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顶岗实习的特点
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工学结合、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形式之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强调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顶岗实习不同于普通的实习,因此,顶岗实习除了具有普通实习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专业知识在学校和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下能获得一定的增长,其操作技能在实习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训练中能获得一定的提高,其身心的发展均受到了指导教师以及学校、实习单位的影响。因此,顶岗实习具有教育性。顶岗实习的教育性是指它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顶岗实习和一般的教学环节不同,其实施过程需要依赖企业等实习单位来共同完成,是学校与实习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1)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和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实习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顶岗实习具有职业性。顶岗实习的职业性是指它与职业岗位劳动密切相关,是学生在实习单位职业岗位上的职业操作,其开展方式需要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来进行,在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方面都具有计划性。
顶岗实习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的特征表明,它既是一种实践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职业劳动过程。
(二)国家政策导向的强制性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随后,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14号)再次重申了这一要求。由此可见,国家政府部门对职业技术院校实施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因此,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家政策导向的强制性特征。
(三)强调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顶岗实习是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模式。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是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企业(工厂)顶岗实习,就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紧密结合。因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还是实习单位的“准员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相结合,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专业(职业)所需的各种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与专业(职业)有关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等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是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契点,是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2)。
(四)贯穿实践阶段(至少半年)的始终
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就“组织与计划”的第十条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原则上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学年进行。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安排学生学习的最后半年进行。”(3)
由此可知,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比较长,它不同于普通实习(时间短,最短的可以是一天),而且,顶岗实习贯穿于整个实践阶段的始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有始有终地做好工作岗位上的事情,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同时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如撰写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周志等。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从上岗第一天起就要有始有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五)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顶岗实习,就是职业技术院校按照专业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到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说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将会暂时走出学校这座“象牙塔”,在企(事)业单位中基于职业岗位,真实地参与到工作过程中,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顶替企业员工“真刀实枪”地进行技术工作,从而真真切切地体验生活、体验工作。顶岗实习实现了从“以课堂和学校为中心”到“以岗位和企业为中心”,提供了学生专业学习最真实的环境。且这种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空间上看,“岗位”替代了“课堂”,“企业”替代了“学校”;从时间上看,“8小时工作制”替代了“课表作息制”。
(六)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在普通的实习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就是实习生,而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却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实行顶岗实习,表明教学内容与学生身份的职业性。进行顶岗实习,专业教学就要体现职业的工作过程特征,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就要按岗定位。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是企业的员工,要认真执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切实履行顶岗岗位的所有职责;同时,学生仍然是在校学生,要按时完成课程任务及毕业设计等。总之,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七)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
基于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办学的方针,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针对“岗位群”设计,但学生一旦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其学习的内容会更具体、更明确、更具针对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在工作岗位上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八)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顶岗实习管理,一是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共同管理,二是顶岗实习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时间中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学校的事务管理。主要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就业部门、专业系部、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承担,但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参与管理人员不足等原因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第二,企业的业务管理。学生在顶岗工作中,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企业指导教师按照企业员工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员工式的管理。但是,实习生还处在学生向工人的转换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员工式管理,易造成学生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过大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学校和企业基本上是放任型的,由学生自己进行自由安排、自我管理。这尽管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律意识不强,易养成思想散漫、行为懒散等不良习惯。
(九)途径的多样化
1.学校组织推荐
这是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渠道,主要包括: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与相关单位联合办学,使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企业通过招工与接纳实习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相关的岗位参加顶岗实习。
2.学生自己找单位
这是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补充渠道。这些学生之所以自找单位而放弃学校推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对学校推荐的实习岗位不满意;个人拥有本专业就业的背景资源而主动放弃;极少数学生因个体因素无法从学校多次提供的实习机会中获得合适的实习企业。学生自找单位主要是通过家人或亲戚介绍以及学生自己联系等形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