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在基层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农林高校在基层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向基层就业不仅是为了缓解毕业生城市就业压力的民生工程,而且是国家培养后备人才和化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农林类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知识和技能多是和三农有关,需要经常下基层,或者到生产一线中去,而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农林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艰苦专业,国家又对其没有较大的行业倾斜,导致许多毕业生干脆毕业就转行,进而使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关行业人才的匮乏。

第四节 农林高校在基层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加强对农林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扩招之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大学生不应搞特殊化,不应过分强调要政府优先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应该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来解决就业问题。重心下移是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趋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这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作为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为农业、农村、农民来服务,要下基层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当然,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艰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问题。但这并不是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应当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转变就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择业产生了很多的误区,而农林高校毕业生中的误区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重城市轻农村,大多数毕业生喜欢留在城市,而不愿到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过分强调个人享受等等。而事实上,农林科毕业生的专业性质往往使得多数学生无法“如愿以偿”。针对这种现象,毕业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选择职业不能单凭主观愿望,一个人能从事什么职业,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需求,个人的素质条件,政策的限制等等。农林专业大学学生必须摒弃旧的就业观,增强市场观念,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困难和机遇的关系。

要使大学毕业生理性选择面向基层就业,学校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指导学生认清形势。大学生的择业观尚不成熟,需要专业科学的指导,尤其是在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是毕业生自主择业的重要前提。在城市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科学指导学生面向农村,先就业再择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创农村事业舞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二是要向学生讲清政策。面向基层就业不仅是为了缓解毕业生城市就业压力的民生工程,而且是国家培养后备人才和化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第三是要让学生了解农村。学校要将农村社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认真贯彻执行,不仅要通过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定期组织“三下乡”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农村,体验农村,而且要通过邀请农村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走进学校介绍农村的管理、科技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全面深刻认识和了解农村。

二、发挥农林高校在为基层输送和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同样农林高校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展现代农林业建设人才是保证,农林高校为地方的农林业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农林高校的首要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农林类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知识和技能多是和三农有关,需要经常下基层,或者到生产一线中去,而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农林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艰苦专业,国家又对其没有较大的行业倾斜,导致许多毕业生干脆毕业就转行,进而使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相关行业人才的匮乏。农林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质量和适用性,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同时学校应把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转变传统观念,实现从行政职能到服务职能的转化。作为农林高校为有效推动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可按照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模式实施场站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农(林)场和林业工作站均有大学生的目标。通过选派、定向培养两条渠道,为基层培养掌握先进实用技术与管理知识,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林区)建设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计划,开展技术培训是解决目前农村(林区)人才匮乏、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和燃眉之急,通过组织农村(林区)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改变基层农村(林区)人才缺乏的现状,尽快提高农村(林区)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实现用人单位和农林专业大学生两者间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

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和大学生的求职需求的错位,是导致农林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破解这个错位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统筹协调人才需求规划与大学生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首先,通过政府统筹,完善以农林院校、基层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信息与基层单位人才需求信息的交流互通的信息平台,举办大型的“双选会”和校园招聘会,实现毕业生实习与求职、基层单位建设和人才需求间的资源共享。其次,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活动,积极探索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并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做好企业发展所需的项目技术研究与服务工作,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拓展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空间。再次,基层用人单位要主动参与到农林院校办学中去,为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献计献策,为高校提供课外教学实习与大学生就业见习平台,逐步实现用人单位提前考察与选拔大学生和合作培养岗位后备人才的用人机制,同时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岗位对口的实践经历,强化岗位意识和择业目标,真正建立促进学生到企业见习与就业的长效机制。事实证明,目前形势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相互选择上目的性更强,签约率更高,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广大毕业生的欢迎和信赖。因此,农业院校应建立具有农科特点、以学校片区为主体的就业市场,进一步完善、规范以学校为基础,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即传统的就业市场。同时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培育学校的“无形市场”。通过网络搜集、发布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乃至在网上举办“双向选择”活动等,把网上求职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使之成为大学生择业求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发挥农林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现代大学必须承担起社会服务的职能。农林高校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高校作为现代农业的科研基地和学术重镇,集中了一批具有先进科研能力和技术的专家。农业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发挥农业成果转化,发挥农林高校品牌优势,探索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农林高校要进行将科研队伍混合编队,发挥农业技术集成的重大作用,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比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还有,农林高校要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林高校要举办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有了科技成果并不等于问题解决了。农民朋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还面临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农林高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出校园、走入农村、走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现场农业科技咨询活动,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或者通过电视广播节目,开通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架设农业科技咨询网上远程咨询系统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农林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通过发动农林高校的广大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和卫生下乡活动,解决农村对科技知识、环保知识、法律知识、文化教育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促进农民观念改变,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同时开放大学图书馆,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将这些图书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建立周边农民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帮助周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室,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电子图书资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