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构建操作性较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从理论上说有利于加强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从实际工作角度讲对相关老龄政策的评价、规划及对实施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相关概念界定
社会指标体系是社会学界用以测度社会发展所采用的一系列量化指标组合,它是借鉴经济学界使用各种指标测度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而研究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指标只是反映了经济增长过程的状况。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进步过程。经济增长只是这种综合进步过程的一个方面,为了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全面状况,必须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指标。
1960年美国学者雷蒙德·鲍尔在《社会指标》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社会指标这个概念。他认为社会指标是用来“判断社会在准则、价值和目标等方面的表现”的依据,是“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是对经济指标的“补充”和“扩大”,是“在那些通常不易于定量测量或不属于经济学家专业范围的领域内,为我们提供有关社会状况的信息”。简言之,社会指标是全面衡量社会发展进程、制定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数据指标。它是社会现象数量化的科学范畴,能够反映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是进行社会规划和社会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课题组在进行“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研究中,首次将生活质量纳入其研究框架。他们在对新中国成立4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共选择了12个指标,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住、用、能源消费、生活方便程度、精神生活和物质指数,来作为反映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1987年,在对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时,选择了15个能够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即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物价、劳保、福利、环境保护等。1989年作同样的研究时,则选择了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能源、通讯、劳保福利、文化支出、物价、“三废”处理率等16个指标。1992年,该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时,将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扩充为23个,增加了日常生活消费品人均指标的数目。[32]
朱国宏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人口生活条件的综合状况。”他认为,包括诸如生活环境、教育、供给、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风尚、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许多方面的生活条件可以作一定的分类。如按自然与社会的区别,可以分为自然方面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方面的生活条件。前者是生活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后者是生活的社会条件。如按物质和精神的区别,可以分为物质方面的社会条件和精神方面的社会条件。前者包括生活环境、物质设施等,后者包括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33]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教授先后与天津、上海两家社会科学院合作,对天津、上海两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作出过跟踪抽样调查,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两地居民工作生活、交往与人际关系、居住与环境、家庭生活等生活各个不同方面的状况,通过测量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感觉和满意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活质量结构与指标模式。[34]
(二)老年生活质量指标的类型
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与满意度产生影响的要素有:满足老人的生存需求是提高生活满意的一个基本条件;和谐的夫妻关系会大大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不同的老年群体有其特殊性,区别对待会事半功倍;满足老人一定的社会需求对老年人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帮助的。
老年生活质量体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好坏、优劣程度,就其内容讲涉及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水平的充分程度和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两方面内容。其中前者是客观生活质量,后者是主观生活质量。通俗地讲,客观生活质量是对生活水平的客观描述,而主观生活质量则是对生活水平的主观感受。
1.客观生活质量指标
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也称物质生活质量指标,通常研究客观生活质量的指标有:①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简称PQLI)。②ASHA指数,是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用来衡量发展中国家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指标。指标名称是该组织名称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的缩写。③HDI指数。
客观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它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进行相互比较。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已有的统计数字进行同一地区的纵向历史比较,也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同类数字作横向比较。此外,客观生活质量指标还可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测量时不必打扰老年人,统计资料搜集相对省时省力等。但是,客观指标也有其缺点。首先是当存在成百乃至上千个客观指标时,难以从中选择出最有用、最有针对性的那部分指标。其次,当这部分指标被挑选出来后,也不太容易确定它们中哪些最能显示测量对象的水平。
2.主观生活质量指标
主观生活质量指标是个人对自身幸福评价的直接标准,通常是“满意度”,通过对不同生活领域的调查进行比较,可以由研究者直接设计和利用。发达国家一般比较重视对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关心如何在丰裕的物质条件下使民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而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水平所限,更关注客观指标的研究。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仅仅停留在客观指标的评估上也会降低评估自身的价值。[35]
主观指标的优点首先是可以直接测量老年人对生活水平的认知。例如,如果老年人多认为环境污染严重,那么客观指标所反映的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处理率是否达到既定标准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对老年人主观态度的调查,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和评价生活质量。其次,主观指标为反映社会效益开拓了道路。客观指标往往被用来反映和评价“投入”及中间状态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对反映“产出”也就是社会效益(包括生活质量)有时则无能为力。另外,主观指标也间接预示了生活质量提高与改善的方向。由于主观指标直接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水平的评价,那么老年人满意度不高的项目,也就是生活质量改善与提高的方向。但是意愿调查在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和对结果的解释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的意愿调查也难以进行相互比较。
主、客观指标各有其局限性,把这两种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更能准确地把握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际状况。因为多数老年人除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外,还要满足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等更高的精神层次需求。我们就有必要设计更多的主观指标来测量老年人的主观感受。
(三)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功能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在设计其指标组成和体系框架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它所要反映、测量和分析的客观对象本身,即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结构;二是它本身要实现的认识任务是什么,即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因为评估体系只是一种工具,而设计任何工具时,必须考虑其功能。否则,工具就会成为无用之物。所以预先设定其功能,对评估体系的设计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认识作用来看,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四种最基本的功能:
1.描述功能
评估体系可以用来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特征、变化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质和量的统一来描述其特征与变化。
2.解释功能
通过用若干个指标的相互联系来说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构和变化。往往与评估体系的监测功能、评价功能相联系。
3.评价功能
通过把指标的测得值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得出一定结论,从而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评价。并非所有的指标都具有评价功能,只有当某一指标能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它们才能被称为评价性指标,具有评价功能。
4.预测功能
依据一连串的时点指标,找出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这需要构造出一系列反映复杂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
(四)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原则
1.从实际出发,通俗易懂、简便易行
建立指标体系时,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情、国力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还应让指标体系通俗易懂,让老年人能够接受。
2.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的科学性是指选取的客观指标必须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主观指标的选取不能模棱两可,而应反映老年人主观感受的各种等级。可行性是指选取的指标要有获得其数据的可能。
3.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可比性指除了利用指标进行本地区的纵向比较外,还可以借此进行各地区间的比较。各社区之间的客观指标统计口径一般是统一的,具有可比性,各方面条件相近的地区之间的主要指标的高低也对比较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具体建构
由于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一个异常宽泛的概念,可以用众多指标来加以测量。笔者用层面法来构造其评估体系。具体的方法是将老年人生活质量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面,然后再挑选出一批指标来分别用于各个层面。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经济、消费结构、住房、卫生、生活环境等五个层面。主观指标包括生活的满足感,对现在收入的满意度,衣、食、住、行的满意度,重视物质生活的充裕还是精神生活的满足,家庭关系的满意度,邻里关系的满意度,日常环境的满意度,社会治安管理的满意度,社会风气的满意度等九个层面。
根据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原则,本研究采用层面法来建构如下评估体系:
Ⅰ 客观指标
1.经济
●居民人均收入(元/年)或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
●零售物价上涨指数(%)(逆指标)
2.消费结构
●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逆指标)
●人均衣着费用(元)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公斤)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小时)
●每百户老年人电视机拥有量(台)
●每百户老年人电脑拥有量(台)
●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的电话机(部)
3.住房
●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
4.卫生
●平均预期寿命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医生数(人/千人)
5.生活环境
●工业废水处理率(%)
●工业废气处理率(%)
●工业固体物综合治理率(%)
Ⅱ 主观指标
1.生活的满足感(%)
●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人的比例
●认为将来的生活会变好的人的比例
2.对现在收入的满意度
3.衣、食、住、行的满意度
●衣着的满意度
●饮食的满意度
●居住的满意度
●交通的满意度
4.重视物质生活的充裕还是精神生活的满足
●重视物质生活充裕的人的比例(%)
●重视精神生活满足的人的比例(%)
5.家庭关系的满意度
●亲子关系的满意度
●配偶关系的满意度
6.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7.日常环境的满意度
8.社会治安管理的满意度
●社会秩序管理的满意度
●社会治安事件管理的满意度
●特种物品管理的满意度
●危险物品管理的满意度
●消防管理的满意度
●户口管理的满意度
●道路交通管理的满意度
9.社会风气的满意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层面和指标,我们建构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其中,主、客观指标各占了一定比例。主观指标的满意度我们可以用打分法获得。即将某指标的满意度分为以下五个分等: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2分)、非常不满(1分);然后将该指标获得的总分除以调查样本数,即可得到该指标的满意度的分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将发生形形色色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让老年人不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已经成为老龄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亟待社会解决的现实问题。
【注释】
[1]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赖特·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3]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4]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67页。
[5]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6]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7]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8]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9]雷洪:《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0]林毓铭:《农村养老保障的理念与制度安排》,《农村经济》2006年版,第2页。
[11]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12]刘向阳:《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3]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14]叶波:《面对老龄化 医保如何减压》,《四川劳动保障》2005年第11期。
[15]管晓明:《转轨过程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关系分析》,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
[16]张玥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解决途径——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个案》,《甘肃农业》2007年第4期。
[17]张国兴:《党建工作创新与和谐社区建设》,《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8]赛拉蒙著:《第三域的兴起》,李亚平、于海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19]卓汉容、谭建光:《中国社会志愿服务转型的探讨》,《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20]卓汉容、谭建光:《中国社会志愿服务转型的探讨》,《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21]刘声远、陈心广:《生命质量问题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年第13期,第49-52页。
[22]N.K.Aaronson.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 clinical trials methodologic issues.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1989(10):195.
[23]方积乾等:《生存质量研究概况与测定量表》,《现代康复》2000年第8期。
[24]许燕:《社区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2年。
[25]林南等:《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9期。
[26]K.F.Schuessler and G.A.Fisher.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and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5.
[27]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3页。
[28]张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29]赵晓瑾:《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30]姚尚满:《山西医科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和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31]葛静玲:《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32]吴寒光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页;朱庆芳:《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33]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34]林南等:《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35]罗莉、姜星莉:《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2期,第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