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的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思路,提高认识,理念创新是先导
学院的发展战略与思路需要深入明晰。在划转完成后,尽快制定和完善“学院发展规划方案”,并尽快将新方案报上级研究通过审批,真正做到“加快发展步伐,建设特色纺院”。我们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通过开办高职教改讲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外出培训,在教改实施过程锻炼提高和更新理念才能助推教学改革和建设实现大突破。加强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研究,紧跟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加强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进一步转变教学管理观念,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引导教学改革;彻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有别于本科教学的新的高职教学模式。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重在三个方面:一是团队带头人,他是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内部培养和引进是途径,但更重要的在于内部培养;二是全体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理念)、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三是要强化教师团队整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杜绝部分教师团队意识淡薄,没有整体概念,只顾个体教学,缺乏沟通协作,无专业教学分工的现象。
(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学生能力递增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市场化专业开发模式、产教结合即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以重构以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中要以素质为主线,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从专业岗位分析入手,深入企业调研,提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依据培养要求研究需要支撑的教学环节与课程;根据教学环节与课程加大校企合作编制课程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与环节;依据课程逻辑关系科学安排教学进程;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季度确定专业职业鉴定工种与鉴定时间;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毕业标准。
(四)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在校期间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职业素质的主要场所,其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基本保证。实验实训基地通常以实验实训中心的形式存在,是师生完成职业训练的主要场所。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通过生产场地和设备,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在技能实训和综合实训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以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资格与技能标准,进行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初步实现毕业就能与就业岗位基本对接。
我院目前实训场所面积严重不足,在今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应按照“三结合、五合一”的理念(“三结合”即院内与院外结合、仿真与实操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五合一”即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以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要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重点,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建设满足教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
(五)学院应坚持“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谋发展”的理念
营造师生员工心情舒畅、团结奋发、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加快发展步伐,建设特色纺院”的进程和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保护和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学院科学发展多做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