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扎实,则技艺高超

基础扎实,则技艺高超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木雕因了其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湛,堪称“国之瑰宝”。东阳是闻名中外的“工艺美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阳木雕已有千余年历史,东阳木雕为全国四大木雕和浙江三大名雕之一,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们发现,由于东阳木雕传统工艺素以作坊式师徒传承为教学方式,从未进入课堂教学序列,因而其最大缺陷就是没有教材,全凭口授身教,缺乏教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基础扎实,则技艺高超 ——《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前言

木雕因了其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湛,堪称“国之瑰宝”。而今我国木雕行业走进新的历史时期;然而,这千年传承的民间工艺,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却也面临着新的难题。问题之一即在于木雕行业面临人才严重缺乏的困境。其中,高级技工短缺是木雕行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虽然浙江、福建等木雕产业基地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创办木雕职业学校、培训班等,但学习木雕的人依然很少;特别是木雕企业大部分熟练工人、高级技工,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受眼力、体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雕刻出来的产品质量自然日渐有所下降,而较为年轻的专业木雕人才又因不能吃苦、耐不住寂寞等原因,不愿意进入木雕行业。上述现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传统木雕人才出现断层,木雕企业缺少专业木雕人才,木雕行业的发展将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东阳是闻名中外的“工艺美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阳木雕已有千余年历史,东阳木雕为全国四大木雕和浙江三大名雕之一,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阳木雕又是东阳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市级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为缓解木雕企业人才匮乏窘境,为传承木雕这一传统技艺,为培养新一代木雕大师,也为振兴东阳木雕产业和木雕文化,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又特批我院招收“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五年制学生45名。我院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把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技能培养模式,转变为知识和技能综合培养模式;通过招收普通高中的美术类考生、中职毕业生中的工艺美术类考生,力图把他们培养成为有较高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的木雕行业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在实际教学教程中,我院木雕教研室教师不断于中摸索教学规律。他们发现,由于东阳木雕传统工艺素以作坊式师徒传承为教学方式,从未进入课堂教学序列,因而其最大缺陷就是没有教材,全凭口授身教,缺乏教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那么,如何系统地开发教材,如何将师徒传承方式转变为现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在探索木雕专业教学新模式的背景下,《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教材的出版,可以说是我院教师在这一方面的一次有益又有力的尝试。“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是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由我院杜钢梅老师专职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杜老师经木雕大师的指点,在木雕教研室同事们的帮助下,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案与教学心得整理出来,完成了《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这册教材的编写。这本教材尝试将中国画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了解、认知及掌握工笔白描绘画技法与木雕设计为主要切入点,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学习工笔白描画法可以简易入手,进而掌握传统中国画绘制与木雕设计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设计力夯实基础。可以说,这本教材的编写对于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我院开设的一个新专业,由于专业创设时间短,诸如课程教学、教材编选等工作都处在摸索的阶段之中。我们结合新专业特点,编写的较为实用又具有木雕专业特色的教材,也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与使用中不断完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本教材的质量如何,一本教材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应由教材的使用者去评价,应放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在这里,笔者只想提出一点期望,希望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投身教改,编写教材,探索新教学模式,认真推行驾证式考核,不断提升我院育人质量,为真正培养出一大批木雕大师,也为振兴东阳木雕产业和繁荣木雕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于此,再说一句:基础扎实则技艺高超。

2011年6月于浙江广厦学院

(刊于杜钢梅主编《工笔白描与木雕设计》(校本教材),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