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调整的主要步骤
(一)从心态上进行调整
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学习是否快乐,根据其上课的表现就能大概推断出来。学生的脸就是一面镜子,一个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晴雨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学生在心态上的变化,从而进行教学调整。
1.根据眼神进行调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传达不同的感情。眉开眼笑,表示欢乐;目眦尽裂,表示愤怒;目不转睛,表示专注;不屑一顾,表示轻蔑。内心的感情和体验是眼神表意的基础和前提。例如:
表示勇气和决心:两眼向上注视——坚定无畏
表示高兴和希望:眼皮轻轻上抬——情不自禁
表示惭愧和悔恨:两眼视线朝下——心力交瘁
表示失望和悲观:两眼茫然凝视——表情木然
表示憎恶和反感:两眼向一侧看——嗤之以鼻
表示惊恐和愤怒:两眼圆睁——怒不可遏
表示激动和兴奋:两眼光芒闪烁——万分喜悦
表示怀疑和轻蔑:横眼斜视——不屑一顾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传授方式、方法,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动静,要从他们的眼神中了解他们的学习信息。
2.根据面部表情进行调整
人的面部是内心态度的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情变化,可以从五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中反映出来。例如:学生心情愉快时,眉毛微弯,眼睛向上扬起,眼角边出现皱纹,开口,上齿露出,嘴唇呈八字形。学生经常出现的表情有平静、愉快、狂喜、羞怯、怀疑、悲伤、难受、憎恶、敌意、苦闷等。国外心理学家曾对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课堂上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课堂提问时,教师如果能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调节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进行导答,就会取得最佳效果。
3.根据体态进行调整
人往往运用手臂、肘、腕、指的动作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这就是态势语中的手势语。和眼神一样,手势语是最常见、用途最广的一种体态语。人们平常说话,总是靠手来帮忙,如击掌表示坚决,挥手表示再见。掌握这些含义,在提问和导答中就能事半功倍。
含笑举手,眸眼炯炯者——“不成问题”(胸有成竹)
频频举手,目光祈求者——“叫我答”(急不可耐)
笑得娴静,不求发言者——“这题早会!”(隔岸观火)
佯装走神,智求召唤者——“犯纪律,看你叫不叫”(以假乱真)
手举又止,三心二意者——“答?没有把握”(举棋不定)
双唇翕动,温诵答案者——“演习一遍,求个把握”(有备无患)
急问左右,迅速补漏者——“不行,还欠火候!”(临阵磨枪)
握手翻眼,随便举手者——“最好别点我!”(仓促上阵)
愁云满面,眼神飘忽者——“怎么答?从哪儿想起?”(一筹莫展)
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表情、体态等传达自己的想法,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正在被关注,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中;而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眼神、神态、动作等,了解其传达出的意义,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从情感上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活动必须促进活动者内部的体验,引起对认识、对创造的需要,才能取得活动的良好效果。知识如同课堂中播撒的种子,而情感就是滋润种子的甘露。
1.学生对教师的情感
教师一般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往往会产生震撼作用。学生心扉的启闭随着学生所受到刺激的领悟不同会发生变化。据调查,许多年轻教师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和学生们有说有笑,此时学生的心扉是打开的。尽管教学经验不足,但从教学效果上看,年轻教师却常常能与老教师平分秋色甚至超过老教师,这正是情感的作用。统观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学生就像春天的鲜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而有的教师上课,课堂却像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学生就像暴风雨中的麦苗,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因此,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增强自我调整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用同样的感情回报教师,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他们才乐于接受,即使教师偶尔出点差错,学生也会谅解与合作。
2.学生对教材的情感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不可能取得教学的成功。现在的学生情感丰富,想象力、理解力很强,但是缺乏深刻性。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发现学生对于离自己生活较远的课文,尤其是对革命故事性的课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学生的情感和课文所表现的情感之间就出现了沟壑,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来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焰,让学生感情激动,灵感产生,将气氛激活。例如:在学习《丰碑》这一课时,学生无法理解老战士自己将棉衣让给别的战士,自己被冻死的事实,更无法体会老战士舍己为人的精神。笔者在课上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迅速创设了三种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1)老战士发完棉衣之后自己也穿上棉衣,在路上他发现前面受伤的战士没有棉衣,他……
(2)老战士发完最后一件棉衣后,自己的棉衣没有了,他……
(3)老战士自己没有棉衣,为了不让别的战士知道,他……
学生们在教师教学环节的调整下,对课文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老战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当学生对教材的情感理解不够时,教师要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阻隔时,教师要给予恰到好处的疏通;当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时,教师要及时地收拢学生的注意力,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以调节。
(三)从学习方法上进行调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调整也应该采取多种方法。仅靠教师在眼神和语言上进行调整,那只是在事情的表面上做文章,真正的调整是从知识层面进行调整。调节的方法有:重复;换说法;改变提问角度;把问题由浅入深分解成几个有梯度的小问题;放慢速度做必要的强调或阐述;再补充几个例子,提出一些问题启发思考;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具体如下:
1.利用语言环境
儿童入学时,已经初步掌握口头语言,但是何时运用这些语言,却是孩子不能一时掌握的,需要孩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为句子加上标点,并用恰当的语气说出时,发现学生并不理解句子的意思,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调整为另一种方法:同样一句话“你到我这里来”,在下面五种不同的情况下该怎样说?
(1)妈妈要明明帮着抬桌子时说:
(2)明明突然在草丛中发现一条大蛇时说:
(3)明明欺负妹妹时,爸爸对明明说:
(4)明明做成了一艘很漂亮的军舰模型后对亮亮说:
(5)妹妹的辫子被椅子上的钩子勾住时对明明说:
这样的及时调整能够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用表述、恐惧、命令、自豪、请求等语气来调控自己的语调,从而提高语言的辨识和表达能力。
2.交融多种朗读形式
以阅读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呈现的形式较多的是朗读。“读”是一节课的灵魂,但是在课上单一形式的朗读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对朗读的形式进行调整。传统的朗读形式有:男女生读、小组内读、师生互读、分角色朗读。其实在教学中将传统的形式进行一下改进,效果就会好许多。将教师指名读这种形式变成让学生自己找朗读的伙伴;将分角色朗读变成去掉提示语读,这样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将师生互读变成教师提问,学生用读的形式来回答,这样可以增加难度。在课堂中多种形式朗读如果交错出现,则每一种朗读都会吸引学生参与,每一次朗读都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延伸课内知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学生写文章的素材一定是从生活中来,用理解这支笔来写。在课堂上,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入手,结合学生对文章的感情进行有效的调整。例如:在讲《雪猴》这一课时,当学习到“雪猴的生活日益受到人类的破坏”这部分时,学生的感情十分沉重,于是笔者将原定的朗读改成让学生在文章标题旁边写出几句想对雪猴说的话;在讲《小珊迪》这一课时,当学习到“小珊迪去世”这部分时,学生们流露出深深地被珊迪的兄弟情所感动的表情,于是,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在天堂里的珊迪写一封信。这样,在阅读课上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既改变了阅读单一的形式,同时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绪进行了调整,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一举多得。
4.突破旧有的“小组讨论”
现在每节课都会出现的“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却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面学生齐刷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张嘴就说“我怎样……”。笔者对小组合作是这样进行调整的:先建立基本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用很简单的话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在小组进行汇报时,教师要将“哪个同学愿意说一说”改成“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在小组讨论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事,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重点和认识的进程,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在练习中进行调整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指出:任何材料,熟记过后遗忘都是很快的,并且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教学中还应控制好信息强化的周期。课堂练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讲轻练,那么肯定谈不上这是一堂好课;如果在课下没有相应的练习和巩固,那么学生就会出现知识断层。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一次作业反馈、每一次单元练习,找出学生在知识上的遗忘曲线。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建立一个记错本,记下容易出现的错误,用于今后复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