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么没人肯进“贫儿学校”

怎么没人肯进“贫儿学校”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许多州的宪法中有各乡区应设置学校并由公款支付教师工资的条文,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项规定并未很好落实。无论是政府举办的“贫儿学校”,还是慈善机构举办的捐助学校,贫穷家庭的孩子虽然可以享受免费待遇,但常常带有苛刻的侮辱性的条件,就是家长必须公开宣布自己已经变成一无所有的赤贫,无力教育自己的孩子。学校为了能够正常运转,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提高越多,学生人数下降越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一)怎么没人肯进“贫儿学校”

美国在建立公立教育体系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和斗争,所遇到的交费上学与免费上学的双重尴尬,早就从实践上否定了教育的市场原则,早就对教育的市场原则说“不”。

在美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受来自英国本土的教育观念的强大影响。英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儿童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不过是为孤儿,为最贫穷的孩子提供教育,这种教育只不过是传授最低限度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免他们变成社会的负担。

从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到1835年开展公立学校运动的60年中,美国政府介入教育活动的力量十分微弱。虽然许多州的宪法中有各乡区应设置学校并由公款支付教师工资的条文,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项规定并未很好落实。一些乡镇虽然根据州宪法条文设置了社区学校,但只能容纳数量极少的学生,并且需交费上学,后来一些地方实行贫儿免费的政策,这些社区学校逐步演变为“贫儿学校”。

19世纪初,由教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仍占主体地位,学校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当然也能得到政府的些许补助。无论是政府举办的“贫儿学校”,还是慈善机构举办的捐助学校,贫穷家庭的孩子虽然可以享受免费待遇,但常常带有苛刻的侮辱性的条件,就是家长必须公开宣布自己已经变成一无所有的赤贫,无力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就出现了一种双重尴尬的局面:有钱的家庭不愿意交钱把孩子送进贫儿充斥的学校,无钱的家庭宁愿孩子不上学也不愿意接受带侮辱性的条件。在当时,学校是按照学生听课时间收费的,上学天数越多交费越多。农忙季节,一般农民家庭也不愿让孩子上学,一来可以让孩子参加农忙劳动,二来可以少交些学费。学校为了能够正常运转,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提高越多,学生人数下降越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