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老师的话——纪念李老师从教50周年
魏育银
编成了多少金花银朵;
您的生命之火,
是一支莹莹洁洁的蜡烛,
照亮了多少奇花异卉。
您向科技精英注入过知识的力量,
您向社会贤达展示过道德的榜样。
您以您的实践向社会证明:
中卫——我们的家乡,
也是人才的发祥地。
您年已古稀,
两鬓苍苍。
但从教50周年,
这数字又是多么的堂皇。
50年啊,
半个世纪。
几个时代,
几换朝纲。
您亲身经历的,
您亲自干过的,
多么复杂,
多么悲壮。
您见识过40年代末的返照回光,
您沐浴过50年代初的孟春晨阳,
您领受过50年代末的凄风苦雨,
您倾听过60年代初的啼饥号寒,
您经受过60年代末的狂风恶浪,
您忍耐过70年代初的阴冷目光,
您盼到过70年代末的云开雾散,
您投入过80年代初的改革初潮,
您享受过80年代末的成功喜悦,
您持续过90年代初的规划设计,
您不安过90年代末的教育低谷。
忆昔当初,
20岁的您,
初登教坛,
即露锋芒。
执著,
精确,
热情,
豪放。
在古老的校园里,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造后的您,
更是如虎添翼。
知识面的拓宽,
使您变得更加成熟,
更加能干!
您醉心地投入教学,
您全力地深入工作,
教导处、团总支,
教室里、操场上,
到处有您的足迹,
到处有您的影子。
您兴趣广泛,
才思敏捷,
刻苦勤奋,
精力饱满。
您用您的行为,
您的风范,
教育了多少学生,
影响了多少教师。
当医院病人垂危缺氧的时候,
您勇应重托,
以娴熟的实验技能,
尽快地制集氧气,
挽救了垂危者的生命;
当学生遇到挫折,
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时候,
您以深深的爱意,
去规劝,去启迪,
使之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您不愧是学化学的,
竟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水,
分解成可燃的氢,
助燃的氧。
再化成生命之火,
放光发热,
造福人类。
您不愧是搞教育的,
竟能把自己的语言行动,
化为真诚的细雨春风,
点点滴滴,
丝丝缕缕,
渗透于学生心田,
变成求知的力量,
把他们带进知识的殿堂。
正当您踌躇满志,
计划好好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没想到,
还未进入而立之年的您,
竟遭到了极“左”台风的袭击。
无能者,
把过去对您的妒忌,
化作仇恨去攻击您。
利用您的只言片语,
抓住您无法改变的出身,
把您一举推向深谷。
从此,
降级,
处分,
离职,
开除团籍,
颠沛流离,
接踵而至。
您失去了做人的权利,
工资也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
无穷无尽的批判,
没完没了的斗争,
甚至监督改造,
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
您还是您。
蒙冤,
不能使赤子之心灰暗;
受苦,
不能使钢铁之躯屈服。
无论干什么事情,
您还是那么专注,
那么投入。
别人要改造您,
您却为他们解决了无知者不能解决的问题,
您专门制定的入炉配方,
竟使六座炼铁炉不再结底。
您以惊人的毅力、科学的知识,
为中卫工交部门,
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化验室。
当您被允许重返教坛的时候,
是那么欣慰,
那么欢喜,
甚至偷偷地哭泣。
因为,
教育毕竟是您最痴心的阵地。
您不计报酬的低微,
不计工作量的繁沉,
夜以继日。
教书育人。
您承担了全高中的化学课,
穿梭于三个年级六个教室,
对几百名高中生直接施教,
不以为苦。
夜晚,
备课,批改作业,
还一手办《化学之窗》。
连回家过一次周末,
也捎回一大捆作业本。
在卫中停办的日子里,
您被遣发到柔远堡。
在一所破烂不堪的农村中学,
您再次体现了自己超人的价值。
条件差,
环境苦,
地位低,
工作累,
都不是您在意的。
您最忧心的,
却是柔中没有实验室,
以致学生能力太低。
为了建起这个实验室,
您费尽移山心力。
废电池中炼锌,
破导线中剥铜,
烟洞梁上寻硫,
以土硝制火硝,
用石膏制硫酸,
以至于被二氧化硫熏昏几次。
奔波、求告,
收集、提纯,
耗费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终于大功告成。
在当时,
却是全县农村中学的唯一。
您教课认真,
爱生如子,
柔远的父老乡亲,
对您的事迹在不断地传颂,
您把柔中的理化课教成全县统考中的第一,
而极“左”路线的执行者,
却不准您的女儿上高中。
春天终于来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给全国带来了勃勃生机,
给您——我们亲爱的老师,
也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党和政府,
重新起用了您,
您的弟子,
也全心全意地祝贺您、拥护您。
您虽五十开外,
身体不适,
但仍以全身心投入、
夜以继日地工作,
以至于几次发病,
几次昏迷。
您不是共产党员,
但对党的教育方针,
理解至深,
您集中外教育家的创意,
为卫中订出全新的奋斗方略。
您的立足于成人,
致力于成才,
着眼于成龙的育人层次构想,
是多么切合人生百态,
多么的符合因材施教。
您对一加二加三的解释,
就是您系统工程的谱曲,
您反复论述:
造就一支思想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步提高,
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您管理上的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
激发了教师的神圣责任感,
为卫中的突飞猛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慈祥的老师,
您是那样的通人情,
那样的尽人意。
高科技弟子,
立功受奖的英雄弟子,
失足入狱的落拓弟子,
您对他们,
都有着深深的爱意。
当您和博士生、硕士生弟子畅谈时,
倾听他们前进中遇到的困惑,
用以反思中学教育的不足,
及时纠正高分低能的问题。
当您收到战场上立功弟子来信时,
不光是欣慰,
却想到的是,
对在校学生的启迪。
当您接到失足弟子的狱中来信时,
更是思绪万千,
夜不能寐,
竟不辞辛劳,
几百里外去探监,
与失足者谈人生的价值,
做人的责任。
您用真实的对比材料,
活生生的事例,
使在校学生,
心灵得到启迪,
精神得以升华。
您对“玩”的理解,
是教育家过人的胆识。
曾经是全面发展的您,
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串串枯燥的数字,
看起来没什么,
想起来却是惊人的,
全国各大名牌大学的通知书,
就是您辉煌业绩的展示。
从此,
卫中登上全国名校的殿堂,
您自己,
也被推上了荣誉的巅峰。
您当选为县人大副主任,
自治区政协常委,
全国人大代表,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您老了,
确实是老了。
而且身体也不断地向您警告,
但您不愿意放弃教育的权利,
退出教育阵地。
并不是有什么权力欲,
也不是能捞到什么好处,
您只是为迟到的春天,
没让您淋漓尽致地发挥。
千锤百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留得清白在人间。
您退居二线了,
您可以心安理得的休息了,
但您仍是心系学生,
胸怀学校。
您关心的是百年大计,
您忧心的是形势逆转,
您有为之心,
不愿无所作为,
您有用之材不愿无所事事,
您的生命之水仍在分解,
您的生命之火仍在燃烧。
为之而产生的烦恼,
也使您自己,
百思不得一解。
该歇歇了,
我们的老师,
您亦苦亦累地干了50年,
没有当大官显贵,
也没有家居万贯。
您虽然子孙众多,
却使您更加操劳。
您献身教育,
以苦为本,
以教为荣。
但人生的其他乐趣,
您体味的还是太少太少。
我们衷心祝您健康,
祝您长寿,
祝您快乐,
祝您潇洒。
我们愿把您千斤重担,
接过来挑上一程,
我们愿把您未了心愿,
讲述给每一个志士、学生。
让我们代代人,
学您的风范,
筑起您心中的长城,
让更多的人,
像您一样,
把自己的生命之水,
分解成可燃的氢,
助燃的氧,
再化为生命之火,
献给人们温暖,
带给人们光明。
最后,送给您几副联子,
作为您70岁、从教50年的小结。
其一:
屈俯懒看阴冷色,埋头工作罢了;
伸仰烦见笑羡脸,举首望天而已。
其二:
曾教科技精英,社会贤达,政府要员,可谓声名卓著;
未谋自身煊赫,家道丰盈,子孙昌隆,正巧天公作美。
其三:
教弟子三千,贤人七二,世尊夫子万世师表;
育学生逾万,精英超千,我敬老师千秋大业。
其四:
人生七十载:幼而聪颖,悟性颇好;弱而从教,出世过早;壮而蒙冤,不幸之极;强而颠沛,苦不堪言;艾而有成,亦为大观;耆而名就,理所当然;老而述传,流芳后世。
从教五十年:初则恭聆,谦敬好学;继则醉心,埋头执教;屈则苦熬,卧薪尝胆;累则强挣,鞠躬尽瘁;伸则益专,时不我待;展则声闻,再显辉煌;闲则机记,以飨世人。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
因为蜡烛消耗了自己,
照亮了他人。
曾有人写报告文学,
把老师比作小溪,
因为老师的生命之流,
已汇成江河行地,
汪洋滔天。
我们没法再用什么比喻老师,
只能喊出一句心声——
《昌黎再世》。
这就是我们送老师的匾。
(载1999年3月5日《中卫情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