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引擎 凝聚力量的核心
——上海金融学院党建工作巡礼
【视点】
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立足在发挥党委揽全局、议大事、谋发展的决策功能和组织调动各方力量对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上。上海金融学院党委在实践中“准确定位”,在“搭建平台、聚集人才”,“占领阵地、引领方向”,“聚焦目标、增强动力”等方面组织调动各方力量,不断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从实践中得到的启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高校党建工作完全可以成为“科学发展的引擎,凝聚力量的核心”。
年终岁末,盘点即将过去的2009年,上海金融学院师生欣喜地看到,在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中,学生获得荣誉和成绩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金融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居同类高校的前列。应届毕业生钱卫洁,因成功创办上海贵龙禽蛋专业养殖合作社而被中央和沪上众多媒体评为“创业明星”;
金融专业学生余昊泽,在“走进世博会”北京巡展上,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为中央领导讲解,并受到赞许;
在校学生朱盈菲作为上海选手脱颖而出,获得2009年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亚军;
在由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瑞安杯”首届上海校园文明礼仪大赛上,学校代表队荣膺桂冠;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上,学生参赛团组荣获特等奖,并同时成为获奖最多的参赛高校……
所有这些,是幸运所致,还是实力使然?
一系列教育成果的取得,既是学校坚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也是学校党委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围绕中心抓党建,重视发挥党建作用的结果。升本建院5年来,金院人真切地感受到,党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引擎,凝聚力量的核心。
一、党的建设:准确定位,科学发展
2008年12月2日,我校师生代表队勇夺上海市校园文明礼仪大赛冠军。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办学竞争中,准确定位无疑是考量一所高校领导集体智慧和底气的重要指标。面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越来越紧迫的现状,上海金融学院党委一班人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思想,以创办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作为战略目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学校2003年升本以来,学校党委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明确了创建金融特色鲜明、具有“应用型、行业性、国际化”特征的优质本科大学的目标。
——精心规划,坚持比较优势。就目前全国和上海高校经济类学科金融专业的布局而言,可谓是“齐抓共办”,办学质量参差不齐、良莠参半。而创建于1952年的上海金融学院,在走过近一甲子的里程后,如何与时俱进,脱颖而出,需要学校全面思考、精心规划。升本不久,从开始编制“十一五”规划和学科、师资、校园“三项规划”,到近期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学校党委坚持深入调研、反复酝酿、突出优势,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需求导向,坚持错位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是学校党委坚守的办学原则。在办学中,学校不以研究生学科为重点,不以纯理论研究为主要方向,而是定位在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坚持学科专业平台以本科教育为主,今后适当发展应用型专业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高端继续教育。
——突出重点,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学校党委对办什么样的学院和怎样办学院的问题具有宏观的理性认识,强调在办学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引领:一要与时俱进,有时代感;二要充分尊重并符合教育规律;三要实事求是,体现办学特色。进而提出了“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特色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2.经世致用,践履躬行。学校党委利用党员代表会议、教工代表会议、教改研讨会、各类座谈会等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学习、研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全校上下形成共识,积极落实,将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各环节,为形成办学特色、更好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自觉对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当国务院和上海市相继出台关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文件后,学校党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思考,积极响应,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教工政治学习、专题讨论会多次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形成了学校对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十条意见”,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2007年9月25日,国际经贸学院党总支成立教工党员产学研智力服务团,以响应校党委“在迎评促建中再立新功”号召。
——主动构建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为更好地落实应用型的办学思路,体现金融行业性的特色,学校党政积极联络各大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组建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共同就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开展全方位的探索。目前,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许多合作项目已经如期推出。在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中,师生的应用技术、业务技能得到增长,理论基础、理论创新得以提高,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理想得以实现。
——全面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每年对教学计划都要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都要新增、调整几十门课程。正因如此,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毕业生都能得到好评,“上手快、后劲足”是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普遍认同。目前,2010届的很多毕业生已经陆续与用人单位签了约,学校的品牌效应正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凝练具有金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学校在升本建院5年中,随着新教工的大量引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建设怎样的文化引领金院科学发展始终是学校党委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学校培育以“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为标志的校园文化,开展了各类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
二、党的建设: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教师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党委以升本转型为契机,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聚集各路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了宽广平台。
1.内培外引,做强师资。为建成优质本科大学,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的力度,积极推进学术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升本建院5年来,学校共引进专任教师174人,其中,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4人。引进教授、副教授51人,引进海外人才17名,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
升本建院以来,学校连续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以事业聚集人才。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学校党委以事业发展为己任,敞开大门,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几年前,学校获悉一位学校紧缺专业人才有来校发展意向,当即决定联系对方,并由一位校领导带队,驱车直达在外地的这位教授家中,表达学校求贤若渴的心情。这位教授被学校真诚做事业的精神感动,几经波折后终于来校,承担起了学科建设重任,为学校建设尽心尽力。这是学校在引进人才中的一个插曲。
——凝练教师队伍特色。目前,学校具有行业、企业、政府等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占专任教师总数四分之一,其中不乏行长、总经理、工程师、所长等。为弥补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经历单一的缺陷,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办法,鼓励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学校还先后选送了近百名专任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进修学习、访问交流,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与专任教师的同时,学校建设了一支稳定的外聘高级专家和外聘教师队伍。目前,学校聘有美国经济学诺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等著名外籍专家以及国内著名经济、金融学家李扬、吴晓求、宋逢明等担任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金院师生隔三差五就能在校园内聆听大师、名家们的高论。
2.创新机制,激励人才。学校党委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通过观念、体制、政策的创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让优秀人才愿意来、愿意留、留得住的良好环境。
——让干部制度更趋科学化。学校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其中不乏亮点:为了实现群众对干部的有效监督,干部考核实行群众测评,干部竞聘吸纳群众参与;为规范领导推荐工作,班子成员提名实行“书面填表制”;为体现广纳贤才的精神,给广大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和教师提供自荐机会;为体现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选拔任用各环节实施“阳光透明”……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围绕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门办法,设立专项经费,实施学术休假制度,为学术带头人配备助手,激励教师不断冲刺高层次人才项目和重大教学科研项目、取得标志性高层次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学校三位中青年教师同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仅创造了学校纪录,也让同行们惊讶不已。
三、党的建设:占领阵地,引领方向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党的建设如何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感,实现对师生的思想引领?学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不断改革探索。
1.学习领先,推动发展。党委认为,学校要实现与上海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互动,党员干部要实现与学校发展的互动,教师要实现与学生思想的互动,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占领前沿至关重要。
——把握重大契机,加强党内学习。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党委既将学习实践活动看成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又将活动看成是极好的理论学习、实践机会,抓好班子、中层干部和全体师生的各层次的学习。学校党委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结合金融人才培养,制定贯彻意见,开展工作研讨,举办高层论坛,提升学校对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中心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学校党委加强对校级党政班子、党委职能部门和中层教学单位党总支负责人的思想建设,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初步实现了中心组成员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重大决策上“先学一步、学深一步”。
——办好两级党校,开展各类培训。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党校建设,建立健全了二级党校机制,把党校作为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教育,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党校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加强对骨干人才的教育培训,增强广大教师对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认同。
——抓住支部生活,筑牢战斗堡垒。党委十分关注基层党支部生活的质量,认真做好阶段性支部生活的指导,关注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和成效,健全和完善对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考核管理,确保基层支部活动经费按期足额下拨,其目的在于打牢党员接受教育的基地,发挥基层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作用。
——开设“明德讲堂”,满足师生精神需求。针对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分散、主题多元、内涵丰富的实际,党委创新学习平台,2007年起推出“明德讲堂”,至今举办学生专场17次、教师专场8次。讲堂体现主流意识、主导作用,具有主题鲜明、主讲生动的特色,满足师生精神和心灵的深层需求。
——突出课堂主阵地,畅通育人主渠道。学校坚持党委统领,党政密切配合,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齐抓共管,各项工作规范管理;学校狠抓师德教风建设,倡导以德为先、全员育人的办学氛围,连续5年开展“师德标兵”、“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组织师德师风演讲会,开展青年教师课堂竞赛。学校出台了师生《课堂教学规范》、《示范课堂》等办法,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提供制度保障。
2.理论探究,实践创新。只有理论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的坚定和实践的自觉。党委从理论上寻求改革的依据,在实践中创新方法手段,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
——开展理论研究,发挥资政功能。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不成文的规定,重大改革的推进必须有理性的思考和相关的论证,党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党建工作研究会两大平台,贴近学校党建和师生思想实际,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升本建院以来,共完成了思政研究课题36项、党建研究课题62项,为推进党的中心工作、用理论武装教工和党员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换“话语体系”,掌握话语主动权。在每年由学生自发评选的“我心中的好老师”中,思政课教师连年榜上有名,这在高校实属不易。究其原因是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话语体系形成和完善的规律,揭示话语体系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功能,将“文件话语”、“报告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师教育教学话语,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
——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对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考核,学校已经告别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与平时品德操行结合起来,形成最终成绩,体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思想,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对学生德育实施评价”的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找到了锻造学生精神品格、修炼学生道德规范的途径。
四、党的建设:聚焦目标,增强动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校党委坚持党建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的工作理念,把党建工作聚焦到人才培养目标上来,集中到队伍建设上来。
1.聚焦目标,汇聚英才。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转化成培养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的有用之才?党委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以学生党建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2009年12月28日《解放日报》介绍我校党建工作成果。
——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升本建院以来,学校以落实先进性建设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契机,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先后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意见,实施了大学生党建工作三年计划,形成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工作举措,加大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目前,学生党员比例达到12%,实现了低年级班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着力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中试行答辩制、公示制、票决制、预备党员述职制,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工作透明度,把好党员质量关。学校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毕业生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举办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几年来,大学生党员以综合素质高受到金融机构等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发挥学生党员引领作用。学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学生党员示范团队和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搭建平台,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在引领广大同学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无论在学校志愿者活动舞台上还是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在课堂上、在生活园区、在义务献血现场,大学生党员标志最醒目。
2.立足平台,展示风采。如何结合高校的特点,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岗位中,这是学校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工作。近年来,学校党委在教工党支部和党员中先后开展“亮相平台、精彩一方”和“在迎评促建中再立新功”的主题实践活动。
——“亮相平台、精彩一方”。就是党员教工在学校重点工作、重要项目、中心任务中,立足岗位,主动亮相,发挥作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党员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练好内功。党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学生成长中担当起人生导航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关心学生的成长。近年来,由学生投票推选出来的“我心中的好老师”和优秀班主任中,青年党员教师占了一半以上,而由党员教师领衔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在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迎评促建中再立新功”。就是以迎接教育部合格本科评估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校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促进党风、教风、学风“三风联动”。活动开展近3年,教师党员作为指导教师活跃在学生社团、科创团队、专业技能团队、社会实践团队、考研团队中……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为学生实践牵线搭桥,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教辅和机关部门党员围绕“精致化”管理要求,转变作风,形成精于责任、精通业务、精诚协作、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氛围。党员干部挂牌上岗、实现服务承诺,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一抹亮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时指出,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上海金融学院党委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形成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增强高校党委的领导力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刊载于2009年12月28日《解放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