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学结合与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与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工”包括学生到用人单位务工、带薪顶岗实习、预就业等工作过程,而“学”包括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实习实训等学习过程。第一阶段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学校和企业分别派出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二、工学结合与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

实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创建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工学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关于工学结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内容的结合,即知识与劳动的结合;二是形式上的结合,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容早已有之,而形式结合则是随着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才出现的,并且结合的内涵随着工业化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制造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操作工人,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所具有的条件,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这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第一次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工学结合的内涵与早期的半工半读模式不一样。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在实业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我国出国留学的“工读主义”和“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对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思想的早期探索。早期的“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做工”和“求学”的结合,还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的内涵。后期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工”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做工,而是具有工作和实习双重含义,“学”从文化知识学习上升到学习与生产工作相关的知识。

此后,由于职业教育实践经历了从本科“压缩饼干式”的教育(只见“学”不见“工”)到“企业培训式”的教育(只见“工”不见“学”,这里的“学”是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从对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矫枉过正到陷入泛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的泥潭,理论界开始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工学结合的内涵和实施的途径,不少专家学者都从各种角度探讨工学结合的内涵。有的专家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还有专家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的内涵可以定义为:从宏观的管理层面来讲,工学结合即职业教育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的学习层面来讲,即为了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和更好地发展,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统筹安排下,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把学校理论知识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工学结合理解为:工学结合是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包括学生到用人单位务工、带薪顶岗实习、预就业等工作过程,而“学”包括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实习实训等学习过程。工学结合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和教育深入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积极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由于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逻辑紧密相关,由于职业教育的突出功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和互动性,因此,工学结合内涵和实践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学结合实践的内涵经历了“工”和“学”的分离(学科导向教学、打工工具教育)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按照企业参与程度不同分为:“以学校为主,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再到现阶段深入探究的工学深度融合,即工学结合不仅面向市场需求,更要面向每个学生的职业志向。工学结合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要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求,更要引领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变换的需要。时代呼唤工学结合的实践回归育人的本质,这是未来工学结合内涵的重要体现。

(二)工学结合的基本类型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位,根据学生学习与实践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理论—实践

这种先学习再实践的工学结合类型是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学校和企业分别派出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目前普遍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实习阶段往往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甚至把学生直接送到企业流水线上,把工学结合办成简单的打工工具教育,难以将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积极性不高。

2.理论—实践—理论

这种模式是学习与实践交替进行,是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甚至与企业签订用人订单,根据订单要求,先进行校内教学,然后到对应企业进行实训或者在校内进行仿真实训,然后再回到校内课堂进行学习,经过实践与理论的多次循环往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同步,学生入校即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毕业后直接为该企业服务,使学校与企业成为办学共同体,学校主管教学与管理,企业重点参与技能培训核心环节。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所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即改革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将教学场所移到实训室(模拟企业的工作现场,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或到真实的企业生产现场,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一般最后直接向合作企业输送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而更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实训基地,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就某一技术难题进行共同攻关,借助科研成果为企业改进技术设备和生产流程,为企业生产节约成本、赢得利润。这种模式完成了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是常见的工学结合模式。

以上这些基本类型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特点是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安排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有效克服工学分离或以工代学的不足,而且可以解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老化更新等问题,节约了资金投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不足的是企业参与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不强。由于工学结合的价值取向是双重的,一是企业本身的效益与利润,二是所在院校的总体利益,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的定位和模式的选择,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必须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各利益体的共同利益协调模式,使工学结合类型与职业院校自身发展、企业利益高度融合,为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三)实施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

1.与行业企业结缘,搭筑工学结合平台

职业教育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服务区域经济,满足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与企业结缘,引企入校,校企结合,真正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连云港市几所中专院校从不同层面开展工学结合,有“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引企入校、“2+1”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等,这些模式既有成功经验也有薄弱环节,只有定位准确,明确合作方向,实现校企共赢,才能促进发展。

(1)科学定位,把握校企合作方向。

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培养企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直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质量从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校企共同研究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紧密结合,牢牢把握校企合作方向,科学界定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应定位为区域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区域大中型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只有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实现学校的自身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兴旺和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共享,同育新型技能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形式多种多样,有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等,其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学生的工作是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工学结合的质量与效果是衡量校企合作运行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参与对方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应用型技术研发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责任,才能使学校与企业做到水乳交融,同育新型技能人才。

(3)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目前,由于责任不够明确,很多学校出现了“放羊式”工学结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工学结合顺利进行,必须规范校企双方的责任,制定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①要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商定制度。学校在教学计划制定和培养目标修订时,应充分吸取“企业代表”的建议,由“企业代表”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代表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督和验收,并根据企业对员工未来工作岗位技能变化的情况向学校提出新要求。这样有利于企业和学校的沟通,有利于共同制定、修改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校企之间关于共建师资队伍、共建顶岗性实训基地和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的衔接。②要建立工学结合共管制度。工学结合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要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考核。企业侧重产品质量和工作态度考核,学校侧重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守纪情况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及时记入学生档案,作为毕业的重要依据。③要建立工学结合保障制度。学校要保证理论课时开齐开足,实践训练环节不少,企业要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基本生活,按照规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

2.以新型理念引导,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术院校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新形势。

(1)立足学生未来发展,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新技术的推广与使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职业技术院校要立足学生未来发展,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根据现代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职业技术院校要成立专业调研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根据企业需求及未来职业岗位发展取向,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确立课程教育体系。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式,在学校是“半读半工”,边学习边工作,到工厂企业是“工学结合”,边工作边学习。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围绕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教育体系,按照“岗位需要什么,教学安排什么”的原则,遵循行业企业发展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科学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和支撑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通,课程教学与岗位实践相衔接。

(3)依据学生个性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块。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较大,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这要求教育者在设定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三个结合:①结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重心,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教学模块。②结合学生个体成长的差异,开发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岗位拓展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模块。③结合专业发展及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对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岗位能力提升模块中又设置了数控技术、车工工艺和生产管理等三个二级教学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选择,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

(4)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工学结合的对象既是学校人又是职业人,这给传统的教学评价带来一定的挑战,只有建立校企双向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取消过去传统学校一考定结果的方式,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学业测试等立体评价模式,学校侧重理论知识考察,企业突出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考核,实现考核由量的定性向质的转化。

3.按照工学结合要求,加大课程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校老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要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1)德育课教学突出实效。

根据职校学生思想状况及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工学结合实践,对德育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改革德育课传统的讲解和灌输式教育,强化活动与体验教学,并将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寓教于乐,做到“培训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课程项目化”。如“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教学,把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分成“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德育标准,重点突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文明礼仪等方面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文化课教学注重基础。

文化课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这要求教学中不能偏废,根据专业对文化学科的要求,以够用与实用为原则,积极探索,对规划教材进行整合,编写适合专业教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补充读本。强化文化课服务专业教学功能,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不同专业的文化课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允许学生进行多次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3)专业课教学突出能力。

职校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生产一线,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校学习期间,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专业课教学环节要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做法,把深奥的理论融入具体的实践中,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工学结合实践中,更要突出这一环节,根据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梳理理论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结束后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中做”以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课教学突出专业能力提高,明确目的、任务、内容、考核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对较频繁出现的错误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集体讲解,对特别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专项练习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相关实践报告,避免学生实践的盲目性,突出实践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四)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经验的综合性成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1.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管理的关键因素

(1)“多赢”是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无论是工学结合还是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的结合点,体现“多赢”,才能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在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应搭建一个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顶岗需求的交流平台,通过实习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真实职业环境下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只有双方的需要比较吻合,才能保证后续的实习有效地进行。

(2)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信息流的构成与特点。

顶岗实习的信息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实习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实习的意向;二是学生实习进度汇报,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以及学校与企业的信息互通,学生之间实习体验或经验的交流;三是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学校从教学的角度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以及学生自我的评价。这些信息的互通与反馈是即时的、动态的。

(3)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评价主体多元性和形式多样性。

分散的顶岗实习企业、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学习地点由课堂转移到了公司、工厂,实习指导的教师由校内的老师变成企业的技术人员或车间里的师傅。同时,学生是实习的主体,经历实习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工作经验的丰富、操作技能的提高情况作出一个自我的判断和评价。因此,评价的主体应从学校单一主体转变成学校和企业、学生多元主体,并按不同的权重构成最终的评价结果。对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一般可考查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习态度和表现,包括工作态度、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二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即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三是实习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也可以是作品设计,或者是调查报告、营销策略建议书,等等。对毕业论文成绩评判应结合实习类型、个性化特点分类进行。

2.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实施的措施

(1)多途径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夯实工学结合教育基础。

第一,以社会服务为纽带,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岗位。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职业技术院校应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通过有计划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技术开发研究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等,增加企业对学校的深入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

第二,以地方商会、协会为依托,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实践表明,与单个企业开展合作、拓展职业顶岗实习岗位的做法,在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初期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能基本满足职校生顶岗实习的需要。但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单个企业合作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要求,必须创新思路,积极走与地方商会、协会合作之路,大面积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以地方商会、协会为依托,成片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可同时解决多个专业的顶岗实习难题,并便于实习管理,可有效推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

第三,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途径之一,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不足的重要补充,而职业技术院校自身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设备投入、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等诸多问题,因此,多数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时有心无力。针对这一情况,职业技术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挖掘办学潜力,多渠道筹集资金,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以场地引资源”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可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生产和实训的一体化作用。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学生真正在生产一线顶岗,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经受实际生产的复杂情况的锻炼;把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节省了企业对场地的投入,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

(2)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培训,是推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思想保证。

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角色转换意识不强、吃苦精神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加上实习岗位很多活儿都是机械重复性的操作,与理想中的专业存在着差距,而严格的企业现场管理更与学校的关爱式管理差异很大。部分同学感到“难以适应”,甚至还出现离岗脱离实习的现象。学生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对象,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顶岗实习就难以取得预定的效果。为此,学校在实践中要注意抓好学生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和岗前培训,以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活动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尽量缩短从校内学习到顶岗实习的不适应期。在思想教育中,还应注意压缩一些单纯的抽象理论内容,而更多地紧贴他们所关注的实际思想问题,如“眼高手低”问题,职业理想与就业起点的关系,工作难度、强度对磨炼人的品质问题,新员工如何适应企业的管理与融入企业文化问题,以及实习待遇问题等。同时,还可以邀请合作企业派人员来学校介绍实习企业概况、产品、工艺、岗位情况以及规章制度,让学生对实习企业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些教育和引导,帮助同学们合理确定期望值,调整心态、乐于实习,从而为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3)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是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取得实效的保障。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一项内容复杂、头绪繁多的工作。职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实习,学生阅历浅,独生子女多,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加上实践基地远离学校,他们第一次离开校园,走入社会环境,难免会遇到许多无法事先预测的问题。学校作为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决不能因为学生实习已纳入企业的管理范畴而完全放手,而是要高度重视,保持清醒认识,扎实做好组织落实和过程控制工作,实行跟踪到位。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重点要完善两项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学生与学校签订的顶岗实习承诺书)和一项合同(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为确保学生实习的安全,除企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险外,学校还可以免费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的办法。在顶岗实习中,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对按班级整体安排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派班主任带队赴企业驻点跟进管理,而公司也给予驻点老师一定的薪酬补助;对实习地点相对分散的,学校则安排足够的指导老师定期到现场指导和解决问题。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常规管理、生活管理,定期反馈情况,查找不足,总结提高,实行每日学生情况记录制度以及学生宿舍每日两清一查制度。同时帮助学生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问题、不同岗位之间的攀比问题、转岗问题、生活不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及各种纠纷问题。帮助他们解除疑惑,指导他们在实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地向“职业人”身份过渡。三是要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确定稳定的联系人员和信息反馈渠道,以及时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确保他们的实习安全和身心健康。

(4)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三赢,是工学结合理念下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

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开展,必须找准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利益的契合点。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其解决了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对学校来说,顶岗实习使学校获得了借助企业优质资源提升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并得到了企业对学校就业工作的热心支持,学生就业通畅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就会不断地增强;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与员工交流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并获得了就业岗位和实习薪酬,也减轻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实践证明,只有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共赢,才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