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进行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但我们必须树立以就业力评价统领教育评价的理念,要以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核检验各系部、各专业的育人水平。有关部门要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尽快制订出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就业力评价体系,并切实付诸实施。要以就业力的评价,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

九、建立以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正确把握教育评价的含义

要想正确理解教育评价的含义,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评价”。《现代汉语词典》中,“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显见评价与价值分不开。要了解评价的含义,就得了解价值的含义,及价值与评价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这两句话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基本含义,价值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主体对客体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关系,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中的人和事(客体)与人或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教育评价应该是教育客体对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一种评判。为此,进行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除要牢牢把握住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根本特征外,还应把握评价依据和标准、评价对象、评价的根本特征、评价的手段等四个要素。

因此,有人把教育评价界定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及其有关因素中的状态与绩效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这个界定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评价必须建立在一定依据和标准之上。这个依据不单是教育目的,它还是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各专业教学的目标,甚至是为了了解教育革新方案的效果的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制订出教育评价的指标标准和体系。其次,评价的对象是“教育工作及其有关因素的状态与绩效”,就是说评价的具体对象包括各种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思想工作、管理工作、人事工作、总务工作等)及各种教育活动人员;包括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状态),及教育活动的最后效果(绩效)。既可以是对某一工作或某种人员的评价,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评价。再次,教育评价绝不是随意的、简单的,而是建立在系统收集客观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当的技术手段,不仅要进行量化的测定与分析,还要进行定性分析,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教育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动手能力指标权重

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阵地的位置不会改变。我院在建院之初就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并不断规范评价,使之成为促进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管理手段。但要强调的是,在已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还不够突出。其指标权重还应该加大。我们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高技能人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还应该提醒全体教师,我们的课程教学,不仅指理论课教学,更主要的是指实验实训课教学。而我们的实验实训教学评价,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考试方法,还亟待改进,对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核考查,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2.要重视对教育质量监控方法的探究

教育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育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育工作质量、教育产品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育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教育质量监控从共时性角度上看,要求监控教育工作的全方位;从历时性上看,要求监控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与其他教育评价方法相比,教育质量监控具有全面发展性的特点,以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监控方法依据监控程序可划分为信息收集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结果反馈方法与调整控制方法等。

在2004年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时,专家组对我院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主要是制度比较完整,监控比较有力,实效也明显。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在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法上还要不断探究,在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环节上还要下工夫。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必须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只有用人单位认为我们培养出去的学生符合他们岗位要求,这样我们的质量才算真正过关。因此,我们要建立开放式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要吸收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人士,参与我们的质量监控和评价。

3.要突出德育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分量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成了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德育评价方法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德育评价方法一般分德育工作评价与品德评价两种。品德评价方法是德育评价方法的主要部分,可归纳为品德考核评等法、品德考核评分法、品德考核加分减分法与品德等级量表法。我院根据自己实际,从2004年开始推出德育百分制考核。满分为100分,分为基础分(70分),及加分、减分部分(30分)。加分条件为荣誉奖励情况、表扬情况、任职情况、比赛(学习、体育除外)获奖情况等。减分条件为违纪处分情况;集体受处分情况;批评情况(包括宿舍批评)等。德育分在学生综合(德、智、体)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为30%。

这种评价方法实施后,的确起到了实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也还需要结合发展的形势,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三)要以就业力的评价统领整个评价体系

就业力,指学生的就业能力。它至少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或叫生存能力)。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学校。

如何提高“就业力”,现在是个热门话题。关于建立就业力评价体系的问题,清华大学就业问题研究所的姚裕群教授,对此专门作过研究,并于2006年11月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会上,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姚教授构建的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专业、素质、潜力3个一级指标,工作力、专业对口率、收入水平、求职力、适应力、稳定率、自信力、就业率、晋升率和企业满意率等10个二级指标。这个指标体系,是指导我们进行学院就业力测评的主要依据。

我们的就业辅导工作还刚刚起步,就业力评价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必须树立以就业力评价统领教育评价的理念,要以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核检验各系部、各专业的育人水平。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受不受社会欢迎,就业力是主要检验指标。就业力越高,说明你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好,也说明你这个专业有生命力,有前途。有关部门要紧跟课程改革步伐,尽快制订出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就业力评价体系,并切实付诸实施。要以就业力的评价,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只有这样,我们的这个教育评价工作才会发挥实效,我们的教育质量或者说是人才培养质量,才会越来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