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

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应该尽快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切实解决基层人浮于事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矛盾,真正让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裁减冗员,清除那些高位低能的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为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腾出岗位。同时,基层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并完善一套针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 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

我国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还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用人环境欠佳,不利于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的引进和成长。国家应该尽快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切实解决基层人浮于事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矛盾,真正让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首先,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的编制问题。“我国编制是各级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人事部门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也就说钱随编走”。在这一财政拨款体制下,很多农村基层单位虽然增人,但由于没有正式编制,也就不增拨款,很难留住人才。因此,只有解决好编制问题,给予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确定身份,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前,很多基层单位存在着人浮于事的现象,高位低能的人占据着大量的编制,而有文化、有能力的大学生却只能充当“临时工”的角色。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裁减冗员,清除那些高位低能的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为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腾出岗位。有编制的单位,要对接收的大学生优先在单位编制内安置;而对于那些暂时没有编制的单位,要对接收的大学生待编安置,一旦有编制则优先安置。

其次,要努力净化基层人事机制环境。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对大学生一视同仁,正确看待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大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积极帮助其尽快适应基层环境。要根据他们的专业和特长,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基层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并完善一套针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对于在基层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可以根据工作额需要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担任实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