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文化及相关分析
一、文化与学校文化概念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要弄清学校文化,必须首先对文化有所了解。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因为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这也是文化研究领域普遍的共识。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对文化一词的释义就采取了这样的界定方式: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的范围大小有别,学校文化的研究主要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述。[2]
“学校文化”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Waller)于1932年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使用的,他把学校比作一个社会系统,学校文化则是该系统的各种习惯传统、规则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的总和。1955年,美国学者布鲁克佛(Brookover)详细描述了美国学校的文化。1977年,撒拉逊(Sarason)研究了学校文化对教育改革的阻碍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研究者重新使用了“学校文化”的概念,但此时它已成为描述学校特征的重要术语,这与当时开始盛行的组织文化研究密切相关。
要了解学校文化的概念,有必要先了解组织文化的内涵。组织文化是“在不同水平上共享的意义系统”,或者是“一套相当稳定的固有假设、共有信念、意义和价值,它成为了人们行动的一种背景”。莱切斯(Reichers)和施耐德(Schneider)把组织文化定义为:“一套有关组织问题、组织目标和组织时间的共享意义和理解系统。”卢梭总结道,组织文化通常被视为“由一个社会单位成员共有的认知系统”。[3]
从组织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目前达成共识的学校文化定义有以下几种:
(1)学校文化指共享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两者把学校成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用来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镜头。
(3)学校文化包括学校中不成文的规则、传统、标准和期望,它们渗透于学校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为。[4]
从组织文化角度看,学校文化是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行为方式,同时又和学校本身的传统与历史有密切关系,即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所具有的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
学校文化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指出:“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郑金洲也持相同观点。石鸥在《学校文化学引论》中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努力所达到的总体文明状态,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清江在《教育社会学新论》中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
可见,国内外关于学校文化的定义侧重点不同。国内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学校文化予以关注。国外则着眼于把学习文化作为一个集团,关注其对身处其中的个体在价值信仰、思想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影响,对物质层面则较少关注。[5]
二、学校文化的内容
对学校文化的不同定义,导致对学校文化构成因素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的视角导致对学校文化内容的不同分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对象论
按照学校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学校文化进行分类。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清江把学校文化分成四种: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我国学者郑金洲将学校文化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高艳红也将学校文化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
2.要素论
按照文化的组成要素进行分类,是指把学校中的各种要素作为文化来理解。
汪理智认为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时雪松则认为:“一个健全的学校文化系统应当至少包括学校战略、学校理念、学校行为、学校视听觉、学校文化网络五个部分内容。”
3.层次论
这种分类方法从学校文化自身构成角度入手,承认学校文化有层次之分。
学者俞国良等人按照学校文化的表现结构,将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层,主要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如校园、校舍布局设计、校园绿化景观、教学设施、娱乐场所、图书馆建设等,以及显现在外的学校主体的活动方式。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守则、领导体制、检查评比制度,以及各种社团和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范围。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文化的内隐层,主要指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风气、校园人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袁小明则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统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核心是统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也有学者反对将“物质”和“文化”相搭配,认为物质或制度只是文化的一种“符号”或“载体”,“物质或制度所蕴含的意义”才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提出学校文化的实质是学校的“意义结构”。[6]
4.表现论
按照学校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分类。
黄兆龙将学校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包括学校标志、学校组织原则、学校制度、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行为;隐性文化包括学校管理理念、学校价值观念、学校经营思想、学校整体目标、学校精神和学校道德。[7]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特定人群的,具有属人性
文化存在于人的心里,存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之中,体现着人类族群的内涵和特质。文化以特定人群为单位,大的单位有民族、国家,小一点的有地区,再小一点的单位就是企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文化个性也不同,如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文化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学校,学校间的文化也是不同的。
2.学校文化是当下的,具有现实性
学校文化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和学校的历史、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不应割断历史、否定传统,而应正确处理学校文化继承和学校文化变革、发展的关系,把学校文化传统的优秀成分融入现实的学校文化和它的未来发展之中。
3.学校文化是普遍自觉的,具有自觉性
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中的人群普遍自觉的,这一特性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学校文化是大多数人的文化,是被绝大多数学校人所认同和共享的,即普遍自觉的;其次,自觉意味着积极的行动,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只有成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时才是学校文化。
4.学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性
首先,学校文化是一个观念和方式系统,它包括一些结构、形象、符号,甚至习惯和习俗。学校中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呈现的形态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学校文化结构,在本质上表征着师生的生存方式及其相互联系。学校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生态景观。[8]
四、学校文化的结构模型
仅从文字层面去理解学校文化总有点苍白。通过国外研究者所画的几个结构图,我们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
1.学校文化板块拼图
英国学者肯特(Kent)把学校文化比作一个拼图,由五个板块组成,分别是内部文化(internal culture)、亚文化(subculture)、领导与文化(leadership andculture)、外部文化(external culture)和文化变迁(culture change)。其中内部文化、亚文化和领导与文化归属于一层次,外部文化和文化变迁为另一层次,五个板块紧密契合(见图1-1)。
图1-1 学校文化板块拼图
其中,内部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和观念,该板块侧重于学生的价值观念。而内部文化又是由各个亚文化组成的合体,其中存在着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此外,学校领导对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文化。而外部文化指学校外部社会对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为学生的经验系统很多都在校外形成,外部社区的文化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要素。最后,学校文化的变迁涉及学校内外各种因素,主要还是外部因素。[9]
2.学校文化层次图
新恩(Schein)根据组织文化的层次,分层次理解学校文化(见图1-2)。
图1-2 学校文化层次图
组织文化的第一层次是基本假设,它对应于学校文化,是指在组织中成员共有的一套对事物本质和如何处理事情的复杂认识系统,组织成员甚至感受不到这套系统的存在。
组织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是信念,对应于学校氛围,它指的是组织成员传统的观念和态度,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组织文化最后一个层次是人工环境,它对应学校符号,指学校成员创造的人工环境,用浅显的方式呈现,可以通过肉眼等观察到,但却是学校文化和学校氛围长期积累的外化表现。
3.学校文化内容图
新恩认为学校文化由四大内容组成(见图1-3)。
在图1-3中,第一块专业定位(professional orientation)对应学校中能呈现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活动和态度;第二块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对应领导风格、沟通过程,它反映学校的行政特点;第三块学习环境的特质(quality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对应学生参与的活动中的智力因素;第四块从学生角度确定的重点问题(student-centered focus)对应于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的一系列努力。
图1-3 学校文化内容图
4.学校文化“新模型”
把学校文化的三个层次和四大内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一学校文化的“新模型”(见图1-4)。
五、学校文化的建设模型
1.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模型(CI理论)
CI(Corporate Identity)又称企业形象识别,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成功的企业管理理论。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IBM、索尼、宏基等都是通过导入CI,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也可以把CI战略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使学校具有更加鲜明的形象符号和文化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审美情趣、内化校园精神文化,而且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威信。
CI包括三个系统: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以及视觉识别系统VI(Visual Identity)。MI是CI的内核和灵魂,是企业精神的原动力,是BI和VI的基础和依据。BI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来表达理念,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而VI则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色彩、图案以及声、像、文字来表达理念,使人们对企业能够印象深刻。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通过导入CI理论来建设学校文化,实质上是指在新课改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MI、BI、VI策划,来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促进学校整体文化的建设。具体可以用图1-5表示。[10]
图1-4 学校文化新模型
2.学校文化建设行动六面体模型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作,由低期待、单面向的学校文化向高期待、多面向的学校文化转型,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
苏尚锋在长期调研北京市西城区各学校的基础上,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人与理念、结构与方法、材料与目标这三对要素,设计了学校文化
图1-5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模型(CI理论)
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如图1-6)。
图1-6 学习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
在六面体模型中,各个面的功能如下:
(1)在材料面上,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
(2)在理念面上,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3)在主体面上,尊重文化主题,发挥人的创造性;
(4)在方法面上,探寻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5)在结构面上,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6)在目标面上,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