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式讲解
解释式讲解,就是对较简单的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感知、理解、掌握知识内容。这种解释与说明可以是表征意义上的或者是结构程序上的,也可以是语言翻译性的、适应范围上的等等,主要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对于较复杂的知识,单用解释说明的方法就难以收到好的讲解效果,需要其他技能的配合。
例如“无理数”一课的片段教学案例:
(教师在上“无理数”一课前,先做了一个大骰子作为教具)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骰子!
师:它有什么用处?
生:打麻将用!
师:是的,打麻将要用它。但是除了打麻将外,它还有什么用处?
生:……
(面对大家的沉默,教师没有立即给予回答。他请两位同学上台,让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同学在小数点后面记录骰子掷出的点数。所有的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看他俩的表演。随着骰子的一次次投掷,点数一点点记录,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 426 512 3…)
师:好!暂停!同学们,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我们在黑板上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呢?它有多少位?
生:能够得到一个有无限多位的小数。
师:是无尽循环小数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点数是掷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规律。
师: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尽不循环的小数。这种无尽不循环的小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尽小数、无尽循环小数不同,是一类新的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如果没有事先制作的教具演示,没有学生的上台自己的动手操作,教师的“无理数”概念讲解就显得苍白无力。对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解释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