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等与效率都不能“至高无上”
平等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但又不是至高无上的两个重要目标。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是基于反对封建社会的天赋特权和等级制而产生的,是对个体人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利的确认。尽管平等的理念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平等并不是现代社会中惟一的价值观念支柱,平等必须同自由、合作等理念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社会,才能对社会发展起正向作用。道理很简单,人人不但“生而相同”,而且“生而不同”,在先天潜质等方面必然是有差别的。在后天发展中,人的兴趣、爱好、需求是千差万别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发展差异,我们需要以自由的理念,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需要法制的理念、合作的理念来规范行动,引导不同个体、群体加强合作。平等、自由、合作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平等必须是协调的,就如同人的五官必须是协调的一样。再有神的眼睛如果比例失当也不会给人以美感。任何一项理念过于膨胀都会对社会造成有害影响。“正如过度的自由有损于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社会秩序一样,过度的平等同样会损伤社会秩序,并会削弱社会的活力,降低社会的效率。”[17]“平等既可以成为自由的最佳补充,也可以成为它的最凶恶的敌人。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是一种既爱又憎的关系,这取决于我们所要求的是与差异相适应的平等,还是在每一项差异中找出不平等来的平等。平等越是等于相同,被如此理解的平等就越能煽动起对多样化、自主精神、杰出人物,归根到底也是对自由的厌恶。”[18]平等需要某种限制,需要某种制衡尺度,这种制衡的尺度只能来自公正,正义是最高价值。“在自由、平等与正义这三者中,只有正义是无限制的好事。……没有一个社会能称得起是过于公正的;……当正义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起着支配作用时,自由与平等就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和谐地扩展到最大限度。”[19]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对“过度”平等的追求,美国乔·萨托利曾经风趣地指出:平等“是我们所有理想中最不知足的一个理想。其他种种努力都有可能达到一个饱和点,但是追求平等的历程似乎没有终点”[20]。
效率也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无论什么生产活动都必须讲求效率,效率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根本标准,效率降低便意味着被动和落后。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衡量社会进步有多重标准,效率并不是惟一标准,更不能以效率标准取代其他标准。一切对效率的追求,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同时兼顾到平等?如果效率的获得以牺牲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则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一个完全由效率原则支配的社会,不仅会产生两极分化,产生财富上的不平等,而且会导致政治文化方面的不平等。当社会各方面的不平等综合起来使得人们无法忍受时,就会激发起一种改变这种现状的社会力量冲击社会,从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不能单纯追求高效率,效率原则必须受到平等、民主、正义等其他价值的约束和矫正。这种约束和矫正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强度。既然有约束就有一个约束的适宜力度问题,既然有约束就有一个反对或反抗约束的问题,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就产生了无尽的纷争、碰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