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区别对待学校里的各种意见
所谓“意见派”,是指那些你只要触犯他的一丁点利益就提意见,或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提意见的人群,而且已经形成了所谓的“派”。而这些意见派的人,看上去是“派”,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一旦他们之间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是“你不认我,我不认你”的。
处理好与意见派的关系,是校长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处理好了,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团结更多的同志;反之,就会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阻碍学校的工作进程。
一、一个基本认识
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在一个组织里,在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里存在意见派是正常的。如果有了这个认识,处理与意见派的关系时就能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要么就是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需求不一样,认识水平、道德水准有差异。学校并不是封闭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的教师具有多元的价值观。
当然,要想处理好与意见派的关系,那就得首先要求校长或者校领导集体有高素质、高水平,以身作则、办事公正,既有理论水平也有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对持有不同观点的意见派深入接触、了解、分析,具体人做具体分析。只有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
二、七个注意事项
在处理校长与意见派的矛盾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校长,应该多从校长这一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言而有信
校长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关注。要言必信,行必果。
2.言而有度
校长说话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要把话给说满了,也不要把事给做绝了。总而言之,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
3.善于调动一切力量做工作
特别是对于一些太认真的人、太挑刺的人,或者对于太棘手的问题,要善于调动领导集体、工会组织,甚至是与这些提意见的教师的好朋友、同龄人一道做思想工作,这样可以缓解矛盾的激烈程度。
4.要区别对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校长在纷繁的工作中有疏漏的地方,甚至有失误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或是其他行政干部善意地给校长提出合理的意见,校长应该视这些同志为好同志,而不能把他们误认为是意见派。
5.慎重对待所提的意见
对待意见派的人,有对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而且要大张旗鼓地表扬;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批评,但要尽可能地在小的范围内批评,要旗帜鲜明,不含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非曲直,判断要准。不要一有人提意见,马上就下结论。要看这个提意见的人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立场、提什么意见。如果是站在集体的利益,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提意见,即使不一定妥当,也要先肯定、鼓励一番;如果是站在局部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上提意见,正确的采纳,不正确的委婉地拒绝。
6.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
制度是无情的,但管理应该是有情的。情感能使人的心理距离越走越近。大事讲原则,无原则的事不能办,办了只能恶性循环。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校长与教师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校长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特别是那些意见派的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了这个判断,校长说话、做事才可以把握好分寸。
7.坚持真理,适可而止
现实表明,在具体问题上,处理与意见派的关系常常只能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原因主要有:一是现在所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有限的校长负责制,人、财、物三个方面的使用权非常有限;二是不完整、不完善的聘用制。
总之,要坚持真理,预防措施要做在前面,思想工作要做在前面,这样才能防微杜渐。坚持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特别是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上下工夫,让意见派形成不了气候,也是处理好与意见派关系的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