于被动的话,那他们在体育游戏中尝试制定规则,已经蕴涵着相当多的主动的成分了。这时,他们已经不仅仅考虑自己在游戏中的得失,而且考虑到参加游戏的同伴的利益和他们对规则认可的可能性了。也即是说,儿童这时已经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规则的功能,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它们了。这一过程对儿童以后认识、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吕树庭 等,2009:122)。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少年儿童在一块空地上用书包或几块砖头,甚至几个矿泉水瓶子摆成足球门,尽管没有表记边线、底线和球门高度,但并不影响一场热烈的足球比赛产生。这是依靠孩子们心中隐约的道德感和心理控制力,将关于球场的边界记在心里,而不会因为场地不规范而产生争执。可以说体育游戏已经教会儿童从道德的高度去理解规则和规范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自制能力不强,他们难以掩饰自己情感,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情绪高涨、兴高采烈的情形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体育游戏恰恰是在儿童的这种状态下,对儿童的自我约束进行教化的有效方式,这种社会教化的体验和经验对儿童的影响是明显的。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化的效果,还取决于儿童在社会心理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性。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人格发展的需要,便产生极强的“趋群”性。要实现“趋群”的需要,首先必须“合群”,而“合群”又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守规则。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群体意识,教导他们社会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这些过程都体现在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中的各种“规则”对儿童来说也关系到能否被接受参加游戏,能否使游戏持续和表现自我,这是不能违反的,他们会自觉遵守而不需要更多的强化。正是由于习惯于各种体育游戏中规则的约束,当儿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范的时候,就能潜移默化地遵守并提醒自己的伙伴共同遵守,直至他们步入成人社会。因此,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规范的适应与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还表现在培养他们的社会价值目标和社会角色感的体验上(刘德佩,1990:130)。在儿童群体中,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意义重大。

3.儿童、青少年时期体育游戏活动培养社会角色

青少年(12~15岁)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一些明显的特点。由于体育角色与社会角色在内容和要求上具有相似性,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与实践,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角色,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人懂得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韩鹏伟,2010:151)。竞争是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竞技体育中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外,体育游戏和一般体育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现象。这些竞争包括游戏(活动)参与者之间和参与者自身在体育实践中克服困难的过程,竞争是点燃参与者激情的催化剂。

在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并在其中尽兴,成功地履行各个角色的义务和责任,逐渐成了儿童的自觉行动。这种角色认同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使儿童实现了一种被认为是成年人才能持有的理性自觉。而这种自觉是主动的,尽管其初衷未必是为了遵守某些角色规范,但其结果却造成了社会需要的具有“主动接受约束”的人。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不遵守,这种约束的结果要么无法得到游戏伙伴的认同,要么受到社会规范的强制约束。

体育在培养社会角色中的作用,在于可使参与者从游戏的角色开始,了解到运动项目规则,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比如足球场上的前锋、中锋、后卫、替补、组织者、参与者等,篮球比赛中的中锋、后卫、替补等,在适应体育活动中的角色要求的过程中,将这种体验移植到社会生活中,有助于他成功扮演社会角色。而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竞争、合作、“胜不骄、败不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一般社会角色都需要的品质。于是,体育游戏和竞赛为其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模拟社会角色的重要场所,也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社会角色提供了一种经验和体验(吕树庭 等,2009:123)。而在对青少年的罪错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错(罪),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自持或无视社会规范,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4.青年时期体育活动培养社会角色

青年期(14、15~20岁左右)是人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王思斌,2007:58),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青年的特点是:在生理、心理上已经接近于成人;学习兴趣广泛;思维能力强;爱情开始萌芽;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青年阶段人有“六大高峰”,即体力高峰,机体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力量已接近成人水平;智力高峰,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及二者的最佳配合在青年阶段;特征行为高峰,人的性机能发育成熟,有求偶的要求;社会需要高峰,对衣食住行的要求急剧增长,对理想和前途思考较多,开始给自己定位,逐渐认知和接触社会;创造高峰,青年受传统的影响比成年人少,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超长行为高峰,青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年在情绪和思想上还不稳定,容易发生偏激行为。由于青年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国家、家庭和社会都十分重视青年社会化,也格外关注青年社会化遇到的困难,如当青年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矛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走出困境;社会的迅速变迁给青年造成压力、代沟时要给予化解;由于人们文化认同不同而造成的价值观念不同也会给青年人造成身心上的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给予正确指导。

人在青少年时期和青年期主要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从小学一直持续到大学。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学习,学生可习得如何与他人,以及如何与社会和睦相处,培养公平竞争理念,发展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养成关心集体和社会的习惯,并将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充分体现出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赵宏,2003:31-32)。汤春华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研究中认为:①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社会规范意识。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清醒地认识自我,消除逞强、孤僻的性格,便于其走向社会,给自我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定位。面对竞争对手,在不触犯竞赛规则的基础上沉着、勇敢地应战,发扬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不仅是一个体育人所必须具备的,更是一个社会人所应做到的。②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人格是构成特殊个体鲜明特征的思想、感觉与自我关照的特殊模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各种身体练习多数都是在群体环境中进行的,运动中的“角色定位”会使每一位参与者能更加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运动结束后,大家对自己的“角色认可”或“角色评价”会给自我一个充分认可和肯定。③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在体育互动过程中,个体不仅仅是简单地“认可对方”,而是在平等、友善的互动中实现真正的角色定位,完成“角色获得”的过程。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是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行为来达到锻炼的目的。

因此,通过恰当合理的体育锻炼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顽强勇毅、果敢自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这正是现代社会人所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汤春华,2010:56-57)。积极引导,正确指导,广泛开展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和青年的成长与成才作用突出,意义重大。体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关心、指导他们的运动锻炼,同时也要关注广大青少年和青年的身心健康。

(二)体育在人的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中的作用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王思斌,2007:61-62)。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多数都会经历角色变化的问题。而体育在个体角色变化的过程中起着较好的推动作用,能帮助个体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定位。

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联合国在《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向着达成千年发展目标迈进》中认为体育将个体和社区连结起来,特别是为不同的文化和种族之间搭起桥梁;体育为人们学习诸如纪律性、自信和领导能力等提供了平台,同时向人们传授诸如宽容、合作和相互尊重等核心价值以及教导人们努力的意义和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这些都将有助于人们共同努力去实现目标;体育还能促进人才的流动,促进物资的流动等;同时体育还是重要的经济力量,提供就业机会并推动地方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指出:“就个人来说,体育运动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能提供一种有益的消遣,使人能克服现代生活的弊病。就社会来说,体育运动能丰富社会交往和培养公正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对运动本身是必要的,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是必要的。”(仇军 等,2012:14-21)体育充满活力,燃烧激情,为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构筑人的精神乐园。

1.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也是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人的发展阶段中需要扮演新的角色,从而需要学习与这些角色相适应的技能、知识和规范;二是,在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需要不断学习。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变化,社会对不同角色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也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适应这种变化,实际上这是角色内学习。曾经,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在,即使读完研究生也未必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社会在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凭”不等于“水平”,所以,一方面大学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学校面临着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让学生自己满意又能让用人单位满意的“双重困难”。所以人们经常感叹“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

人们的自我角色期望常常与实际角色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心理落差,表现出消沉、抑郁或自暴自弃。这是由于人们在自我设计时往往过于理想化,对社会赋予的实际角色不情愿地被动接受,其结果可能导致玩世不恭,应付了事。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形式的比赛,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普通人群,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比赛中失败的概率远远高于成功,赛场上扮演“配角”的次数多于“主角”。多次的失败和失败后的再次努力,为这些运动参与者提供了适应“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他们不断将获得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并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过比较自如地对待各种不利的结果而增强了适应性,对“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顺利与不顺、成功与失败、主角与配角有了自己的诠释(吕树庭 等,2009:124)。事实也的确如此,体育竞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少有常青树,刘翔胜过败过,姚明胜过败过,想想,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从容应对各种社会压力

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节奏快,竞争激烈。升学、就业、升迁等,竞争与压力无处不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考试、升学压力,择业时为获得“好工作”的压力,为了获得职称晋级、职务升迁、待遇提高的压力,以及家庭生活、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面临的种种压力,使许多人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亚健康”状态。一些人不能承受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往往表现出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甚至出现暴力行为。青少年厌学、离家出走,大学生自杀,由于工作关系、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职场暴力、夫妻离异等,已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记忆,使思维更加活跃;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宣泄自己的情绪,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使身心放松,由肌体疲劳来冲淡身心的疲惫,有利于身心健康;体育活动有助于磨炼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性格,推动自我认识的发展;尤其是参加自己所喜欢或擅长的体育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获得满足感,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体验愉悦,从而缓解压力,改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状态;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个体的自信心,消除生活中的自卑心理(范庆磊等,2011:50-52)。王永、耿敬(2010:143-144)研究认为,“运动伦理”中所体现出的某些信念和价值会使个体对一个事件的评价压力减小。体育运动能够内在地塑造性格,这是一种不受怀疑的信仰而且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形成自我动力并把其贯穿始终。体育活动通过“吸引妇女对运动的热情,并把它作为妇女解放和权力的象征”。

在轻松愉快或紧张激烈的体育活动或比赛后,人感到痛快淋漓的放松,可忘却烦恼,减轻压力。观看比赛时,观者的情绪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忘我地呐喊助威,并通过不一定正确的赛事评论宣泄不满情绪。这与时下一种比较时尚的心理疗法——“倾诉”,有异曲同工之效。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塑造和谐的人

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构成社会的细胞。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和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身体和谐,即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协调。②人格和谐,即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平衡和协调,能实现物质有限性和精神无限性的统一。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其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幸福和发展。③思想和谐,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考虑问题,理性处理问题。④品质和谐,即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既考虑个人利益,又兼顾集体利益。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可以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体育正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能够改善人的大脑代谢机能,为神经系统的工作创造适宜的兴奋状态,从而为人的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促进身体发展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之一,这是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比拟的。体育往往使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体育工作的内在优势,对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的发展包括了身体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其中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4.不断地改善着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各种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有健康的生活内容去填充,体育要成为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人们常说的,“有闲和有钱”,同时还需要有体育活动的空间,此外,人们的体育观念也是决定其是否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生活中,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运动,有的人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人认为静是一种养生,也可以起到锻炼的效果(吕树庭 等,2009:125)。如今,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选择体育作为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逐渐成为生活的一种时尚。正所谓,“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体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余容平、黄美(2012:67-68)认为,“体育运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体育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0年7月,由世界休闲理事会正式批准通过的《休闲宪章》第二条和第八条指出:“在保证生活质量方面,休闲与健康、教育同等重要,各国政府应当确保公民得到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休闲与娱乐机会。”“教育机构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促使人们了解休闲的本质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休闲知识融入个人的生活之中。”当前中国人休闲生活存在五大问题:其一,休闲观念落后,表现为“主动工作,被动休闲”;其二,休闲时间增多,但休闲质量较差;其三,休闲支出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其四,休闲方式单调,选择睡觉、打麻将、无事发呆的消极休闲人群仍过大;其五,对个人休闲状态,多数人不满意(朱振远 等,2006)。对“有休无闲”和“不会休闲”的状况需要引导,适宜的体育活动能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体验。人们在闲暇参与体育活动,“主动休闲”,提高休闲质量,丰富休闲内容,取代消极休闲方式,使体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工作者应该在引导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方面起积极主动作用。

王洁(2007:44-45)认为,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应该从青少年开始,首先,体育运动与青少年有天然的亲和力。其次,青少年精力充沛,天性好动,具有爱好体育、参与体育的自然倾向。再次,体育运动对人的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会遇到与他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一系列有关健康的问题。同时,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认真而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而且使他们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青少年得到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其身心都会更加健康,也会影响到往后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他们的后代。

在体育改革过程中,原国家体委提出了“六化”“六转变”,即体育活动由福利型转变为消费型,实现群众体育生活化;体育赛事由一家办转为大家办,实现参与竞赛普遍化;体育组织由行政型转变为社会型,实现体育组织的社会化;体育锻炼由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实现体育锻炼科学化;体育运作由事业型转变为产业型,实现运作机制产业化;体育工作由人治转变为法治,实现体育管理法制化。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为发展体育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体育的本质属于生活,在现代社会它更应该靠近生活,而逐渐远离生产,进入家庭休闲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体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这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它需要体育工作者们、体育爱好者们不断努力,同时要让人们真正成为体育锻炼的受益者,而不只是喊喊口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