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变观念,力求突破,整合优势,突出特色

转变观念,力求突破,整合优势,突出特色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成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养成“调查研究、民主沟通、群众路线”的风气,是落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的决定因素。针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试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是决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效果的重要环节。

四、转变观念,力求突破,整合优势,突出特色

(一)转变思想观念,落实科学发展

作为一所省属艺术类院校,我院十年来的发展与全国高教发展的轨迹一样,走出了一条规模扩张的发展之路。办学规模从原在校生不足千人到目前在校生3200人,办学效益和硬件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正如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一样,“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管理相当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历史地看,虽然说走规模扩张之路是我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充分说明,质量意识淡薄或者说“轻视教学、忽视质量”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对高教质量认识不够的问题。

2008年院党委组织进行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是一次统一教师干部思想、凝聚办学动力、探索发展方向的教育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对学院“总体定位、办学层次、学校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定位”等所达成的共识和由此凝结的“办学理念”,不仅为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标志着学院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移,是学院发展新世纪的开始。

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党委确定的“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一流音乐学院”实践载体,表明了学院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的现实性和科学性,体现了对“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这一办学真理的深刻认识,为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创造了思想条件。

在院党委、院行政《2009年工作要点》中,学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在落实学院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处理好学院现实与发展目标、长期与短期、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综合平衡中加强学科、提高质量、建设特色”。“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成为全年工作的第一要务。“规范教学行为,稳定教学秩序”“强化教改工作,培育精品课程”“强化考核督导,建立长效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培养优秀人才”等明确的任务,是落实“教育质量工程”的有力措施。同时,通过“确定重点学科,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梯队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特色学科群;加强横向交流,加快人才培养;突出乐队实践,加快室内乐建设;建设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孵化学术成果;营造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等工作任务的明确,实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标,为“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学科基础、学术成果、卓越人才、教学基地等方面的持续支持。

解决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突破口,制定科学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制度保障和质量监督,既是我院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我院正在进行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主导思想。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养成“调查研究、民主沟通、群众路线”的风气,是落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的决定因素。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班子成员的分工协作,落实院领导与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联系制度,理清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权利重心下移,构建职能明确、关系顺畅、责权分明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为“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和学院事业发展奠定组织保障基础,是我院新型领导体制建设的重点。

2009年,是学院党委确定的“制度建设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院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为基础,对现行规章、制度、办法等进行修订完善,是学院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强化管理的重要步骤。坚持制度创新,明确内涵发展思路,确定制度建设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构建惩防体系,保证干部队伍的健康,是我院目前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针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试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是决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效果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教理论修养,研究高教发展方向,培养管理创新意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是学院对管理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学院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

(三)明确建设目标,力求突破发展

学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真理,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寻求学科建设和质量建设的突破发展之路。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申博,提高办学层次

根据学科建设的目标与规划,学院确定了以“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集中力量,加大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力争早日申博成功。

2.加快“影视作曲专业方向”的建设步伐

作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新的专业方向,在“影视作曲专业方向”的建设上,利用学院顶层设计,组织力量,整合资源,对以赵季平院长及著名校友程大兆、张大龙等在我国影视作曲方面的突出成果进行综合开发、研究、分析、整理,力求在一至二年内形成教材,进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和环节,完成专业方向建设的基础工作。这一专业方向的建设,不但具有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对于我院来讲,其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在国内还具有不可替代的制高点。

3.突出民族风格,探索教学、创作、人才培养和艺术实践的特色之路

在我院已有的众多优秀的民族风格创作和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与香港中乐团的合作深度。在联合开办乐队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将香港中乐团团存1700余部民族风格的作品纳入双方的共同研究开发领域,结合赵季平院长在民族风格作品创作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重点加大对“民族管弦乐队配器”“交响乐民族风格配器”等已有成果的综合开发,组织攻关小组,力争在相关课程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早日立项,形成体系性成果,完成在民族音乐教学、科研、创作人才培养和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建设。

4.加快“电子音乐工程实验室”建设,拓宽学科建设方向

在现有的“作曲与作曲理论专业方向”和“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方向”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方向的办学成果,寻求交叉学科的结合点,加大“电子音乐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力度和成果产出,结合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之成为拓宽原有专业方向的办学宽度和新型专业方向产生的学科建设基础。

5.挖掘“长安古乐”“汉唐丝路音乐”优秀文化遗产,突出特色建设

在“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上,深入挖掘和研究“长安古乐”“汉唐丝路音乐”等文化遗产,为地方和西北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利用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积极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中的运用,加大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6.加快“歌剧艺术中心”建设,探索教学模式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

以学院声乐系和音教系声乐教研室的优秀人才为基础,以“美声教学”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教改项目“歌剧素材教学对学生提高的功能性研究”成果为条件,加快“歌剧艺术中心”的建设,整合优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争取在新型教学和拔尖人才培养上形成我院独特的创新模式。

(四)积极筹划校庆,创建一流院校

借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建院六十周年之际,本着“热烈、喜庆、欢快、节俭”的原则,积极筹划校庆,把校庆过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办学特色、创建一流学科、建设一流音乐学院的过程。通过系列校庆活动,总结经验,展示成果,突出特色,扩大成果,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拼搏,再创辉煌。

负责人:赵季平 白陆平

课题组:教务处

整理人:唐灵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