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一百多邦国到统一的德意志
提起德国,人们常常想到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这片土地也是灾难深重的。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法国东部。从公元8世纪开始,这片讲德语的人居住的区域称为德意志,即法兰克帝国东部之意。17世纪初,这片土地内战不断,鸡犬不宁。1618—1648年,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30年内战使这片土地被分割成300多个邦和1 400多个骑士领地,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人口锐减,农业衰落,工业降到15世纪以前的水平。当时的柏林只剩下7 500人,而巴黎和伦敦已经是50万人口的都市。柏林以北地区人口几乎灭绝,据说只剩下4个村子。恩格斯形容当时的情况说:“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上,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鲜血”[1]。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在1806年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几乎毫不费力就攻克了柏林。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拿破仑一口气,吹去了普鲁士。战争剥夺了普鲁士一半的领土,还迫使普鲁士向拿破仑法国交付战争赔款。大量的割地赔款使德意志完全崩溃,举国上下沉浸在悲哀低沉的气氛中。
德意志怎么才能获得独立解放?德意志怎么才能繁荣富强?
此间,哲学家约翰·哥特利布·菲希特(1762—1814年)发表了德国历史上著名的《致德意志公民的演讲》。菲希特在演讲中强调:“拯救国家的办法,就是塑造全新的个人”,“我们除了无一例外地为每个德意志人提供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别无办法”。[2]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接受进步思想家的建议,在勾画德意志的出路时对大臣们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在拿破仑横扫欧洲连续七次与反法联盟浴血奋战的时候,在英国一面与法国交战一面忙于镇压印度殖民地抵抗力量的时候,德意志人在拿破仑鼻子底下悄悄地大办教育,在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于1808年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为了创办柏林大学,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
早在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境内的一些中小邦国就开始实行强迫教育。经过19世纪初的发展和完善,德国终于形成了教育优势、人才优势。1831年法国教育部长基佐派巴黎大学教授库新赴德国考察,一年后发表了著名的考察报告《德意志国家特别是普鲁士邦的公共教育实况》,该报告称,德国已经形成了全欧洲最先进的学校教育体制。这一结论,震惊欧洲,影响世界。这一年先于德意志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40年。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德意志人的科学发明日渐增多。据统计,在热力学、电学、电磁学、光学的发现方面,1836年前,德意志人有108项,英法两国有206项;1836—1855年,德意志人取得231项,而英法两国只取得201项;1855—1870年,德意志人又取得了136项,英法两国总共只取得了91项。[3]
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运用当时先进的武器设备武装起来的普鲁士军队,迅速击溃了法国军队,挺进到法国首都巴黎,在作为法国象征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举行德国皇帝的加冕典礼,并迫使法国签订和约,割地赔款。从此,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出现了。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为走出濒临亡国的绝境,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高度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国家振兴的基础。早在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远高于欧洲其他各国。为德国统一做出重大贡献并生俘法国皇帝的陆军元帅毛奇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学校的讲台上决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