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课堂流程来看,分层次教学的基本模式为:领悟各层次的目标→分层次的教与学→分层次的检测→分层次的矫正。由于各层次的学习目标不同,课堂组织要按层次编制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此,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留出10分钟让学生完成各层次的目标测试题。补习矫正,确保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完成。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了各层次学生的实际,使得大部分学生减轻了不合理的负担。

第二节 分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分层次的教与学为导向,建立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堂流程来看,分层次教学的基本模式为:领悟各层次的目标→分层次的教与学→分层次的检测→分层次的矫正。这个模式的基本特点是:(1)教与学双方目标集中统一,双向流程顺畅,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成了师生双方的共同追求。(2)四环节的安排避免了上课时单调的同一信号的刺激对学生大脑产生兴奋抑制,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潜力的发挥和用脑的卫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3)动机明确的有选择的教和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4)“矫正”环节的实施,变“开放”教学为“封闭”教学,强调了教学的“功利性”。为“教学相长”和及时评价创造了条件。

让各层次学生领悟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即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各领风骚”,确立各自层次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开始上课时师生共同确定;二是上课过程中逐步显现:三是让各层次学生知道具体的知识点,然后分析推敲出自己这个层次的目标要求。学习目标确立的过程是一个导学的过程。

分层次的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由于各层次的学习目标不同,课堂组织要按层次编制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设立要视各层次人数不等的情况而定,某一层次人数较多,可分成小小组。小小组一般以前后桌子的同学为一组,以方便讨论和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查阅资料,解答疑问,交流看法,提出困惑。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点拨,一边收集个性与共性的问题分配给相应的小组或学生进行解答,并视情况进行肯定或补充。如果某一层次的学生学有余力,鼓励超标学习。在完成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可以向高一级目标努力。分层次的目标既是“教标”,又是“学标”。教师要有计划地为达到目标而运筹教学进程,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和有效控制,摒弃那些与目标无关的内容,突出重点,改变费时冗赘的教学程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组长轮流担任,按需分配任务,讨论交流落实,疑难问题提交,师生交替答疑,教师梳理引导。

分层次的检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教学评定这三大支柱。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为评价能准确地判断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为及时的矫正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此,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留出10分钟让学生完成各层次的目标测试题。要求在上完课后马上当堂予以检查测试。对分层次测试题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课上完后作检测用;二是先发给学生预习,待课上完后再检测。

分层次的矫正。每一次测试完毕后要运用专门设计的表格予以分析统计。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得分率少于85%的都要进行矫正补习。矫正补习的方法有:学生个体自行对照目标查漏补缺;小组合作相互矫正;师生对应交流探讨等。这样各个学生的达标情况或某阶段的波动情况,教师都随时掌握在手,以便及时督促引导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补习矫正,确保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完成。

从分层次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教学双方的思维指向性得到统一。教师的“备课—教学—矫正”,着眼于每一层次的学生,学生的“预习—听课—达标”着眼于自己每一层次的目标。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始终处在和谐共振状态中.教学情绪亢奋,课堂气氛活跃,增进了师生情感的融洽交流,达到了教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优化境界。

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了各层次学生的实际,使得大部分学生减轻了不合理的负担。由于达标形式是各层次学生均采用“保底不封顶”的方法(C层次学生受到时间和难度的限制),形成了分层递进纵向推进的形式,具有内在的激励性。不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有一个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掌握及相互竞争问题,而且在同一层次中仍有怎样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何向高一层次发展的竞争问题,所以,它极易形成学习上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这就有利于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各层次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对成绩不断进步且比较稳定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提级升格”,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进步的喜悦,激发起更努力进取的决心和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