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念”是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最初排除这个词的感性意义,认为理念是一种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亚里士多德以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为基础,认为客观的理念与质料相结合,存在于事物之中,并不与事物分离,即“形式”。康德视超越经验的概念为理性的“理念”,黑格尔把“理念”称之为客观的、无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可见两位大哲学家都认为理念是理性领域的概念。

第二节 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中职学生是中职教育的根本,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环节都蕴含着人本教育。

一、概念的厘定

(一)理念

“理念”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为形象。“理念”是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最初排除这个词的感性意义,认为理念是一种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亚里士多德以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为基础,认为客观的理念与质料相结合,存在于事物之中,并不与事物分离,即“形式”。到了中世纪中叶哲学称理念为“共相”。18~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重新界定“理念”的含义。康德视超越经验的概念为理性的“理念”,黑格尔把“理念”称之为客观的、无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可见两位大哲学家都认为理念是理性领域的概念。

《辞海》中指出:“理念”为旧哲学名词;《汉语大词典》则把“理念”直释成“理性概念”;《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解为“观念,如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企业理念”。

综合中西方哲学对“理念”的辨析和阐述,我们可以把理念归结为:“理念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概念,属于精神的范畴,其对立统一的对象是物质范畴;理念既有超越经验的,又包含在理性之中,是对理性认识的概括;理念永远处在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才是“永恒的创造、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精神。”总之,理念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

(二)教育理念

界定一: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的认识。

界定二: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界定三: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

综上所述,所谓教育理念,是指教育领域实践主体所持有的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期望,也是人们从事目前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信念。它立足于教育事实,又必然超越教育事实。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能正确地反映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因而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践具有指向性作用,对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职业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理念是人们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人们追求的职业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职业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范型。

1.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

特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色彩,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是指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现代教育的高效率与高效益、开放与创新的基本特征,结合时代的需要和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在教学和管理中坚持的基本教育思想。

2.职业教育理念的特点

(1)职业教育理念的思想导向性。职业教育理念是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的方式来陶冶人。而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职业教育理念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其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磁化效应。教育工作者坚定地怀揣着这种价值观,具有凝聚力地形成组织性共识,其实质是对职业教育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

(2)职业教育理念具有强力的实践反思性。职业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以职业教育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同时,在特定条件下又反过来指导职业教育实践。

(3)职业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职业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特定的内外部因素下以特殊的方式形成的,因而具有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4)职业教育理念的前瞻性。职业教育理念有着对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体现出人们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状态的一种期待,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基于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论前瞻性,具有正确指引的价值与超前发展的意义。

(四)人本教育新理念

人本教育新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天性、遵循认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客观规律、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成长为社会人,即人本教育新理念中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把人的主动成熟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教育体制的创设、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教育方式的取舍皆以更好地促进人的主动成熟发展为旨归。人本教育通过促进人的主动成熟发展更好地协调、实现人性需求,培养具有技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特征

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具有明确的认识定位,这种认识定位可以概括为“以人性为本位”,它首先把“完整的人(whole man)”作为核心概念,强调每个人与他自身内部和独特性之间的整体性,进而竭力主张教学应介入中职生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个方面的成长。人本教育倡导者所主张的教育,反对传统教育忽视中职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反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和灌输,主张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培养个性充分发展、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一)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基本教育理论特征

人本教育的核心是以教育人成长为最高目的,所以,其基本教育理论特征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人性的完善,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它对于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以促进每个人的每个方面的发展,满足所有教育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社会成员接受教育权利的充分实现。教育不仅是全民的教育,而且是个体人生的过程,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活动。

第二,教育是一种源于精神内部的活动。教育并非简单的外部引导、塑造,而是生命个体通过教育达到人性不断自我完善、形象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人本教育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为本,以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会发展需要为本,以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发现和发展真理的价值为本,是受教育者相互之间、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互之间所进行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生命对话,因而,教育成为一种源于精神的有效活动。

第三,教育应该是赋有个性化色彩的内化过程。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而且每个人的潜能又各不相同。无论是发展的方向还是发展的程度均是如此。正因为每个学生在实现自己的潜能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对所有学生适用相同的课程,或要求达到相同的成就水平,而应该提供形式广泛、程度有别的学科类型,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科目,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第四,教育是生命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乐园。人本教育认为,社会应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的社会文化方针,给予生命创造体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学校应该成为吸引受教育者的场所,吸引点更多的是掩藏在教育生活背后的人文或对每个需要自由成长的生命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家庭应利用特有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培养生命创造体的主体意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从而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系统工程,使教育走上更为充满人性、人道与人情的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内涵特征

人本教育强调人的天性和主动性,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它是把人放在主动的位置。即让人回归教育之根本,引导人顺遂天性,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有能动的意义和价值。

1.教育观念人本化

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目的而非手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中职人本教育理念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把学生看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改变单向灌输和高标准要求学生的思维习惯,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对方法和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力争做到使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生动活泼。

2.教育教学个性化

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看成有潜力的成长中的人,而不是一个分数或一次行为的表现。在近年的职教改革中,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同时也出现一个误区:即把学生看作抽象的人、机械的人,千人一面,没有个性。这是违背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要求。实施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受教育的对象,而且要把学生看作具体的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人具体分析,不要把学生统一看待,作完全统一的较高的目标要求。把人看作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是专制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也是传统中职教育与现代中职教育的分水岭。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社会,在许多人的头脑中难免还残存着一些官僚思维和教条思维。坚持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就要求改变这种思维,把每一个学生看作独一无二的世界,看作有独特个性的对象,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执行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作区别对待,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发展的可接受性,做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个体实际的有机结合。

3.教育过程主体化

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凸显了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人而非被动的人。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是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根本目的,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必须把人看成能动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现代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在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存在的。一方面,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状况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以及能力水平也会影响教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者又成了教育者。教育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要求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人而不是被动的人。这也是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根本要求。从中职教育工作来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有自己独特的接受和反映方式,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接受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单纯灌输所能奏效的,中职教育也不例外。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就不可能有知识和技能上的实践,这样的中职教育是无效的。因此,以人为本的中职教育的任务既要向学生讲解知识,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自我知识和技能上的实践。

4.教育管理人性化

以人为本要求提倡人性化管理。学校凭借高压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使学生养成驯服的性格。

首先,管理的目的不是惩治,而是服务于育人理念和成才目的。要倡导管理过程中教育在先和管理与教育并重,反对没有教育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的管理。要通过先于管理、同步于管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长远发展观念,预防学生的短期行为与片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其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平等讨论,允许不同意见的交流。提倡在管理中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克服管理中的冷漠与机械,应将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强制制度软化,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人性化需求,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有人情味。以情感人,把无情的规章制度管理与有情的人性化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与信任,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爱。

再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绝不是不要法治,相反更需要法治的保障。一方面,明确学生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以及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如针对学生的决定,除了要做到程序正当、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外,还要有明确的程序和渠道,保障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的合法权利。

同时,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在方法上应该重视培养和习得,以受教育者的行为养成为中心,求得过程和效果的统一。管理工作要有利于规范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行为,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文明修养、激励机制以及价值信念等一整套观念,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使学生在规范的指导和制约下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合理性,愿意为之负责。在此基础上,要提高学生对规范和纪律的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规则、适应管理的再生产能力,以适应将来不同条件、不同职业领域和不同规范的要求,使他们不仅达到对既定标准、规范和纪律的实践和遵守,而且具备自身的调试能力和适应新规范、新制度的能力。

(三)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发展特征

人本教育理念旨在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对人的潜能与智慧的挖掘,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精神的培养,即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天赋,提升人的潜能,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整而全面地促进人的发展。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中的人是指中职学生和中职教职员工,本是指目的、目标。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是以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兼顾教职工的专业发展与人格提升,它不仅注重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实际需求,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增强管理服务意识,做好软硬件教育设施的配套工作,从广大中职学生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学生在生活、学习、终身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四)人本教育新理念的管理特征

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倡导中职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突出新理念下中职教育的新形象。

1.新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全日制课堂教学和在职人员培训,其教学目的基本是一样的,即教会学生一种或多种谋生的手段和方法。其教学模式应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立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劳动者。其中,教学设计和考核体系是教学管理的关键。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应该强调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目的,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去进行设计。自主学习是终身化的学习方式,因为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完成的,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当前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和传统教学相比,在自主学习中,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整个教学的设计发生变化。

首先,在学习环境的设计中,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在英文里为cooperative learning,但还有一种为collaborative learning,前者指同学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信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并帮助提高其他同学的学习;后者指的是一种再同化的过程,即帮助学生成为社团中的一员,这个社团的特性不同于学生已经属于的那个社团的特性。学生可以参加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方式等。O.Neill认为,学生介入整个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介入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并不是只把他们当做知识的接受者,更多的是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

其次,在学习材料的设计中,更多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属于自己范围或主题的信息资源,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学生已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学习材料设计中应更强调教材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因而在课程设计的各个过程中,材料的使用也是师生之间协商的关键内容,所采用的材料既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结果评定法。高考、中考可谓一锤定音,不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等,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这尽管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也导致了学生实际能力的缺失。为此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评价方法必须要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到我国的档案袋评估法,就是一种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估法不但采用了多功能的评估,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的评估。学生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促进了自己对学习的反思,而同伴之间的评估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并可以让学生在对同学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的长处,使学生的学习得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档案是评估学生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依据,档案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学生自己设定的子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它还可以成为用人单位是否录用其毕业生的依据。

概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其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到主动学习上来。主动学习是学生最可贵的品质,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建议、判断、评价、帮助学生学习。师生关系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以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任务、职责所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师生间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畅所欲言,在教育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师生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沟通双方都必须关注对方的信息和反映;师生的认识不再是如出一辙,对于不同的观点,师生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备课和作业不再是师生各自的专利,学生也要在课前认真预习、备课,教师也要完成学生“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平等讨论问题,共同研究问题。在共同研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新观点、新方法给予自己的启迪。只有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关系,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教育界一直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满堂灌、保姆式教学,但成效不大,其根本的问题就是没能构筑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平等关系,一贯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上与下的关系,是一种教师讲与学生听的关系,很容易形成教师的话是金科玉律、绝对真理的思维定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难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气氛。

现代中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目的,全面培养学生成为职业人、社会人。要实现三个转变:从重教育到重学习,从重传授知识到重培养能力,从重智育到重德育。要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要给学生厚一点的基础知识,让其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均衡的、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的真谛;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的时代特征;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的社会要求。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新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按照现行的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之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是一个发展后劲的问题。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必须够用”来安排教学,而“必须够用”是以什么为尺度?中等职业教育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发展后劲,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文化基础知识,否则,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谈不上发展后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而学会学习建立在较深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也就是说基础知识还是十分重要的。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终身教育的学习氛围,方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失去学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学校不尊重学生,就谈不上教育。因此,中职学校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尊重与自信。找到自尊和自信是学生成长和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注重学生德育是师生心理关系融洽的重要形式,对教育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尊重、关心与理解学生并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唯唯诺诺,而是通过师生良好的人际互动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来实现的。师生良好的人际互动,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之一,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师范教育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而70年代的改革就是以情感教育为特征的。我们国内有些学校也推出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爱生如子,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连最不守纪律、最不爱学习的人都得到转化,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乃是教育的触发器和推动器。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引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心理咨询者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教师权威在课堂上的瓦解,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深入认识。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是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教师作为心理咨询者的角色,重视的是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心理健康,其实质是对学生的理解与关心。

注重师生关系在不同角色中的变换。从教学的角度看,是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则是一种深刻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不仅在知识上、智力上影响学生,更在思想上、人格上影响学生。师生关系还是一种道德关系,一种双方都要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其中又以教师的道德观、信念观、情感、态度、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就是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一切问题都坚持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利益服务,真正做到爱生如己、待生如子、交生如友。这要求学校各部门、各个岗位都要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管理氛围。在学生管理中,任何个体都有其自身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需求,如生理、心理、物质的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等。不同个体的需求在整个群体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管理对象即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其看作运动的、变化的,学生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私密区域,在管理上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充分展示学生的管理天分,营造良好的学生管理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构建具有学生本色的宿舍文化。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推出管理措施之前,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其次,实施精干高效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把管理活动的动机和原则,建立在调动并保护管理对象——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教育管理者的要求和规范,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认同,并参与其中,从而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群体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是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凸显了个人作为自觉的生命体,不断主动发展的特性,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知识丰富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混淆,实质上却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一样,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警惕的。在职业教育中尤其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及能力的运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讲,人的发展是无法通过学校的灌输式教育来实现的,必须通过将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提高,最后内化为素质来实现。因此,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下的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可塑性教育的前提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塑造人。

三、与以人为本之辨析

人之根本的教育,与以人为本有相同,也有不同,同在人的基点,不同在认识的角度。

(一)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教育观的相同点

第一,二者都以人为目的。人本教育观反对把人看成“手段”和“工具”,认为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完成”、“自我生成”、“自我实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其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二者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教育把主体性看成一种发自生命本源的自我超越能力,把人提到哲学的中心位置,强调主体不是作为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人共在。在这种教育中,师生间能坦诚相对,各自都发挥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实现自我。以人为本教育观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要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可见,二者都强调人的作用,都凸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教育观的不同点

虽然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教育观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强调“以人性为本位”,都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批判精神。但是,在认识的角度上,二者还是稍有不同。“以人为本”是从执政者、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是静态的认识角度;人之根本是从受教育者主体的成长视角来思考问题的,它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此,它是动态的认识角度。人本教育观强调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以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形成完满的人性以及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学校应该是学生个体自由、充分地实现“先天潜能”的所在。在师生关系上,人本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人本教育观从人格、情感的视角来诠释师生关系,比之于只讲“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教育的目的,不在制造基督徒、民主党员、工人、公民、律师或商人,而在培养人类的智慧,由此而发扬人性,成为仁智的人。其目的是人格,而不是人力。”人本教育思想在反思现代化、寻求后现代化之路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探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崛起的强调以人的价值及人性之研究为使命的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人本教育者们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具体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针对由于科技和理性在教育中的片面强调,致使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只是具有某种技能的工具或片面发展的人这一偏差,人本教育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完整的人。为了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人本教育者强调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重,强调人际认知与交往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在教育方法上重视体验和归纳的作用。使教育过程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和知识的积累。

在教育目的上,人本教育强调培养有独立人格、有主体精神的人,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进社会的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这种重视主体性与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到现代化和国际化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普遍要求。过去我们的教育一味倾向于用统一模式、统一规格去影响学生,结果是教育产品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回到“人的教育”,让每一个人在教育过程中获得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最大发展。

在教育策略上,人本教育强调增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说:“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蔡元培的话当然是对特定的社会背景有感而发,但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完整独立人格却是永恒的真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有必要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说它独特,是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活动像教育这样以明确的目的、精选的内容、系统的方法去培养人的。人才的成长有自身规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品德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必须遵从认识活动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把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来看待,它有相对独立的问题域与观念系统,因此,必须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

教育要固守自己的阵地,不能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我们常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解为直接参与社会目标的完成。把所要达到的结果当作教育的直接的具体行为,甚至用社会的具体目标完全取代教育自身的目标。”科学地理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教育优势辐射教育影响,这是现代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教育应以其独特的功能把社会的要求折射到学校教育中来。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育人功能又是其内在的本源性功能。“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都表明了人是教育的永恒旨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