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含义、意义和特性
一、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概念界定
一些研究者对区域教育作了不同的界定。黄孟源指出:“区域教育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划内或多个衔接在一起、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划联合而成的广义教育。”[1]顾建军指出:“区域教育是指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体与自然区域所构成的区域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相对独立而又基本稳定的教育实体。”[2]
区域教育是介于宏观的国家教育与微观的学校教育之间的教育。国家教育系统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和规范必然会在区域教育中反映出来,同时区域教育又以自身的关系和规范能动地影响到具体而微观的学校教育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微观层次的评价,即主要围绕普通中小学和高等学校进行,重点进行学校评价、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域教育评价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两基”工作评估验收全面展开,对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经费投入、减轻学习负担、“两高普九”的专项评估也有条不紊地进行。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高度关注教育质量评估的进展。
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某个区域的基础教育运行状况为对象,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的价值判断。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有狭义评价和广义评价之分。狭义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以某行政区域的教育运行状况为对象,对其质量有无和质量高低进行价值判断。在我国,狭义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分国家、省、地、县四级,每一级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就是对该级区域教育的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县(市、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县(市、区)教育机关是我国教育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我国乡(镇)一级教育行政机关变动较大,目前,一般未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县(市、区)教育行政机关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责权利的教育行政机关基层组织。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担负着最基本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它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决议方面,在制定和实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在领导并检查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方面,在领导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义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除了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基础教育评价外,还包括对非行政区域的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它是以某种非行政区域基础教育为对象,对其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非行政区域包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经济协作区。广义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的价值判断。
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涉及评价过程和评价主体两个方面。就评价过程而言,该项评价包括教育活动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评价。实施前的评价包括在教育活动开始前,为使活动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实施中的评价包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本身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实施后的评价包括在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这段时间里活动的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评价主体包括督导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评价主体。
二、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教育评价的层次不同,所依托的支撑性理论基础也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托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学校评价主要依托价值论和学校管理理论;区域教育评价主要依托数学模型分析、教育经济学理论和教育社会学理论。开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有助于引进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加强教育评价理论建设,为教育评价提供一些有益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育评价学的建立和完善。
(二)实践意义
开展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保证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区域基础教育评价,也是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从控制论角度看,教育过程是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完成教育计划、评价教育计划、采取后续措施改进教育计划的过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诉诸评价机制的采用。通过评价人们能知晓教育质量的现实状况,查找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实施改革,解决问题。
在进行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时,人们应关注评价的整体性、导向性和灵活性。
一是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效应。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旨在将区域基础教育运行状况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价值判断。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在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中,只有将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把握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对该区域的基础教育质量作出全面的、真实的评价。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大系统,对它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到评价对象的多种因素和多方面效应,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二是关注正确的导向。教育评价是有导向性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被评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被评者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简单地确定被评者的优劣。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区域的教育,而不是一个学校,因而,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产生的影响的范围会更大些,人们必须考虑到它的效果和影响,使区域基础教育工作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人们要针对所评区域教育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给予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是关注评价的灵活性。区域基础教育的空间比较大,尽管对象是在一个区域里面,但是区域内各个评价对象间的客观条件是不尽相同的。为了确保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能够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评价中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要照顾保留一定区域的特殊性,使得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兼顾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