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仑区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北仑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着力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策略包括以下三个策略: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的策略。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说,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必须讲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的策略。一是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具体。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全面,对学生的要求是否适度。因此,教师要为每课时、每单元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及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目标的教学就好比百米赛跑,目标明确,参赛者可对准目标往前冲,而无目标的课堂教学就好像饭后散步,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还具有反馈、评价的功能。通过目标教学,进行有效的反馈、矫正,查漏补缺,一课一评价,不放过一个知识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目标教学面向全体,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目标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矫正机会多,其中有三次反馈矫正,包括基本训练后的、新课教学后的、综合练习后的反馈矫正。教学评价,既可以是教学之后,为改善学习作准备的诊断性评价;又可以放在教学之中,为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还可以放在某一单元结束之后,为改善本单元学习查漏补缺,又为改善下阶段学习作准备的终结性评价。通过这样的反馈、矫正、评价,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使所有学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的策略。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教学质量。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应以序列性为前提,实现序列性与波动性两者的最佳组合,使课堂教学既连贯有序,又起伏有致,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良性运行。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水平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课堂教学结构应由精彩夺人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构成。
二、实施减负和质量均衡度测试策略
目前,北仑区各所学校正在开展“减负提质”专项工作。一方面,坚决实行“减负”,另一方面,坚决地开展为了监控质量的“教学质量均衡度测试”。
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度测试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为客观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价值判断的参照体系。二是为客观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价值判断的参照体系。有了质量评价标准,就能更好地对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常态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三是为“减负提质”提供加减的依据和质量标准,减少无效负担,增加有效负担,改进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益。四是为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确立方向,让教师不断矫正教学行为,调整努力方向,始终奔走在提高质量的路上。
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权威性。有了质量评价标准,各所学校不再自说自话,监控人员调查到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二是教学质量评价具有自主性。不必等到他人来检测,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质量的变化,自主调控教学行为。三是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通过比较各个阶段的质量,可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既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学校的发展。
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定目标体系。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所设置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分解成各个维度,每一个维度按学期的不同设定各个具体目标。二是对于目标的评价,可以分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个维度可以设立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特色性目标,以利于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各有特性的发展。三是设定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内容的特性,分别设定评估的办法,或是纸笔考试,或是实践操作,或是作品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