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
一、正确把握教育评价的意义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成为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研究者在对这一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的同时,深感该学科概念阐释的孱弱。教育评价要获得良性的、深层的发展,要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发挥出应有的应用价值,亟待对教育评价进行理性分析,予以准确的界定。“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1942年被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教授泰勒(R.W.Tyler)在“八年研究”中提出后,至今如何界定,各派学者意见不一。目前,约存有二大类观点:第一类是将教育评价等同教育测量。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从教育测量本身来论,测量只用数学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而不论其价值如何,客观性是测量质量的首要指标。评价则是以测量为基础,以测量结果为依据对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对同一事物,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不同,评价结果有时可能大相径庭。因而,教育测量是为了取得客观的数据,教育评价是要分析解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二者的着眼点不同。从教育测量的实效来论,教育测量固然可以使学生学业的考查客观化、计量化和精确化,但不易测量学生学业的全部,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品行、性格等,都不能从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研究做出充分的说明。同时,教育工作包括许多因素,要衡量其好坏,不能单从学生学力上来考查。而要衡量这些方面的状况和成绩,单靠教育测量的定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将教育评价等同于教育测量的界定,其局限性不言而喻。第二类是以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为基点进行界定。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日本学者辰野千寿认为:教育评价是使用一定的指导方法,参照最初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成果予以评价,从而调整指导方法和学习方法,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国的李聪明教授对教育评价进行界定是:“利用评价技术评量教育所期的一切效果。”可见,这一类界定的思路是在进行教育评价活动时,首先是确定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评价教育效果,从而确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出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的差距,使评价活动本身成为促进教育活动趋近教育目标的积极手段。这种界定的不足之处在于只注重了对已完成的教育行为的评价,却忽略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
上述两类界定,都在一定意义上提示了教育评价的涵义,但也有偏颇和不足之处。如前所述,教育评价不只是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只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是获取或收集评价的资料的手段。教育评价也不仅仅是确定教育目标到达程度的活动;在教育评价中既要指向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也应指向整个教育现象;既有方案评价,也有人员评价和机构评价;教育目标到达度的确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是整个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育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动手能力指标的权重
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阵地的位置不会改变。我院在建院之初就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课题教学评价标准,并不断规范评价,使之成为促进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管理手段。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还不够突出。其指标权重还应该加大。我们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高技能人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还应该提醒全体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指理论课教学,更主要的是指实验实训课教学。而我们的实验实训教学评价,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考试方法,还亟改进,对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核考查,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要突出德育评价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分量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进步,人们的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成了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德育评价方法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德育评价方法一般分德育工作评价与品德评价两种。品德评价方法是德育评价方法的主要部分,可归纳为品德考核评等法、品德考核评分法、品德考核加分减分法与品德等级量表法。我院根据自己实际,从2004年开始推出德育百分制考核。满分为100分,分为基础分(70分),及加分、减分部分(30分)。加分条件为荣誉奖励情况、表扬情况、任职情况、比赛(学习、体育除外)获奖情况等。减分条件为违纪处分情况;集体受处分情况;批评情况(包括宿舍批评)等。德育分在学生综合(德、智、体)评价体系中权重为30%。这个评价方法实施后,的确起到了实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也要结合发展的形势,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三)要强化对教师的行为激励和绩效评价
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因素去诱发、活化教师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产生行为的推动力,使其有身着一定目标前进的积极性,或者说引发教师的积极的目标行为。高校教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对高校教师实施各种激励措施,就是要调动教师在某些方面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在这些方面获得竞争优势。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一种激励手段的激励力等于某一行为结果的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或达到某种预期目标的价值的估计。因此,我们在高校师资管理中选择激励方式和手段时,一定要分析高校教师在我们采取的激励措施下是否会产生较高的效价和较大的期望值,以便实施该激励措施后能产生较大的激励力。按照这样的激励理论,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的实践,归纳起来,我们在高校师资管理中常采取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和强化激励。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且简单操作的教师绩效评估系统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对高校教师实施目标激励和强化激励的措施(如教师的晋级、提薪、表彰、奖励等),也必须通过一个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才能落到实处。
三、要以就业力的评价统领整个评价体系
对于“就业竞争力”或“就业力”这个概念,笔者比较接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立国博士的观点。他认为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人才培养能力,就是这所高校就业力的评估指标。一般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以就业实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就业文化为载体,由就业力构成体系(机构就业力指学校就业服务能力;学生就业力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支撑民办院校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专家的表述,就业力除了个人在应聘某个岗位时本身所应具有专业能力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相关工作经验、心理承受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抗挫能力等等。因此,提升就业力,不仅仅是要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锻炼和加强各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增加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的。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该“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七个等级:学前教育为0级、小学教育为1级、实践教育为2级、高中阶段教育为3级、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的一段补习期教育为4级、大学阶段教育为5级、研究生阶段教育为6级。其中将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标准分类”对技术性为主的高等教育(5B)定义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格。”可以看出,5B就是我国所谓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不少区别,在课程设置方面,它按岗位群设专业,按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置课题进行教学和训练。一个职业岗位的知识可涉及几个学科,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养目标方面,它突出职业性、地方性、应用性。具有从事本专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它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实践并得,采用边教边干,边干边学的方法。在教师队伍方面,它强调专兼结合,要求双师型,并要求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求以实验室、模拟工厂、生产企业相结合为主体。
目前,如何提高“就业力”是个热门话题。关于建立就业力评价体系的问题,清华大学就业问题研究所的姚裕群教授,对此专门作过研究,并于2005年11月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会上,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我有幸聆听了他的报告,受益匪浅。姚教授构建的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专业、素质、潜力3个一级指标,工作力、专业对口率、收入水平、求职力、适应力、稳定率、自信力、就业率、晋升率和企业满意率等10个二级指标。这个指标体系,是指导我们进行学院就业力测评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树立以就业力评价统领教育评价的理念,要以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核检验各系部、各专业的育人消灭。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受不受社会欢迎,就业力是主要检验指标。就业力越高,说明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好,说明这个专业有生命力,有前途。要紧跟课题改革步伐,尽快制订出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就业力评价体系,并切实付诸实施。要以就业力的评价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只有这样,教育评价工作才会收到实效,我们的教育质量或者说人才培养质量,才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富良.试论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激励和绩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00,(8).
[2]李晓华.教育评价界定的四个角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6).
[3]刘尧.教育评论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发于《科教文汇》,200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