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何以具有客观性
“真正的知识导致对实在本身的沉思,或确切地说,它使人们能够根据知识的基本原理,亦即依据知识起源,从而依据存在的事物中最本质的东西来理解实在。”(59)那么,科学是何以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呢?换句话说,科学何以具有客观性呢?
1.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确保了科学的客观性
诚然,在现实的科学实践中,由于“观察渗透理论”,由于认识必须以主体既有的认知为前提,因此科学观察应遵循的“陌生人原则”只能是努力的目标,纯粹的“陌生人”只能存在幻想中。(60)但是,在科学认识中,由于“经验事实在原则上必须能够得到确证”是科学界普遍信奉的准则,观察、测量是主体指向客体属性的,是对客观存在的观察及其量的测量,测量的定量化(quantific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科学认识的基本规范,科学事实和数据依据的是对实验结果和测量的公共记录。这样,在科学实践中,虽然科学事实和数据的获取起初多是个体观察(individual observation)的结果,个体观察、测量难免受主体性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观察的真实性,但是,个体观察要为集体所有(collective ownership),一个个体,如果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以科学规范规范自己的行动,其目标是确认和产生被研究共同体接受的发现,否则,将被排除到科学研究舞台之外,“就如同那些不能或不愿适应这些规范的工人将被扔上街头、成为失业者一样”(61)。
正是由于观察是主体对存在物呈现于主体属性的描述,“测量的可测量性不是测量过程的产物而是真实对象、现象和过程的定性和定量方面辩证统一的反应”,“可测量的量是由测量客观化而不是由测量所建构”,(62)这就为科学理论的客观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知识生产的方式保证了科学的客观性
对于知识生产的基本方式,肖玲教授曾作过深入的探讨。她指出,人类知识生产大体分为三大基本方式:采集、模仿和制造。(63)所谓采集型指人们从外部世界获取经验。采集的基本任务是自己积累经验,作出记录,并搜集和整理别人的经验记录。主体生存活动是这种经验生长的“土壤”,经验的采集为知识的模仿作了准备。模仿型知识生产是采集型知识生产的发展,采集到一定经验后,就要对经验作出某种解释。模仿型知识生产又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知识对对象的模仿,求得知识对自然对象的外部一致;第二种是人们对别人知识(含方法)的模仿,是应用别人创造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在制造型知识生产中,经验已不再是人们生存活动的经验和对自然对象的简单观察,而主要是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制造型生产形态所创造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生存活动,只能来自科学实验或理论思维,来自科学家用抽象思维对科学实验获得事实知识的加工制造。
由上面陈述可知:采集型、模仿型的知识以及来自科学实验的知识生产无疑可以保证所生产知识的客观性。那么,来自科学家基于科学事实的理论思维的知识何以具有客观性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其一,认识不能从无开始。思维方式是实物性的活动结构借助符号在大脑中沉淀而成的,思维的逻辑与行动的逻辑背后,存在着逻辑与客体的关系。人的活动的格式和结构,本质上是由对象的客观结构所规定的。对此,列宁作过深刻的阐述:“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64)并且,认识也不是单向的,而是主体的既有认识图式与客观现象之间在认识实践中的不断契合。所以,理论思维的规律,是人类经过千百万次科学实践之后在人的意识中固定下来的一种“条件反射式”思维规律,理性推理是理性思维规律的再现。因此,经由理性思维所得的知识,表面上看与现实世界、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宗谱既长且不明显,但是,由于它们是以具有一定现实基础、现实内容的科学概念为“原料”、以理性推理为手段经思维加工而成,因此,它们能揭示本体对象之间所固有的关系。其二,作为理性思维的科学公理化认识方法是科学实践有效经验的历史凝聚物,既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具有逻辑严谨性。撇开解释,它只是一堆符号,是一个符号系统,但是当我们给它们以解释之后,就可以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而历经千百年的科学实践,认识主体的指示日趋丰富,这样,认识主体就能以抽象客体——物质性的科学符号——的形式把其所研究对象的某一或某些方面从各种原型中抽取出来并使之确定化。这样,认识主体就可以不求助于直接经验的体验,而从相应的形式结构出发,由相应有蕴含的命题体系中获得相当深刻和严密的结果,就可以借助公理化认识方法进行理论思维,从而使得认识对象的深层次特性得以揭示。所以,基于科学事实的理论思维的知识仍然具有客观性。
3.科学知识公共性特性保证了科学的客观性
科学知识形成的机制是:经验事实←→理论加工←→个体知识←→公共知识(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研究者共同的科学实践的产物。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否则,人们对它的接受是有保留的,换句话说,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纳入科学知识的体系之中。但是,由于科学知识最初是个体性的经验,个体认识可能由于认知个体错误地使用思维形式或依据了虚假的感官经验,而不必然的具有客观有效性,这就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的主体间可检验性来保证个体认识的客观有效性,只有通过了观察和实验的主体间可检验性,个体认识中那些主观的或虚假的信息才能被剔除,才能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被社会所接受,即具有公共性维度,所以,个体认识要上升到科学知识,要达到公共性维度,必然地要经过“社会化之筛”(65)!
也正是因为科学是具有客观性的,库恩晚年仍坚持认为科学并非只是解释学的事业,“尽管自然科学可能需要我所说的解释学基础,但它们本身并非是解释学的事业(hermeneutic enterprises)”(66)。也就是说,库恩也是承认科学知识是有着独立于情境解释的客观内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