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陈岩泉 丁 炯
我校自2000年创办以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2006年确立了“小学生多元智能教育的研究”这一龙头课题,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旨在培养学生“会爱、会学、会玩、会做、会说”的五会能力。2010年6月,作为“小学生多元智能教育的研究”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结合学校的实际,采用一定的途径和策略、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依据
1.组织该项课题研究符合素质教育实施的需要
从总体上来说,当前的素质教育和课程尚难突破“本质推进”的瓶颈。致因较多,其中一条即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难以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据此,本项目的研究,首先在理论层面予以一定的突破。
2.组织该项课题研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走进新课程》一书有这样的阐述: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成为这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次课程改革提倡弘扬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3.组织该项课题研究符合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从实践上探究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塑造教育”、“小学生多元智能教育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发展能力的培养上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项目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从本质上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研究,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研究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相当不够。虽然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其中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或者家长对自主学习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因此容易在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和家庭教育过程中走入自主学习培养的误区。
误区一,虽然许多老师也尝试着设计一些课堂上的教学环节和课外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但是这些实践活动往往存在着理论基础很薄弱的问题,有的老师甚至不知道其理论依据是什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只图表面形式的热闹,整堂课下来忙这忙那,看似学生非常自主,实际上没有重点,花样有了,实质却没有。但是花样并不代表本质,这必然导致教学的无效性和盲目性。
误区二,现在许多小学教师往往采用“模糊培养”的方式,即小学老师在面对着不同的小学年级,没有一套适合不同年级的自主学习教学思路和培养方法。如小学生通过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许多教师在指导不同年级学生的预习工作时,并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区分尺度和标准。采用这样的一种模糊培养的方式,忽视小学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因此不能够因材施教,不能完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误区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设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形式上有了变化,但却缺乏实效性的情况,表现为课堂上学生不自由的自由探索、自流式的自由探索、无意义的自由探索,没有发挥教师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设计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但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教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操作要领没有深入研究,只是进行简单处理,不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意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多时候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迁就学生、放纵学生。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学习进程“自由化”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充当了课堂教学的“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没有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参与与教师合理引导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
1.实践目标
(1)整体目标:通过小学生自主学习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施,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动力、习惯、意志等)和自主规划学习的能力、自主实施学习的能力、自主调控学习的能力、自主评价学习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以年度为单元,根据各阶段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别制订各年级研究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最终达到总体培育目标。
2.理论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活动,阐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揭示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特征,概括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途径、形式和实施策略,制定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探索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般目标。
(二)研究组织
调动各方力量,组建研究队伍,形成研究网络,保证研究实施。
(1)学校校长室是研究网络的组织者,承担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的审核。
(2)学校教科室是研究网络的组织者、指导者,承担课题研究计划制订、研究方案设计和课题研究操作实施指导。
(3)学校教导处协助教科室,组织研究操作实施与研究效果测试。
(4)学校各学科组执行教科室指令,带领教师具体进行课题研究操作实施,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渗透的任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筛选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基本设想和实践计划框架,实验教师依据基本设想和实践框架,建构自己的实验意图、方案。课题组定期分析,采取定向、定量和定性分析,做到实验中不断探索、改进、凝练与提升。
(2)案例研究法运用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行动的效果进行思考、分析、提炼,总结出规律性的经验,撰写专题经验总结报告。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2)建立情报组,搜集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讨论,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状况。
(3)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研究将取得的成果。
2.实施阶段
(1)现状调查(2010年9月—2012年6月)。
利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就目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基础等方面向学生、家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撰写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以此作为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
(2)落实实验计划(2010年1月—2010年8月)。
提交子课题申请书,在总课题组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制订实施计划和实施步骤。确立子课题的项目实施分阶段、分年段目标。
(3)项目实施(2010年9月—2012年8月)。
①选择实施对象
②确定培养内容
③制订培养措施
④组织培养实施
⑤收集培养资料
⑥总结培养经验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理性思考。
(2)组织有关成员撰写研究报告。
(3)聘请总课题组专家,完善研究报告,接受总课题组验收。
(4)编辑《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集。
(5)举行专题研讨会,展示研究成果。
三、研究实施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1.自主规划学习能力
自主规划学习能力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自身实际,自主设计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进度的能力。叶澜教授认为: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因此,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主规划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无疑会越来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1)参与目标制订,坚信“我能学”。在自主学习中,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有教师预设的部分,也有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部分。教学目标的制订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以《天上偷来的火种》的教学为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这节课估计可以解决哪几个,解决到什么程度,由师生共同来决定;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程,学得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学得慢的能达到基本训练要求: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由于学生参与了学习目标的制订,无论是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很大的学习热情,在力所能及的学习成果中,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我能学”的思想。
(2)自主选择内容与方式,达到“我会学”。“注重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如教《村居》这首古诗,教师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挥毫,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尽显其能,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又如《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中,文中讲两只不同表现的小兔子,小白兔勤快劳动种出了白菜,小灰兔什么也不做,只想向山羊要白菜吃。小灰兔看到小白兔有很多白菜很疑惑,小白兔告诉小灰兔:“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文章就此结尾,没有继续写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的表现,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会怎么想,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学生各抒己见,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既受到思想教育,又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自主实施学习能力
自主实施学习能力就是指以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深挖自身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由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好奇是人的天性,既产生学习需求,又是一种学习动力。自我探索就是学习主体基于好奇心所引发的,对事物、环境、事件等的自我求知、索知的过程。通过自我探索而求知、认知,这是学习主体自为获取知识的方式之一。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掌握知识程度,兴趣点,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等有关情况,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他们乐于接受,乐于去钻研的学习情境。如抛出一个问题后,教师不马上宣布答案,让每个人自己查阅资料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强化学习主体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
(2)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设计、操作和改进,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学生自己动手去用实践检验真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经常性地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学习时动手实践的重要,自觉地全神贯注想、做、练相结合,并注意要指导学生改进动脑又动手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实践的能力。如自然学科中的演示实验尽量能让学生做一遍,一些课后练习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这样学生不但会牢牢记住这些知识点,而且也能提高自主实施学习的能力。
(3)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这里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插进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根据课程和教学要求,灵活应用。改革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尽量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以最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让学生们掌握。
3.自主调控学习能力
自主调控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为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过程的能力。自我调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受个体情意因素和认知因素(包括元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的。一方面,学生不能运用内隐语言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调控,缺乏必要的元认知能力,还没有掌握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发展上的不成熟限制了他们对学习的自我调控。另一方面,学生关于学业成功的不成熟的信念也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调控。如7岁以下的儿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过于乐观,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等。当学生已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并已掌握一定的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时,他们在学习时就有可能从成就目标、任务价值、自我效能感、归因等方面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从自我调控学习的六个维度即动机、方法、时间、表现、环境与社会等方面指导学生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
(1)从学习的动机过程来看,指导学生运用一些自我激励的方法如目标设定和自我奖惩的策略。这些措施对保持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十分有益的。
(2)从学习的方法维度看,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比较笼统的一般性策略,如计划、监察、评价、反馈与调节。一个是比较具体的策略,如复述、背诵、划重点、列提纲等。
(3)从学习的时间维度来看,指导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计划与管理。
(4)从学习的表现维度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表现与目标的差距进行监测,当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距时,会分析原因并做出调节。
(5)从学习的物质环境维度看,指导学生能够选择适宜的学习场所以及主动充分利用有助于学习的各种设施去学习。
(6)从学习的社会维度看,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人可以帮助自己学习,从而学会合作。
4.自主评价学习能力
自主评价学习能力就是指学习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意识和行为反思做出分析和判断,形成独立的自我判断,获得自我评价结果的能力。自主评价旨在引导学生依据理性要求,客观地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保证自主评价能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辟评价机会,鼓励学生学习自主评价;通过自主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再次尝试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做好适时适度地调控工作。
(1)激发内部动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会自主评价的好处,才会促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些同学之所以学习成绩优秀,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发言、勇于表现;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自己以及学会探究事物规律的正确方法,扩展创造未来的力量”。初学自主评价,可先以一些学生为试点,鼓励他们模仿老师评价学生的口吻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或让他们对自己的发言补充理由根据;再以点带面,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评或自评,教师以伙伴身份加入学生的学习中,以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评价。
(2)指导评价方法
要让学生正确参与评价,促进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指导,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评价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评价是让学生对他人或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评价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让他人口服心服。如《草船借箭》一课,围绕课题中的“借”字能否换成“骗”字,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结果有些学生认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骗到箭的,用“骗”确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骗”字带有贬义,不符合文章赞扬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感情色彩,同时“借”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大,蕴含的意义也深,还是“借”好。经过唇枪舌剑,最后大家还是倾向于“借”字。如此安排,不仅让学生对自己讨论过的问题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而且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他们的自主性。由此可见,有理有据的自主评价能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领悟课文,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其次,要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事物总是存在着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指导评价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客观地评判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缺点,对他人、对自己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在促进他人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3)调控评价过程
为了保证自主评价能达成目标,教师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要适时适度地做好调控工作,努力做到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发言应及时引导同学们做出评价,教师则运用激励性语言引评,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失望倦怠情绪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在评价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当一个开放性话题或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就需要采用延时评价,通过调控,暂时延缓评价,使学生能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诱发新颖而有意义的独特想法。比如在教学《蛇与庄稼》时,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事物之间互有关系的例子,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一二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如种植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青蛙能捕捉害虫等。这时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是留下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再思考、再讨论。经过一番深入探究,学生们说出了更多独特的、鲜为人知的例子:如蚊子能把一个人的传染病传给另一个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延时评价为不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时间,符合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一个重要策略。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校园网的建设
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科学,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1)充分利用网站的论坛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机房的座位不像普通教室那样排列,可以很方便按座位进行分组,而机械的分组必然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于机房的电脑是联网的,因此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机进行分组,而交流的平台就是论坛了。学生在课前自主分组,组长把任务也以主题帖的形式发在论坛中,其他同学把搜索结果以论坛回帖的形式进行回复,最后组长把合作学习结果对教师的主题帖进行回复。在反馈时,全班同学一起对每一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回帖方式进行评价,评出最好的小组。
(2)充分利用网站的博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愿意向大家展示自我,当受到大家的表扬和鼓励时,内心便催生出更加向上的自觉性,而博客正是这样一个展示自我、与人交流的空间。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建立富有自己特色的博客,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和问题放在博客上,让教师、家长和同学一起进行评价,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同学们及时给予解决。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对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帮助自己及时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3)充分利用站内短消息和聊天室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
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作用是巨大的,但学生们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怎样才能和教师及时地交流?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向家庭延伸?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站内短消息和聊天室相结合在线答疑方式就体现出巨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短消息的方式给教师留言,教师上线后通过短消息告知,师生一起进入聊天室给予解决。在这里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还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2.课堂教学的组织
课堂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培养的主渠道。在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教师就必须向35分钟要质量。在新课标、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就要在教学模式设计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在35分钟的学习时间里,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1)解读学科教材
自主学习作为一个亮点,成为贯穿教学设计整个过程的一条主线。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个人化的解读到体现个性创意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师给予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自由和空间等。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堂新授课的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是渗透的凭借,渗透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的。因此要组织渗透,必须阅读、解析教材,认真把握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如阅读了语文学科中的某篇课文,就应该理解掌握文章的题材、中心内容、教学重点。
(2)选择培养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是后天发展起来的。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水平和特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自我发展水平还不高,他们的学习观比较幼稚、缺乏分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业时间管理、学业求助等都带有明显的不成熟的特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具有的学习经验不同,他们的自主学习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正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如高段小学生与低段小学生相比,自我意识有明显的发展,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准确性、稳定性都在不断提高。与自我意识发展相平衡的,小学生的意识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一至三年级是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发展较快的时期,三至四年级相对稳定,四至六年级又是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但总体上来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调控主要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受教师、家长等成人要求的支配,愿意接受传统和权威的要求。他们也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往往由家长、教师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他们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完成。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们在对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与指导上,不仅应该遵循从“扶”到“放”的过程,还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法和策略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设计教学方案
操作设计是课堂实践的前提。这一步走得实,才能为课堂实践打下成功的基础。我们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培养目标,结合各自任教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案。将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紧密联系,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即以教师启导为基础,以群体交流为依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主旨,让学生明确目标,研读教材,发现问题,小组讨论,群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深化,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第一步,设计导学提纲——自主学习的依据。教师依据新知识的需要,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有目的地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好铺垫,提出本课导学要点,让学生明确自学方法和要求。
第二步,自学新知——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发现是理解的基础,理解则是兴趣的源泉。已经发现的结果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的欲望,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学新知,主动参与感知、探索、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在学生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把内化解题思路与方法外化为解题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第三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指导——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小组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学生交流自学中的体会,讨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全班交流,教师从中获取信息,指导解难。
第四步,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是自主学习的着力点。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
(4)组织课堂实践
教师课前的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完成教案设计,就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展示课堂教学实践课,其他成员则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对实践课进行评课,主要评研究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智能是否得到培养、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分析、研究,帮助教师掌握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自主式教学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超前学习、积极合作、认真反思。因此,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业、课堂学习中的合作、新课结束后的反思。
①检查自学作业
对学生在超前学习中的作业,要提出质量上的要求。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在专用作业本上,每次新课前交给老师检查。作业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轨迹、成果,要求学生自觉完成,妥善保管。而检查学生的自学作业,不仅能使老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也是督促学生自觉超前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学生自学作业的检查,可以知道学生学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问题,以便于老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引入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小组成员的搭配和对小组长的培训。如一组一般以6~8人为宜。成员少了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成员多了又减少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小组成员的搭配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性别差异、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因素,尽量做到各小组相对平衡。小组搭配得好,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成立学习小组后,则应该训练小组长、记录员,使其学会:组织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展示各自的自学成果;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问题,并提炼出本小组存在的共同问题;做发言记录,向全班同学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带领组员找出自学作业中的错误因素,进行反思,并自觉订正,相互检查。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每位同学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能做到讨论有问题、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避免了流于形式的讨论。
(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整体设计策略
整体设计策略是一种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方法。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教师首先要对相关知识和培养途径有个整体的设计。本课题研究就是从学科教学和活动设计为重点的整体结构入手,再进一步分析理解知识的细节,通过指导制定学习规划、督促实施学习规划、调控学习进程和评估计划的实施过程、结果的这个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指导,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2.分类指导策略
按元认知能力分为强、弱和中等三类。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能迅速选择好的认知策略,及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反之,则表现较弱。正因为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便于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指导。或进一步强化培养个体的强势,或帮助个体弥补自身的弱势,达到协调发展。
3.自主发展策略
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发展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活动及周围环境关系的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主调控的主体意识的显现。因此,它既重视环境对个体的潜在影响,更重视个体自觉、能动的自主计划、活动和调控的能力,在主体自我调节、自我强化、自我激励中获得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自主是指个体对自己活动支配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是指个体认知能力及身心各因素的平衡与协调的水平与程度。自主发展首先作为一种个体意识,是在确立主体地位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对自我意识的积极调控和主体人格的有效建构,是一种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自强不息的自主意识为目标,以激发人的自主发展内在动机为出发点,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发挥个性潜能,逐步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健全心智,为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打下终身学习的心理和能力基础。
四、研究成效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两年多的有序、深入的实践与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培养,从而基本实现了培养目标。
1.提高了学科学习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深入解析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一切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上海市的金钥匙比赛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在体育学科中,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学会2项体育运动技能,到了五年级至少能学会20项体育运动技能,不少学生还学会了自己设计体育游戏,参加市区各项比赛屡创佳绩;语文学科中每年我校学生参加上海市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得非常出色的成绩,参加上海市的古诗诵读大赛夺得了特等奖,为新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显然不能用提高多少分或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说明,但是它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教育者是学生,但是具体的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是教师。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的研究、实施,全面地锻炼了教师,提高了教师的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夯实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功底,促进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发展。
1.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要在对学生实际、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它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个别学习、班级授课、大组讨论、质疑解答等),设计师生沟通的方式(如呈现信息的形式、启发学生的策略、探测学生的内部经验结构的途径等)。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要十分注意预测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及其调整能力的高下,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加工、对各种教学策略的熟悉和掌握密切相关。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监察自己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它既包括教学后记式的总结反思,又包括对教学中师生围绕教学主题所进行的沟通活动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学组织活动的评价;既包括对教学实际情况及效果的监察,又包括根据这些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所做的进一步分析,这种及时的评价和深入的反思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走向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
3.促进了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时间。我校把课题的研究作为师资培训的校本培训内容,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校本培训教材,人人通读多元智能理论,人人写专题小结,人人写论文或案例,人人尝试实践公开一堂课,结合公开教学再进行说课、评课活动。通过上述活动,教师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形成了积极向上、虚心好学的教学研究氛围。教师们意识到:只有创新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开发自身的潜能,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观念正在逐步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改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化,教师不仅在认识上有所提高,而且在实践上有所行动。
五、研究小结
本项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实施自主学习素养培育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小学生自主学习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施,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动力、习惯、意志等),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以年度为单元,根据各阶段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别制定各年级分年度实施研究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最终能达到总体培育目标。
3.到目前为止,本项研究对小学实施自主学习素养培育只是作了初步的探索,获得的是初步研究成果,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化,对于研究成果也将进一步总结、完善。
六、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2]王京霞.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学教学参考
[3]陈兆淼.注重方法 培养能力 提高效率[J].中国教育报,2002(10):59-60.
[4]费晓萍.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5):109-114.
[5]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48.
[6]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1(1):99-101.
[7]盖乃诚.“主动、探究与合作”,灵丹妙药?[J].中国教育报,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